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上可能就根本沒九子奪嫡,多半是曾靜案之后民間各種添油加醋的產物
康熙在第二次廢太子之后基本上就定下來是老四了。最突出的證據是幾個皇子的爵位,最高一級的親王只有三個人,就是三四五。其中三是書呆子,據說還有點結巴,肯定不在討論范圍;五是老太后帶大的,從小遠離朝堂,連漢語都說不明白,做了一生安樂王爺,那就只有四了。康熙這麼個看中出身門第的人,不可能不給自己的儲君鋪路。像八因為生母低賤的出身,被康熙隔應了一輩子,事情辦好了嘛是你收買人心結交內臣,事情辦砸了嘛是你大逆不道欺君罔上,總之就是呼吸都是錯的,到康熙死的時候也只是個貝勒,後來四上位了才給了個廉親王;像所謂的種子選手十四,一輩子到頭只是個貝子,大將軍王聽著挺牛逼的,就老頭子身體已經開始不行了,為啥這趟鍍金的活沒讓老四去,那還不是怕自己那天噶了儲君不在身邊嘛,十四在幾個人里爵位最低,又是老四的一奶同胞,算是有本事老四又好控制的兄弟,而且還分化了八黨在京城的影響力。
至于十三的圈禁,就十三那脾氣,你不給圈起來恐怕早給人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