西晉的統治問題在于晉武帝司馬炎制度探索的失敗和中國傳統政治規律的作用。
晉武帝司馬炎完成了三國英雄們幾代人奮斗的終極目標——祖國的統一,我們只能用兩個字形容司馬炎——真牛!但是接下來在晉朝崛起的卻是「賈羊」,這就讓人不可思議了。
本來司馬炎思想的核心就是分封司馬家作為諸王,諸王擁有權力和資源,這樣漢朝和魏朝的被篡權的故事不會上演。可是,實際上他的身邊也不是沒有權臣,別的不說,司馬家男人娶老婆總不能也娶司馬家的吧?只要娶了外姓,就會有外戚,外戚掌權就自然而然,這是漢朝就開始的當政者的夢魘,制度比人強,我們再次記住這句話。
晉朝先后兩位皇后是表姐妹,都是老楊家的,這老楊家還了得?連續兩個姐妹都是皇后,這要引起多麼大的猜忌。
楊家人就很警醒,晉武帝當初和皇后訂婚的時候,皇后的叔父楊珧就上表說:「自古一門二后,未有能全其宗者,乞藏此表于宗廟,異曰如臣之言,得以免禍。」這話說的很到位了,我們家這樣繁華富貴,早晚要出事,現在我先把話說在前面,將來你要免于我和我們家后人的罪。
這也就是一廂情愿,晉武帝答應了他,但是這是私下許諾,沒有任何法律和制度約束,後來人怎麼記得?
晉朝大封司馬家自己人為王,但是也不能冷淡了娘家人,于是司馬炎任命皇后的父親,鎮軍將軍楊駿為車騎將軍,封為臨晉侯。楊駿名聲不好,所以像尚書郭奕等人上表,說楊駿度量狹隘,不可委以國家重任,晉武帝不聽。楊駿驕傲,自以為得意,胡奮對楊駿說:「你仗著女兒越來越強橫了。歷觀前代歷史,凡是和天子結親的,沒有不遭滅門之禍的,只不過早晚而已。
」楊駿說:「您的女兒不是也在天子家里嗎?」胡奮說:「我的女兒只是給你的女兒當女仆而已,不可能造成偉麼好處或害處!」 楊駿根本不聽,他的意思很清楚,我女兒現在是皇后,司馬炎在我們家榮華富貴,司馬炎不在了,我女兒是太后,那更是我們老楊家的天下了。
可是「假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楊駿沒有想到,還有一家也崛起了,這就是小人得志的賈充家。你楊家崛起是因為司馬炎娶的是楊家姑娘,賈充當年可是司馬昭的忠實走狗,強上加強他自己也安排了兩個婚姻,一個很失敗,另外一個就不好說了。
先說失敗的,當年司馬昭還在,司馬炎也沒有在儲君的競爭中絕對獲勝的時候,他有一個弟弟齊王司馬攸,司馬攸也是很受司馬昭喜愛的,司馬昭每當見到司馬攸,總是撫摸著床,叫著司馬攸的小名桃符說:「這是桃符座位!」看著司馬攸差一點被立為太子,賈充趕緊把自己的長女嫁給了司馬攸,這是要賭博的,相當于賈充押寶司馬攸。
但是,最后晉文帝司馬昭還是把晉王的位置傳給了司馬炎,只是臨死的時候,給晉武帝講述了漢代淮南王和魏代陳思王的遭遇,他流著眼淚,拉著司馬攸的手,然后把司馬攸的手放在司馬炎的手上,那意思是這個弟弟你要好好對待。于是司馬攸仗著先帝愛子,當今皇帝愛弟,平素就有些驕橫,大家早晚看出來這是要惹禍的,有一次司馬炎病的很厲害,有人對晉武帝說:「陛下前些天的病如果不能痊愈,公卿大臣及百姓們,都對齊王司馬攸歸心,太子雖然打算謙讓,最后也免不了災禍。應當打發齊王返回他的封國,以使國家安寧。」晉武帝不動聲色地采納了這個意見,于是把河南尹夏侯和的官職遷為光祿勛,目的是削奪賈充的權,但是看在賈充多年為司馬家買命,保持了地位和待遇不變。
只是賈充錯過了皇后父親這個稱呼,這個賭博很失敗。
賈充還有一個大的歷史問題就是下令殺了魏皇帝高貴鄉公曹髦,這個做法絕對為正人君子所不容,他自己也知道名聲很差,但是你不能當面打他臉,可就是有這種人。有一次賈充與官員在一起宴飲,河南尹庾純喝醉了酒,與賈充爭論起來。賈充說:「你的父親年老,不回家去奉養,你是無天無地之人!」庾純這時候說了一句是石破天驚的話:「高貴鄉公何在?」高貴鄉公就是當年的曹魏皇帝曹髦,賈充自己、司馬昭、司馬炎都諱莫如深不提這個事情,現在提這個人真是打人不打臉,于是賈充又羞又怒,上表請求辭官;大約庾純也發現這個事有點過了,就當著喝酒得罪話吧,也上表彈劾自己。晉武帝下詔,免去庾純官職,按制度讓五公府評定他的善惡、得失。
