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不小心讓西捻軍到了北京城下,為什麼慈禧沒像崇禎殺袁崇煥一樣殺他?
查看全部 47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16

ADVERTISEMENT

這個倒不是過多糾結于慈禧和崇禎個人能力的問題,是明清的制度區別,導致面對戰爭時候有很大的態度區別。

大部分朝代共性,能上過戰場的最多就最初那麼幾個皇帝,大部分朝代除了像唐朝那種有點過于刺激的,一般過三代就很難有上戰場機會了。比如說漢代上過戰場的也就西漢劉邦(呂后)和東漢劉秀,其余皇帝并沒有一線操作;清代上戰場皇帝也就到康熙為止;相比之下,明代朱元璋和朱棣都是軍事上玩過生死一線的人,甚至明宣宗都可以算接觸過戰場的,這個接觸在歷代中并不低。

但是,明代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以文制武太過嚴重,整個帝國中樞機構幾乎無人接觸過軍事。如果再嚴重一點說,那就是作為從中前期開始就是帝國中樞的內閣,連具備基層經驗的人都很少。

ADVERTISEMENT

從一個側面又說明,一線軍事官員,實際地位和話語權遠遠不足了。

一個帝國上層,都沒有接觸一線軍事,甚至沒有多少基層經驗。那麼處理具體問題時候就非常容易想當然,而一線軍事人員又沒有資格制定方針甚至說明情況。而面對隨時都是生死一線的軍事來說,任何一個拍腦袋做決定,都會帶來災難性連鎖反應;而災難反應后,由于上層普遍自以為懂實際不懂,又會讓災難惡性循環。

當對手是土匪化的蒙古時候,這個問題還不明顯,邊將基本都能較好處理。三大征時候,這種上層瞎胡搞導致一線太多折騰的情況就很多了。到后金髮育成熟后,這個問題從頭到尾都在折磨大明。

清代很多很多制度是按照明制直接照用或者適當改革。在這個問題上態度完全不一樣。

清代的中樞官員中,有過軍事經歷的人非常多,而且幾乎全都有基層經驗。

ADVERTISEMENT

所以對于處理軍事問題,態度是不一樣的。那些軍事問題是做錯了,哪些不是人力問題,很容易弄出大概的。所以應對的獎懲也基本得當。

以清代最政治機器的皇帝乾隆來說,乾隆一輩子同樣殺伐果斷,對將領因完成不了任務處死的都一堆。但是乾隆的處理基本沒有出問題的,所以這一時期將領戰斗力非常強。作為一個王朝中期皇帝,能夠知兵,很大程度原自中樞機構里,懂軍事人一直是主流的原因。

乾隆時代一共有過49個軍機大臣,除了父親留下很短暫的人外,能長時間在軍機處待的人,參加過大型會戰的有三十多個!而完全沒有一線參與戰爭,也沒有基層經驗的,只有張廷玉、烏雅海望、于敏中、董誥四人。所以有這麼個中樞組成,客觀上也說明一線軍事官員地位高,只要軍事能力過硬就能有很大話語權,反過來說中樞官員一般也需要直接去前線了解甚至指揮。

這種環境下,皇帝只要聰明好學,就非常容易熟悉軍事,從而做出靠譜決策。

回到慈禧本人,雖然慈禧本身文化素質都非常非常一般,很可能也就是識字程度,本人沒有軍事經驗,甚至也沒有基層經驗。但是處于這麼個中樞環境,學也能學會不少;學不好的,也有中樞官員輔助并一定程度糾偏。

以同治年間的軍機大臣來說,先后共11位軍機大臣,八人都一線接觸過軍事,既沒有接觸過一線軍事又完全沒有干過基層工作的只有汪元直一人。而這一時期實際上還有一批一線官員,對政局決策的影響并不弱于中樞官員,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彭玉麟等人。

