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一組信息
諸葛亮死后,蜀漢存續了29年,29年是個什麼概念呢?各個崗位起步輪換兩代人了
而你看蜀漢的主要崗位,還是那幫人,32歲的征西將軍姜維,已經是61的大漢最后一位大將軍了
你說劉禪為啥不換新人?他換了,基本就是關張趙黃(權)諸葛等家的后代,核心高位基本就是按著攻略(出師表)來
出師表沒寫姜維,但是他是諸葛亮認可的人,那麼劉禪也認可他
你要知道其實在諸葛亮死后一段時間,反對北伐的人,遠比支持的人多,但是姜維一生依然進行了11次北伐,不是在北伐就是在準備北伐的路上,并且取得洮西大捷這種殲敵數萬的戰果,值得一提的是,蜀漢這邊的指揮,姜維,魏國降將,夏侯霸,魏國降將,張翼,益州本地人,劉備提拔的,反對北伐,你看就這麼個組合,打的魏國呱呱叫
你也可以看出來,蜀漢是真的人才凋敝,一波死在夷陵,一波死在荊州
背后,如果劉禪不支持,那姜維甚至連官職都保不住(蜀漢朝堂敵視姜維的人挺多)
所以其實劉禪的心態是理性中帶一點感性的,他繼承了蜀漢創始人集團的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理想,卻比他們更加理性,你們要打我就支持你們打,如果事不可為,那便順其自然(後來最后一只主力為鄧艾擊破,劉禪投降可能也是受了這種心態的影響)
就像當時,諸葛亮想要北伐的時候,劉禪也勸過他年紀大了好好休息幾年,諸葛亮說我不,寫了篇攻略,老臣去也。
大家如果去到武侯祠,可以看到一圈蜀漢文武,結局基本都是戰死
為昏君劉禪戰死嗎?并不是,一個在位40多年的皇帝,如果是昏君早投了,很多人喜歡拿蜀國憑天險才能存續那麼久的,還經常拿五代時期的前后蜀來對比
你要知道劉禪的國號,其實是漢...
其次,劉備劉禪的蜀漢,是為數不多以弱國持續主動進攻強國的政權的,這個和後來憑險拒守的前后蜀可不一樣
劉禪,漢昭烈帝劉備之后,謚號漢懷帝
曰:執義揚善曰懷;慈仁短折曰懷;慈仁知節曰懷;失位而死曰懷;慈仁哲行曰懷;民思其惠曰懷
執義揚善,民思其惠
所以這樣的帝王遇到岳飛會怎麼樣呢?
「我當年主持北伐,一個州打十幾個,成都宮里都是張叔的女兒,看著我揪頭髮,今有兵有將,有何懼哉?」
劉禪主持了多次北伐的朝議,包括蔣琬的水路出擊在內。
南宋初年,疆域遠大于蜀漢加東吳,金國也沒有北魏大,甚至陜西,河南一線,包括整個太行山系都有非常多的宋朝勢力活動
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時候
宋高宗和秦檜兩個比一拍即合:主和
「臣構言」
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