石苞認為,庾純以做官為榮耀而忘記了父母,應當除去其名籍;齊王司馬攸等人認為,庾純并沒有違反禮儀、律令。晉武帝聽從了司馬攸的建議,又任命庚純為國子祭酒。這個事算是不愉快的過去了。賈充認識到,要不做一點安排,自己今后全家都要被干掉了。
那怎麼辦?皇帝司馬炎娶了楊家人當皇后,你再把女兒送過去也是來個宮斗,皇后是沒戲,那就干脆投資下一代,不當皇帝岳父,還不能當皇帝的姥爺麼?于是他就謀劃了自己另外一個女兒賈南風嫁給了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當然當時司馬衷還沒有明確繼位,這相當于另外一個賭博,賈充不相信自己兩次賭輸。
這之后賈充在統一東吳的戰爭中站在第一線作為最高指揮官,政治上加分了,之后他又以天下已經統一了,多次請皇帝到泰山上舉行祭天地的典禮,晉武帝不同意。
但是這都表明政治上賈家還可以。
不過當時風光無二的還是楊家,皇后的父親楊駿及楊駿的弟弟楊珧、楊濟開始當權,他們互相勾結,互相利用,權勢傾動朝廷內外,當時的人稱他們為三楊,朝廷里的舊臣,許多都被疏遠、貶退了。山濤多次對晉武帝規勸、諫阻,晉武帝心里也明白,但就是改不了。
282年,賈充已經是魯公了,上了年紀又有病,晉武帝派皇太子去問候探望他的日常生活。賈充很憂慮他死后的謚號以及修史者對他的記載。四月賈充去世,他的長子賈黎民死得早,沒有后嗣,圍繞他的爭議在死后也是一直存在,但是他留下的女兒賈南風會在未來給他挽回權力,只不過增加了賈家不好的聲名。
為了對抗賈楊兩家,司馬炎在生命晚期完全重用另外一位司馬家的親戚,就是自己的親叔叔,司馬懿的小兒子汝南王司馬亮。
司馬亮長期在前線,司馬炎征召司馬亮入朝擔任侍中、撫軍大將軍,兼任后軍將軍,不久又升任太尉、錄尚書事,兼任太子太傅,侍中之職,這是一個統領著禁軍的狠角色,表明司馬炎最信任的還是他們司馬家的人,當然過了一段時間根據地方鍛煉的需要,司馬炎又任命司馬亮為侍中、大司馬、假黃鉞、大都督、督豫州諸軍事,鎮守許昌。
司馬炎干脆把信任自己家人的路線發揮到了極致,同時安排南陽王司馬柬為秦王,都督關中諸軍事。任命始平王司馬瑋為楚王,都督荊州諸軍事。任命濮陽王司馬允為淮南王,都督揚、江二州諸軍事。以上諸王,都持節去他們各自的封國。立皇子司馬乂為長沙王,司馬穎為成都王,司馬晏為吳王,司馬熾為豫章王,司馬演為代王;又封淮南王的兒子司馬迪為漢王,楚王的兒子司馬儀為毗陵王。
遷扶風王司馬暢為順陽王,司馬暢的弟弟司馬歆為新野公。司馬暢是司馬駿的兒子。封瑯邪王司馬覲的弟弟司馬澹為東武公,司馬繇為東安公。這就是司馬炎吸取漢朝和魏朝亡國的教訓所做的安排。
司馬炎最關心的還是接班人問題,他的兒子也就是太子司馬衷實在不夠高明,但是司馬衷有一個兒子也就是皇孫司馬譎。曾經有一天夜里,皇宮中失火了,司馬炎登上樓觀望,司馬譎當時只有五歲,他牽著晉武帝的衣襟走進昏暗的地方,說:「夜里突然出事,應當防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可以站在亮處,讓別人看到陛下。」晉武帝大驚,這個孫子太厲害了,從此對司馬譎就不一般。晉武帝曾經當著群臣稱贊司馬譎像晉宣帝也就是司馬懿,所以天下的人都歸心敬慕司馬譎。晉武帝知道太子沒有才能,但是憑藉司馬譎的聰明才智,晉武帝才沒有廢黜太子的想法。
晉武帝又用王佑的計謀,把太子的同母弟弟司馬柬、司馬瑋、司馬允都派出去鎮守要害地區。晉武帝為了皇孫司馬譎,以很高的標準挑選他身邊的僚屬與輔佐。散騎常侍劉志向與操守高潔清廉,因此被任命為司馬譎的老師。
司馬炎很滿意這些安排,身體雖然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他相信自己身后事絕對沒問題,這種近乎于盲目的自信,就是晉朝悲劇命運的寫照。司馬自己家里人的廝殺一點也不比外姓人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