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楊「淑」妃之大型六字粉or長孫黑髮瘋現場。
1、「看出身還是我們公主比較有可能是李世民的正妻原配,一國公主和國公嫡子才配。」
李淵:「祖宗啊你放過我吧,你爹巴不得我死,哪敢求娶公主。」(淵遇疾未謁,其甥王氏在后宮,帝問曰:「汝舅來何遲?」王氏以疾對,帝曰:「可得死否?」)
李世民:「祖宗啊你也放過我吧,我爹箭術好,雀屏中選;我岳父箭術也好,一箭雙雕;我本人的箭術你也知道,我們一家人相親相愛,你爹四十多歲被圍在雁門還要等人去救,不熟勿cue。」
竇皇后:「楊堅老頭的孫女啊,這不是自家尋死找上門來了嘛,那我不客氣了。」(隋文帝受禪,后聞而流涕,自投于床曰:「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
2、「長孫肯定是小妾,長孫家下賤門第高攀得上唐國公?一看就是偷偷送進去巴結上司的小妾。
」
李淵:「你說得一點都對,我就是犯賤上趕著把四女兒嫁給小妾娘家,還把小妾家來逃難的窮親戚奉為座上賓。」(高密公主頭婚嫁長孫孝政,長孫皇后堂叔長孫順德為躲避兵役投靠李淵,名列太原元從,僅次于裴寂和劉文靜。)
李淵姑媽信都大長公主:「我也犯賤,讓孫子娶小妾的姐姐。」(信都大長公主的孫子張琮娶了長孫皇后親姐)
楊堅楊廣:「原來唐國公門第比我弘農楊氏都高,我們還娶了一個長孫氏王妃呢。」(楊堅四兒子楊秀娶了長孫覽的女兒)
李淵竇媽:「你說得一點都對,我們唐國公府就是不要臉,兒媳還沒有呢,先弄個貴妾回來。」
3、「長孫肯定是庶出,史書都沒記她媽是國夫人。」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家眷們,包括長孫順德兒媳段簡璧(邳國夫人)、屈突通妻子無名氏(蔣國夫人)、尉遲恭妻子蘇氏(鄂國夫人)紛紛表示:「你說得一點兒都對,我們都不是國夫人,史書沒記就是沒有,墓志記的才不算嘞。
」
李淵竇媽:「你說得一點兒都對,我倆跟親兒子都有仇,老大20老幾不安排婚事,老二低娶一個小官庶女。」
長孫粉卑微發言:「史書也沒記楊公主的公主封號,你們就天天發瘋說沒記不代表沒有,墓志一定有。」
4、「北齊皇室有家族遺傳的精神病,高夫人也有所以女兒女婿都不待見她。」
高岳高敬德高士廉:「你說得一點兒都對,原來我們有精神病,真稀奇誒,我自己都不知道。」
李淵竇媽2.0(這是跟李淵竇媽有仇吧):「對對對,我倆跟親兒子有仇,娶了個有家族遺傳病的小官庶女。」
5、「挺著大肚子拉皮條,還強搶有婚約的鄭氏女,真不要臉。」
房玄齡、溫彥博、王珪、韋挺:「我們認為納鄭氏符合程序沒有問題,要不你報警吧。」
韋貴妃:「我這個貴妃都覺得被皇后賞識、跟著皇后做事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輪得到你張嘴就來拉皮條?」
6、「我覺得公主一定就是楊淑妃……」
李福之母楊貴妃:「?」
楊玄獎之女、楊台姐姐楊氏:「?」(楊台的待遇與李佑母陰妃的弟弟是一個等級。)
7、「福母和恪母不一定不是同一個人,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楊貴妃:「對對對,我大兒子二兒子早都死了,所以我是跟著小兒子過的,封號也隨了小兒子。」
