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這兩件事沒有可比性,二則崇禎昏聵剛愎,政治才干也遠不如慈禧。(說句皇漢們不喜歡的話,崇禎給甲申易樞前的慈禧提鞋都不配)。
西捻軍可不是偷襲北京,而是在西北被打的無法立足,借口東援東捻,「逃竄」到北京的,已經接近于窮途末路。
盡管如此,清廷還是給了左宗棠撤職留任的處分。李鴻章北上,與恭王、左宗棠合力將西捻軍趕入了山東既設包圍圈,加以殲滅。全殲西捻軍后,左宗棠得以復職。
慈禧既平太平天國,以圣母自命,不愿失去新疆。打新疆依靠何人?一則李鴻章,二則左宗棠。李鴻章鎮東,征西只能靠左宗棠。她豈肯殺左宗棠?
慈禧對湘軍、淮軍將領還是很感激、很寬厚的。
李鴻章從同治十年起一直擔任直隸總督,參與機密,直至甲午海戰失敗才移兩廣總督。
慈禧對曾國藩尤其感激,不僅因為他鎮壓了太平天國與捻軍(李鴻章鎮壓捻軍的整體方略臨河設圍是曾國藩確定),更重要的是,天津教案曾不顧自己的名譽避戰,確保左宗棠能夠專心西北戰事,為打平回亂、驅逐阿古柏奠定了基礎。只有天津避戰方才可以避免左宗棠東調,一旦與法國開戰,那必然要調左宗棠東顧。
曾國藩死后,慈禧給予他最高恤典和最高謚號文正。
慈禧不喜歡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但曾國藩死后她卻一再重用曾國荃。曾國荃人生最后六年任兩江總督。對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也很重用。曾紀澤死前是二品侍郎,破例給予謚號(惠敏)。
不過,曾國藩生前對慈禧卻沒什麼好感,兩次陛見之后,他認為她沒什麼能力,不過是婦人見識,太過瑣屑,治國無大計。
左宗棠收回新疆后,以為自己的功勞已經遠超曾國藩,但晉二等恪靖侯之前,硬是被慈禧壓了一頭,說他是曾國藩栽培的 ,爵位不能超過曾國藩,曾國藩是一等侯,他只能封二等侯。左宗棠很不服氣,牢騷滿腹。慈禧給了他補償,讓他做軍機大臣。這是曾國藩生前沒做過的官。因此,左宗棠晚年自吹自己才是有清一代湖南第一人,既做過地方督撫,又是大學士,還做過軍機大臣。不過他的「死后哀榮」不如曾國藩,給予的謚號是文襄,而他出山帶兵之初,就是曾國藩的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