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做不到。
有些人搞不清楚,中國歷史是怎麼發展的。
按照我的理解,中國古代歷史,大體上只分三個階段。
1.神話歷史
遠古時代,連文字都還沒誕生,只能靠口口相傳,或者在石壁上刻畫一些圖形、鬼畫符來記錄。
所以,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這些神話故事,看似離奇,但人類是無法憑空編造完全不存在的事務的。
就好比人類影視作品中的外星人,形象基本都是取材自地球人、猴子、猩猩及地球上其他動物。
我們別說外星人,連真正的外星動物都沒有見過,所以在拍外星人時,自然只能從地球生物上取材加工了。
這就是想象力的局限性。
神話傳說也是一樣,這些神話大多是古代人類對抗洪水、猛獸、地震等災害的歷史的魔幻版本。
2.貴族歷史
從夏朝開始,史官便明確存在(神話時代好像也有史官,但這就不夠明確了,因為很難考證),而且基本都是代代相傳的。
也就是說,夏商周和后面春秋戰國,史官其實既是一種官職,其實也是一種貴族頭銜。
史官,在封建制時代,是貴族的一份子。
這也很合理,那個時代平民基本都不識字。
這個時代的歷史,普遍是以貴族視角觀察記錄整個社會的變遷。
3.儒教歷史
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貴族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歷史的記錄者,也開始從貴族變成了儒教「圣賢」們。
儒教圣賢們的筆下,垂拱而治啥都不管,只顧自己享樂的皇帝,往往是明君,要大吹特吹。
而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皇帝,那絕對不可忍受,功績再大都要明里暗里抹黑。
結果眾正盈朝的帶宋,各方心懷鬼胎之下,讓一個傻子在皇位上坐了足足十年。
滿清前中期能靠屠刀逼著高傲的儒教士大夫剃頭易服,自然也能靠自己編造歷史。
所以滿清編的明史,明朝皇帝各種胡作非為。
到了滿清自己,基本上把「個個都是明君」幾個字糊你臉上了。
當然,到后期,滿清依然擺不脫逐漸落入儒教控制的下場。
不過,我并不是想給封建皇權開脫,也不打算給儒教洗白。
我只是客觀的闡述我的看法。
大家都是人,對吧?是人就有私心,有自己的利益偏好,對吧?
所以呢,歷史記錄者也是一樣,總會不自覺的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
會美化自己人,丑化對手。
貴族記錄歷史,不論是忠實記錄君王事跡,還是故意抹黑某些君王,反正肯定會不自覺的美化貴族階層。
貴族們都是好人,都是君王胡作非為……
儒教記錄歷史,又是一樣,士大夫大部分都是好的,都是皇帝……
皇帝記錄歷史,滿清都是明君,什麼民變、造反,都是刁民的鍋,都是底下貪官污吏的錯……
我想說的就是,歷史從來都只是記錄部分真實的文字資料。
任何人寫的歷史,都無法完全客觀、公正和全面。
皇帝看不到災民易子相食,他只知道刁民又造反了。
士大夫,對上欺瞞皇帝,對下壓榨百姓,但最近兩千年歷史里卻背最少的鍋。
最后,說回朱棣的問題。
他爹開國皇帝,都沒法把自己的黑歷史全洗白,朱棣憑什麼能做到?
要明白,明朝那個年代,筆桿子是掌握在儒教手里的。
朱棣用高官厚祿,只能夠拉攏很少一撮文人給他洗白,畢竟科舉制度的缺陷決定了,能當官的讀書人本身就是極少數,而能當大官的更是鳳毛麟角。
整個明朝的文明發展,歷史軌跡,基本都是儒教文人記錄的。
朱棣最多只能在官方文本檔案里做一下假,但是對于民間書籍,他根本無能為力。
連前中期基本沒有陷入儒教控制的滿清,搞文字獄屠殺搞的那麼起勁,都沒能徹底毀掉記錄了自己黑歷史的那些資料,只能靠長期的愚民政策來削弱文字信息的流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