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長兄呂澤真的是漢軍二號人物,并為劉邦打下半壁江山嗎?
查看全部 46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2

ADVERTISEMENT

呂澤作為劉邦的大舅子地位自然也要比普通人高一點,但是內政上不能代蕭何為相,領兵上值得一提的功績只有堅守下邑。要說史書有意抹殺他的功勞起碼應該拿出點可靠的證據,然而我在知乎見到的幾種說法都不太經得起推敲

個人比較懶,只隨便寫幾點吧

一、所謂定天下

陳平——出六奇計,定天下(五千戶)周昌——以御史大夫定諸侯(二千八百戶)許瘛——擊定諸侯(五百四十戶)夏侯嬰——常奉車,竟定天下(六千九百戶)

這只是一種可以張大其事的敘述方式,定天下諸侯的到底還是劉邦,米娜桑只是從/佐而已

二、

隊并不是兩支部隊的意思,更不是什麼漢軍第二部隊。

漢制軍下為部,設校尉,部下為曲,設軍侯,曲下為屯,設屯長,屯下為隊,設隊率,秩百石。所謂二隊將當即第二隊隊率或其他隊級干部,一個下級軍官。

ADVERTISEMENT

另外還有騎隊率朱軫,二隊將陳涓(沒提屬呂澤),十隊將高邑,執盾隊史襄,隊卒周聚等

三、

丁復其人的記載十分混亂,幾乎每一句都要詳加考訂。

1、關于從起之地——

史記說他「以趙將從起鄴」,劉邦未曾渡河,在白馬擊破楊熊之后隨即西進曲遇、開封,入潁川,此時派遣部下渡河至鄴倏忽往還是毫無道理的。為婁煩將是在漢中時,與此無關

漢書則作「以越將從起薛」,諸將起薛者甚多,越將之名亦多見,如越將華無害、越戶將呂元、越連敖赤、越隊將搖母余。

漢書的記載明顯要比史記更加合理

2、關于龍且

史記說「殺龍且彭城」。龍且戰死濰水之事史傳甚明,無可置疑。題主釋殺為戰勝,實在沒有見過這種說法,不敢茍同。

漢書改殺為破曰「破龍且彭城」,應該是認為此戰非高密事。

ADVERTISEMENT

而漢軍攻彭城只有兩次,一在龍且死后為灌嬰所陷,另一次則為彭城之戰,恰好此戰之前龍且曾在定陶阻擊漢軍。可能班固的意思是龍且敗后退保彭城,復為漢所敗。

3、破羽軍葉

葉縣在南陽,項羽只去過一次,且是在龍且敗亡之前。益證班固以為丁復破龍且事在彭城之戰時

史記作「破羽軍」、漢書作「破項籍」,然而此戰「漢王堅壁不與戰」,史書常有以主帥代指其軍者,可能這是指某一場戰斗的勝利,如滎陽之戰時灌嬰破楚騎。

4、封戶

作為無傳之將居然有七千八百戶之多,排位也只有十七名。而且史書還特別強調他是「忠臣」,似乎也不應該有什麼嚴重的政治問題。

即使說現在看到的排名已非高祖之舊,但就其功績(參考封戶)、事跡而言遠比幾乎無事可載的傅寬、周緤等為多,然而司馬遷、班固居然都不為其列傳,實在難以索解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2
你要說因為政治原因,呂澤的戰功一定程度上被透明化,我是相信的但你要說二號人物……那快別扯淡了,他但凡進得了前十,也不至于透明成這樣。立下赫赫戰功的軍中二號人物後來政斗失敗的例子,一數一大堆就同時期的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2
這其實是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去翻翻史書有沒有空檔期就知道了。如果沒有,那就證明不是什麼重要人物,如果有,那就證明故意被抹掉了。舉個例子,比如最高官職大將軍,A 擔任,后面 A 調任以后中間隔了幾年 C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2
這要看多少垃圾才能得出這種結論啊。。。史記寫得明明白白,漢軍的常務二老闆是誰。及高祖初起沛,盧綰以客從,入漢中為將軍,常侍中。從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2
設:劉邦半壁江山韓信打下來的 劉邦半壁江山呂澤打下來的劉邦打江山全靠蕭何劉邦打江山全靠張良求:劉邦有幾個江山除去以上4人,100+列侯和6+異姓王共打下幾個江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12/02
漢軍二號人物是蕭何,這點毋庸置疑。作為一個現代人,你得有一點基本常識吧?打仗本質上打的是什麼?是?后勤啊寶貝!漢入關中,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2
在回答之前,我首先要說明幾件事,也是為了解釋為何呂澤記錄少的問題。雖然我對于《史記》的認識確實還很粗淺,但就我目前看到的現象是,《史記》中確實存在有部分人史料不全和史料不明的問題,并且還不是個別人,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2
