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到要塵埃落地的時候,只剩四阿哥還有資格了。
九子奪嫡看著好像很熱鬧,但別忘了一件事兒,康熙帝活了多少年。
九子奪嫡翻到明面上,是一廢太子的時候,這時候是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之前,這些皇子就已經在折騰了。康熙帝可是活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從一廢太子開始算,后面還有十四年呢。
康熙帝要早死個十幾年,也許那些奪嫡的操作會有些意義,但問題是這場爭奪被拉長到快二十年。奪嫡中各種操作、各種美化說到底是裝出來的。裝出來的早晚都會露餡,如果康熙帝死在露餡之前,那些這些操作還有用。問題是康熙帝活到了把戲露餡,這起碼也是要掉好感度的,其中那些有嚴重問題的操作,在康熙帝那里甚至可以算是罪名。
舉個例子,八阿哥,就是那個被很多影視劇演的好像很有資格,最應該獲勝的人,實際上他是涼的最徹底的,屬于「想當皇帝,那就只能造反」。
這是在整理清宮檔案中發現的東西。
在八阿哥失勢之前一段時間,康熙帝收到奏報,江南地區出現了反常的人口買賣現象,采買的是少女。康熙下令江南的耳目們調查這些事(比如織造和有專折密奏權的官員)。
結果耳目調查出大量采買女孩子的人是來自京城,采買來的女孩子也都被送進京了。而且是「皇帝身邊第一得意人」派來的,這個「第一得意人」還不是某個高官或者得意的公公,是個「貴不可言的人」,耳目們再細問,知情人也不敢說了。
此時康熙周圍的人都在說八阿哥好,這事情已經讓康熙帝有疑心了,因為「所有人都說八阿哥好」本身就很反常(此時局面膠著,周圍的人卻眾口一詞)。這個調查結果傳過去后,康熙就看到了一個想學楊廣上位的皇子。
從此八阿哥的在康熙那的聲望直接掉完了,從此之后八阿哥就被徹底排除出候選人范圍了。
九子奪嫡看著熱鬧,其實真正到最后階段,有資格爭一下的人,就只剩下廢太子和四阿哥,其他人全都已經涼透了。那個兩立兩廢的廢太子,都比那一眾皇子有資格。
此時王泓緒以一份看起來正大光明,實則殺人誅心的奏折拉著廢太子自爆了,而且還捎帶拉上了康熙帝的一世英名,搞得再立廢太子就是昏君。那份奏折堪稱精彩。
這之后呢?除了讓那個被很多現代人覺得沒資格的老四繼位,康熙帝還能怎麼辦?那個在民間傳說、現代影視劇中顯得最沒資格的老四,其實是在皇位傳承時唯一有資格繼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