雖然這時候參與過戰爭的軍機大臣,不可能像乾隆朝那樣深入參與大會戰,但能參與,哪怕是敗仗,對于當事人對于戰爭的理解都完全不是一回事。

ADVERTISEMENT

在這麼一個環境下,慈禧只要稍微聰明點,就能在各種輔助下,對于前線戰爭后的獎懲做出相對正確的決策。就算錯一般也不至于太離譜。

所以這個問題,核心不是慈禧比崇禎強多少,是清代制度對于軍事人員的地位定義重視的多。這種情況下,帝國中樞普遍對軍事了解,一線軍事人員話語權大,所以決策者做出的決策,就很容易在這套機制下科學很多。慈禧本人除了權斗外,其他能力未必很強,但是在這套機制加持下,比崇禎強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16
左宗棠是「一不小心,讓敵人殘兵游竄到京師附近」。袁崇煥是「不,小心地讓敵人主力部隊毫發無損到京師」。情況不一樣。左宗棠沒有犯罪,更沒有犯下特別嚴重的大罪,沒有原則性問題,而且于國有功。雖然有一些小錯誤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16
袁崇煥被凌遲的罪名是:1.付托不效,2.專恃欺隱,3.以市米則資盜,4.以謀款則斬帥,5.縱敵長驅,頓兵不戰,6.援兵四集,盡行遣散,7.(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左宗棠除了「付托不效」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16
畢竟慈禧雖然賣國,寧與友邦不與家奴,但畢竟沒崇禎那麼傻,連士兵沒飯吃讓他們抓鳥打洞吃老鼠這話都說得出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16
雖然我經常被打成「皇漢」,也反感慈禧「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的諸多作為。但是在能力上,打死崇禎也沒資格跟慈禧比,無論是權術、軍事常識還是思維能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09/16
一則這兩件事沒有可比性,二則崇禎昏聵剛愎,政治才干也遠不如慈禧。(說句皇漢們不喜歡的話,崇禎給甲申易樞前的慈禧提鞋都不配)。西捻軍可不是偷襲北京,而是在西北被打的無法立足,借口東援東捻,「逃竄」到北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16
慈禧和清廷中央,在剿滅太平軍和捻軍的政治智慧上,中國歷史上也是高超的。八旗和南北大營綠營軍全滅的情況下,只能信湘軍。賞罰果斷,沒有一絲猶豫和懈怠。湘軍也不負重托,功德圓滿。慈禧就是最后,也沒有兔死狗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16
因為慈禧老太婆的用人水平比崇禎高很多啊。不然對太平軍剛開始屢戰屢敗的曾國藩早就被殺了。把曾李左章送給崇禎用,估計這些人只要打上一兩個敗仗就讓崇禎給殺了,要麼就被崇禎催著出戰,去送人頭。所以人家慈禧壽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16
@Conqueror886 崇禎二年十一月袁崇煥縱敵長驅,讓后金軍隊到了北京城下和滿桂軍鏖戰的時候,袁崇煥一看見崇禎就胡言亂語說皇太極此來是來占領北京擇日登基當皇帝的……崇禎也一樣沒有殺袁崇煥,反而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16
你得看看慈禧的老公,咸豐當年是怎麼做的。咸豐面對太平天國起義,從1850年6月15日開始,先后任命鄭祖琛、徐廣縉、林則徐、李星浣、周天爵、賽尚阿為前敵主帥,然后太平軍來了個永安突圍。之后任命向榮、琦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16
首先,兩個領導人的境界不一樣,如果慈禧和崇禎一個水平,那晚清四大名臣以及大部分名將都得掉腦袋。晚清的名臣名將整體水平不如明末,但是都發揮了作用,明末的有能力的還聽話的都掉腦袋了。政府不一樣,明朝不是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16
兩個完全不是一個性質的事,有什麼值得對比的嗎?皇太極那個是直接打到北京城下,到處搶錢搶人。西捻軍是被左宗棠打殘到北京城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16
首先,左宗棠沒像袁崇煥一樣吹牛叉,私自殺害部下提督啊,再者和太平天國打仗,立功體現的能力西太后看得見,干嘛殺了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16
太平天國興起的時候,那些八旗督撫被打得落花流水,南方丟了一半多,江南八旗都快被殺絕。這麼大的鍋,咸豐也沒有像崇禎那樣動不動就把那些督撫論罪處死,到了慈禧掌權,那鎮壓手段真的是玩出了花活,什麼洋槍隊、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16
如果明朝像清朝一樣開放團練,不亂殺大臣,會不會滅亡我不肯定,但是中原不被滿洲統治的幾率會大幅上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16
就不說殺毛文龍,議和的這些事了,這二者最大的區別在于袁崇煥是勾結皇太極,故意放皇太極到北京脅迫崇禎,而左宗棠如果也勾結捻軍,故意放捻軍到北京去脅迫慈禧,那慈禧不殺左宗棠就奇了怪了。袁崇煥這個行為其實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16
像崇禎這麼逆天的真沒幾個 他殺袁崇煥純粹是拉不下臉承認自己錯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16
愚民的狂歡,真的是可悲,評論區一堆不學無術,把地攤陰謀論當做歷史的人。ps1:歷史不比不理科,拼的就是誰讀的歷史資料多,除非最近能夠從哪座墳里面刨出些新鮮的東西,不然實錘了的東西就是實錘了的。你們如果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16
如果論玩弄權術的水平,那麼崇禎大概是要被慈禧踩在地上變成肉餡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16
因為他只是追堵不太成功但是真的打猿也可以找借口但是他不能說真打,可以這麼說呃,借粉兒們的話術:和后金只能堅城固守,出去就是送,是鍵盤俠,是……漢奸我笑死那你們可勁兒吹啥?大英雄?民族英雄?就這?不敢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16
因為殺不了。。。。。甚至庚子年連人家的小弟董祥福都不敢殺。左和袁的區別在于他真的會造反。。。。。都別說殺了,你不看看馬新貽是什麼下場。這可是上任前就交待好家里人出了事不喊冤不報仇直接拉回老家安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