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對石虎不是托孤?結果石虎把自家兄弟的給剁了。
楊廣沒有托付北方防御重任給李淵?算不算托孤,結果眾所周知吧。
托孤,賦予一種暫時堪比皇上自己擁有的權力,又不限制托孤的人用這個權力做什麼。
看看祺祥政變,成功的也是托孤的,失敗的也是托孤的。
所以題主首先不用對托孤存有什麼道德上的預期感,這是政治,不是過家家。
接下來具體說,諸葛亮,那是有客觀原因和個人原因所在的。諸葛亮這個人的行為,有一個明顯的印記是用規則治人,李嚴廖立都是明證。因而從現實利益來說,他反抗蜀漢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本身就在承認劉氏政權的規則下執政,沒必要做了biaozi還立貞潔坊,袁術敗亡的日子還不短。
諸葛亮的信仰,我的能力暫時解釋不清最高層,但你只要明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個詞的出處是諸葛亮就曉得了。
司馬懿,很復雜。人倒是不復雜,主要是史料被刻意篡改過。公案就是晉元帝問王導咱司馬家的初期歷史,結果給王導說的羞愧到桌子下,自己反應過來:這樣的國祚怎麼能長久?
所以你現在評論的司馬懿,是迷霧中看樹林,能挑得出有沒有松樹就見了鬼了。
只說一些零散的經過推敲的歷史。第一個是高平陵政變,司馬家一父二子都有參與,而且在有意識的拉攏京城軍隊分子。
都有參與三國志明文寫了,這個拉攏京城軍隊,是捕風捉影的。高平陵政變是三拳重擊曹爽等人,第一就是軍事。因為當時京城部隊指揮權是曹爽親弟弟,結果渭水橋多了一只堵曹爽的部隊,這意思就很明確了,有深透是必然,你要說司馬家大到幾千人操練日日夜夜不被曹爽發現,有點兒戲。
第二個是拾人牙慧的,呂思勉考證過,我看了下也很明白,就是高平陵參與政變的另一支政治勢力,都是擁護曹氏政權的人,從陳泰蔣濟到伊大目,這意思就很明確了,查一下后面這些人的下場,看得出司馬懿志不小于陳平周勃。
基于以上這兩點,你只能很勉強的判斷出司馬懿這個人的籠絡手腕很強,至于他為什麼這麼做,整不明白。客觀原因是有的,多半往士族上靠,這些沒經過考證,不誤導觀眾。
以上就是答案,歷史真相往往是如履薄冰,哪有乘風破浪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