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容易誤導,畢竟不同時間,不同區位,同檔次的酒店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差異。
平常兩三百的酒店。在國慶這樣的節假日可能要賣到7-8百甚至上千,而很多旅游城市正常7-8百的酒店,在淡季可能只要2-3百。
維也納酒店平常的價格大家都知道吧,這還是國慶快結束的價格,已經是相比平常翻倍了。
至于淡季酒店價格,今年8月去過三亞的應該都知道。平常1-2千的,今年8月4-5百就能住到。
兩三百的酒店代表是麗楓,全季,維也納這種,三星連鎖酒店標準,七八百的則是喜來登,萬豪,凱賓斯基這種標準5星酒店標準,地方的五星級酒店在非一線和熱門城市往往賣不到7-8百的價格。
說一點簡單的,我前東家有為維也納酒店生產床墊和傢俱配套。也有為威斯汀酒店做傢俱和床墊配套。威斯汀酒店基礎房型的床墊成本是維也納的一倍,傢俱的預算還不止一倍。這是你可以直觀體驗到的差異。很多人覺得三星酒店的床不舒服,但是少有人覺得五星級酒店的床不舒服。成本占據了很大原因。
這只是裝修標準差異的一小部分。一般來說麗楓之類酒店的裝修標準是2k左右,而萬豪之類一般要達到8k。
所以你用的酒店布草,洗浴用品,衛浴五金,通通不一樣。室內裝修的差異是你可以看得見的區別。
還有配套設施,比如泳池,餐廳,健身房等,而三星酒店一般只有餐廳。五星酒店至少都有3家以上的餐廳,還有行政酒廊。人員配置的成本也不會一樣。五星級酒店的安保會好的多,而大多數的三星酒店連電梯刷卡都做不到。
回到建筑本身,一般五星級酒店的業主方都是當地或全國知名的企業,比如金茂豪華精選,綠地洲際這樣,世茂希爾頓等,建筑本身的設計感會更好,很多都是地標建筑,酒店占據獨立的大樓,有專屬的停車場。而麗楓之類則多是寫字樓的其中幾層,商住混合。有一些甚至還沒有停車場。
可以說,從你停車拿下行李的那一刻開始,就能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差異。
從2-3百到7-8百,隨著支付價格的提升,會很明顯的感受到多花的每一分錢帶來的差異,不過當價格超出1千以后,金錢帶來的體驗提升就越來越少。更多的往往是為位置,環境,特色所支付的溢價,然而這些溢價的標準并不清晰,所以會有很多人打卡奢華酒店以后吐槽,是因為體驗提升相比常規五星并不高。甚至很多時候某些標準比一般五星還差。比如國內知名深坑,其中有一半了溢價就是因為那個坑。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