以前不讀史記、漢書,看過吹呂澤的也不過獵奇罷了,讀了史記、漢書之后不由的對這些人刮目相看。對于怎麼編造一個謊言才是完美的,有一種說法是九真一假,不過對于這種騙術,能夠靜下心來一一去做對比,是不難看出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2
不是。第一次,劉邦要從諸將中推一個人出來做燕王,大家一致表示推盧綰:高祖已定天下,諸侯非劉氏而王者七人。欲王盧綰,為群臣觖望。及虜臧荼,乃下詔諸將相列侯,擇群臣有功者以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盧綰,皆言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2
要知道以太史公的脾氣秉性,哪怕是坊間假的不能再假的野史傳聞,只要能夠用來貶低劉邦的軍事能力,那就一定會被他拿出來大書特書,造出幾十個成語出來。由此可見,呂澤二號人物這件事有多麼扯淡,畢竟連當時連地攤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2
曹參:???爭不過韓信還爭不過你?勞資可是樂進(先登)于禁(軍權)周泰(身披七十余創)三位一體,還是韓信的親密戰友兼副手兼監軍。甚至能文能武,老了還能貢獻一個成語(蕭規曹隨)兄弟你什麼成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2
這話當然是扯淡。首先,在漢朝,一個已經被誅殺殆盡的呂氏有什麼被隱晦的必要嗎?不說別的,真幫劉邦打下了魏國,趙國,齊國的韓信後來也謀反了呀,也族誅了呀,史記和漢書為啥不把這個人也錯記漏記了?後來的霍光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2
不是。漢軍二號人物在彭城之戰后到韓信破齊之間,二號人物毫無疑問是韓信——職務看,軍職大將軍,官職左丞相、相國;權力看,劉邦本部之外漢軍最大規模的方面軍統帥。在此之前,漢國二號人物為蕭何(丞相),其次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2
你是不是對司馬遷老爺子的職業操守有什麼誤解?如果呂澤真有那麼多本事,司馬遷怎麼不不記錄呢?司馬遷筆下的史記,里面對于劉邦的對手,政敵的功績,都記錄了下來。項羽是劉邦頭號敵人,也有本紀。英布,韓王信,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2
如果呂家很牛逼,會在老家混不下去避難沛縣?如果呂家有錢有勢,呂雉嫁給劉邦還要帶著孩子下田?呂雉被抓到監獄會受獄卒侮辱還好有劉邦兄弟罩著?如果呂澤是漢軍二號人物,那劉邦剛起兵的時候,一共就兩塊地盤,豐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2
韓信:MMP,網民說我打下了半壁江山,現在又說呂澤打下了半壁江山,合著劉邦蕭何張良曹參灌嬰樊噲張耳英布彭越加起來=空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2
曹參:???我跟蕭何爭不了第一功,所以你們就覺得隨便誰都能超過我的戰功了?韓信半壁江山,呂澤半壁江山,所以江山=韓信+呂澤+劉邦/蕭何/張良/陳平/酈食其/英布/彭越/曹參等武將/剩余謀士/全部漢軍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02
以現存的記載來看,自劉邦號沛公始至劉邦崩于長樂宮終,漢的權力上的二號人物是且只能是蕭何蕭相國一人而已,這期間,作為君王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02
行政官僚體系,二號人物是蕭何。中央決策體系,掌握令牌的二號人物是盧琯。中央參謀體系,開會組織一群老人討論問題,隨軍出征的二號人物是張良。中央直屬部隊長官,最高長官是劉邦,接下來先后就是曹參,韓信。皇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02
漢中、巴蜀、北地、上郡:酈商關中、河南:劉邦魏、趙、齊:韓信、曹參隴西、東海:周勃南郡:靳歙吳、豫章、會稽:灌嬰東郡、南陽:王陵長沙:吳芮燕:臧荼以上是楚漢戰爭中具體誰為大漢打下多少地盤,這里只計算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02
當年吹漢初三杰,韓信一半,蕭何張良一半,現在又來個呂澤,感情劉邦打個天下不僅一點力都沒出,還倒欠一半天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