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烏桓的時候郭嘉對曹老闆說:「兵貴神速,現在千里遠征,輜重太多,行軍緩慢,烏桓早晚會知道!不如拋棄輜重,只帶精銳部隊神兵天降去!」。嘉言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要知道曹老闆這個時候身邊基本都沒啥人了,士氣低落,處于神經敏感期!
但曹老闆骨子里不服就是干的性格一直是它早期的寫照,這個也是曹老闆為什麼這麼欣賞關羽的原因,果斷認為郭嘉說的真好,直接就是干!(太祖乃密出盧龍塞,直指單于庭)
于是曹操親自帶隊,穿越鮮卑人的王庭,最后直指柳城,打破烏丸騎兵斬殺烏桓王。
如果身邊的是楊修呢,「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烏桓,知王欲還也。
」好家伙,馬上給你一堆冷水澆上去,透心涼,換你是什麼感覺,要知道本來這個時候就是天氣惡劣,環境艱苦,道路崎嶇,結果身邊一個腦袋有包的來這麼一句,禍亂軍心的話,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樣。
還有官渡之戰的時候,曹袁雙方對弈。紹進營稍前,不沙為屯,東西數十里,操亦分營與相當。
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曹老闆妥妥的還沒開始打就快輸了,后面又是被人當兔子射,又是被斷糧道,又是被刺客刺殺,又爆出各種通敵的官員,被袁總一通操作,十個小心臟也受不了啊。上一個被打出陰影的是公孫瓚。
在看看會戰前的十敗十勝論。
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禽。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雖兵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
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漢末政失于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四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后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愿為用,此德勝六也。紹見人饑寒,恤念之形于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于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
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公有此十勝,于以敗紹無難矣。
堪稱拍領導馬屁的教科書,安撫領導的金牌教科書:有理有據的拍馬屁,設身處地的講問題,堅定信念的說建議。雖然全文全是廢話,沒有實際性的策略,戰法,但不妨礙曹老闆聽著高興啊,聽著爽啊,心里舒坦啊,就跟現在的人看小說看爽文一樣,每次遇到戰局不利的時候,沒事看看這個,告訴同志們,勝利終將屬于我們。要都跟楊修似的,天天就他最能,他說的就是對的,別人都是傻X,這種下屬能活這麼長真的是奇跡。所以領導人已經快崩潰的時刻,最需要啥呢?當然是安慰,安撫,郭嘉這方面可以說是當時第一。
如果身邊的是楊修呢,「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官渡,無糧知王欲還也。」
說實話,沒看見楊修哪里懂曹老闆,這種是典型的揣測領導心思,卻不懂正確使用的人,又愛自作聰明,后期才死,只能說他運氣真好,真正懂曹老闆心思的只有荀彧和郭嘉,這兩個也最得曹老闆信任。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個。
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狀,于此忌修。且以袁術之甥,慮為后患,遂因事殺之。
自炫才策、漏泄言教、參與世子之爭等等行為,在曹老闆眼中看來,都絕非偶然的個人行為。在自作聰明方面他可以說是一部教科書。羅貫中評價楊修以才犯忌一點問題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