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理解西晉為什麼不長久,明白「正朝「和「閏朝」的區別就行了。
其實中國古代王朝可以分成兩類,「正朝「和「閏朝」。
所謂正朝,就是從底層做起,憑自己的實力起兵奪取天下。這種王朝因為萬事草創,統治階級都是出身底層,就算不是底層也還有一種知道得天下不容易的開國朝氣。加上腐蝕國家的既得利益集團還很小,形不成氣候。往往在初期是生機勃勃。能夠稱霸天下。從中國歷史上看,夏,商,周,秦,漢,唐,明,共和國都屬于正朝。
元朝比較特殊,胡虜奪權也算是正經打下天下。但是元朝統治者缺少一般正朝的生機活力,滅宋之后很快學習了南宋末年腐朽王朝的一切,走向了衰微和腐朽,乃至最后滅亡。
所謂閏朝,則是統治階級比較狡猾的一類人,用篡位的手段奪取天下(比如西晉)。
或者是邊境蠻夷,用財貨官位誘惑以前王朝的官僚集團竊取皇位(比如滿清)。這種王朝因為全盤繼承了前朝的官僚集團和利益集團,因此在一開始就呈現腐朽化的特點,暮氣沉沉,缺乏活力。典型閏朝是西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北朝的北齊北周,隋朝,宋朝,滿清和民國。
趙宋和滿清屬于閏朝成精的一種,甚至能玩出值得吹的武德。趙宋可以吹滅了吐蕃青唐王國,雪唐朝之恥。滿清可以吹收服蒙古。但是閏朝就是閏朝,碰上真正的敵人就敗得慘不忍睹,趙宋被金國占據中原。滿清更慘,東北都被漢人抄家,被民國這個不算強大的漢人朝代滅的干干凈凈。
而西晉,它自然就屬于閏朝的一種。西晉本質上是漢朝和曹魏的延續,保留了劉漢曹魏近五百年的政治積弊,并且全盤接受了腐朽到底的世家官僚集團。
因此它一開始就是暮氣沉沉,毫無生機。
西晉毫無生機到了什麼程度呢?具體體現就是極其缺乏人才,特別是軍事人才。晉武帝時期涼州鮮卑酋長禿發樹機能(其實就是拓跋,和北魏同宗)造反,西晉朝廷竟沒有合適的領兵人選。有人甚至建議讓匈奴酋長劉淵去平定叛亂。雖然最后建議被制止。但是西晉缺乏軍事人才的窘迫之感已是非常明顯。甚至不能掩飾了。多說一句,劉淵就是日后自稱漢朝外孫,建立五胡十六國之一的胡漢—前趙政權的人物。
后秦涼覆沒,帝疇咨將帥,上黨李憙曰:「陛下誠能發匈奴五部之眾,假元海一將軍之號,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孔恂曰:「李公之言,未盡殄患之理也。」憙勃然曰:「以匈奴之勁悍,元海之曉兵,奉宣圣威,何不盡之有!」恂曰:「元海若能平涼州,斬樹機能,恐涼州方有難耳。
蛟龍得云雨,非復池中物也。」帝乃止。《晉書.劉淵載記》
王朝伊始就毫無生機,如果統治者小心翼翼,那麼王朝還可以茍且一段時間。可是西晉四代皇帝都是昏君。晉武帝每天沉迷美色,騎著羊車到處晃悠,羊停到宮殿的那里就寵幸那里的妃子。晉惠帝是個白癡智障。晉懷帝晉閔帝毫無才能,困守故城先后被劉淵侄子劉曜率兵所滅。
而西晉的家底本身也是最薄弱的,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殘酷戰亂,人口已經從四千萬人減少到了一千一百萬人。當然這個數字并不準確,畢竟有大量地主隱瞞戶口不向中央納稅。但戶口減少和國家能征稅的人口降低也是不爭的事實。西晉也沒有什麼太厚的底子可以揮霍,統治者也不知死活,一味昏庸,最后滅亡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