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謚號一直是「高」:
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
穩定長久的四個大一統王朝,漢唐明清的開國皇帝,全都和「高」相關,其中三個是太祖高皇帝,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清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還有一個以高為廟號,唐高祖李淵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謚號就是高皇帝,有周文王周武王在前,可以說當時文和武已經是君主最頂級的謚號了,但是群臣覺得文武配不上劉邦,就從廟號里挑出「高」字謚給劉邦,可以下定論說明「高」>「文」「武」了
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謚法無「高」,以為開國立朝功最高,故特起名焉。
還有努爾哈赤初謚武皇帝,后累次加謚為高皇帝,可以下定論「高」比「武」更好
而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最初謚號為文,導致許多人認為文是超過高和武的謚號,其實并不對,文這個謚號雖說也是頂級,但稱不上最好
李世民被追謚文帝之前,也就漢文帝隋文帝二人撐場子,武帝這邊個個雄主,最有說服力的論據就是那些居功至偉的開國之君根本就不考慮「文」,齊刷刷的全謚「武」
漢 文帝劉恒 武帝劉徹 光武帝劉秀魏 武帝曹操 文帝曹丕晉 文帝司馬昭 武帝司馬炎成漢 武帝李雄 昭文帝李壽前漢 光文帝劉淵 昭武帝 劉聰后涼 懿武帝呂光 文帝呂寶前燕 武宣帝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后燕 成武帝慕容垂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后秦 武昭帝姚萇 文桓帝姚興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太武帝拓跋燾文成帝拓拔濬 獻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武帝元修北齊 神武帝高歡 文襄帝高澄 文宣帝高洋北周 文帝宇文泰 武帝宇文邕宋 武帝劉裕 文帝劉義隆 宋孝武帝 劉駿齊 武帝蕭賾 文帝蕭長懋梁 文帝蕭順之 武帝蕭衍 簡文帝蕭綱陳 武帝陳霸先 文帝陳蒨
由此可見高>武>文,而劉秀的「光武」,「光」是副謚,實質上也是武帝,論含金量還不如李淵的「太武」,遑論和他口中「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高帝劉邦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