8、「為了討好李世民主動撫養庶女,真卑微。」
豫章公主:「聽我說謝謝你……」
9、「一直不停地生育,就是李世民想生死她。」
楊妃哭哭:「那你們給我搶了6個女兒干什麼!」(六字粉蓋章襄城公主、南平公主、清河公主、巴陵公主、蘭陵公主、高陽公主都是楊妃生的。)
其他一眾后宮哭哭:「你們剛還說我們得寵呢,因為我們加在一起生了好多娃。」
10、「死前不同年份分別被請了好幾次挽郎,一看就是李世民巴不得她趕緊死。
」
李世民:「你說得一點都對,我其實也挺想自己趕緊死的,貞觀二十三年之前我也給自己請了好幾次挽郎。」
李治:「對對對,我也巴不得李弘早點死,也給他請了好幾次挽郎。」
11、「逼著長孫無忌辭官,一點兒好處都不敢讓娘家多拿,卑微。」
長孫無忌:「對對對,一品官不配叫官。」
凌煙閣其他23個人:「凌煙閣排第一的都叫沒好處,我們還是走吧。」
12、「襄城公主嫁給了蕭瑀的兒子蕭銳,蕭瑀是公主的舅舅,那襄城說不定就是公主所生,看吧我就說公主是正妻。」
襄城公主:「我公爹跟你很熟?你爹不待見我公爹你不知道嗎?」(既以后弟之親,委之機務,后數以言忤旨,漸見疏斥。蕭瑀遂相恐動,情不可恕。因出為河池郡守,即日遣之。)
13、「清河公主和蘭陵公主也是我們公主生的,待遇都不錯。
蘭陵墓志是李義府寫的,清河公公墓志是許敬宗寫的,許敬宗后代和三三后代有親就不多說了,新發現是劉洎對李義府知遇之恩 褚遂良害死劉洎,另外劉洎曾經投靠蕭銑,而蕭銑叔叔在六六手下干活。」
清河and蘭陵:「說我們是你蒸煮女兒有證據嗎?我們這種帶孝女可沒在墓志上記親媽是誰,看來我們生母的待遇不如韋貴妃,值得讓臨川各種驕傲。」
清河:「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公公跟許敬宗在瓦崗寨就認識了?」
蘭陵:「稍等人物關系太亂了我消化一下,我有一個朋友A,A的恩人是B,B有一個朋友C,C的叔叔是我某兄弟的得力手下,所以我跟這位兄弟是親姐弟?」
14、「高陽小可愛好可憐,如此針對我們公主的兒子和女兒,李治是為了替母報仇嗎?」
高陽公主:「沒想到吧我也是帶孝女,謀反支持叔叔,被抓以后老公房遺愛告發三哥大家一起死。
」
15、「唐朝皇帝母系王氏是注血最多的,然后如果父系母系都算就是楊氏注血最多,而且楊氏還有另外一個殊榮 小楊 武惠妃 張皇后 楊賢妃的兒子們都對皇位發起過有力沖擊。」
張皇后:「我爹姓張我媽姓竇。」
元獻皇后:「我母系是楊紹后代,在貞觀朝有親表姐燕妃和親堂姐楊婕妤,跟你小楊關系不大。」
武惠妃:「弘農楊氏千千萬,我媽高攀不上大隋皇室。」
楊賢妃:「我越公房的,隋朝叛亂被殺的楊玄感也是越公房,我家跟你隋關系不大不要亂蹭。」
16、「李泰雖然恢復王爵但完全失去了政治價值,我們小楊的兩個女婿依舊混得風生水起。」
李泰:「對對對,我爸愛兒子還比不上愛女婿。已知我寵冠諸王,那麼在我爸那的重要度排名就是小楊女婿>我>三三六六,反正受傷的不是我。
」
17、「李承乾妻族是不入流的小世家蘇氏,李泰妻族是不入流的小世家閻氏,我們三三原配弘農楊氏,繼娶蘭陵蕭氏,都是重要的政治力量。」
李承乾李泰:「我們奪嫡奪得火熱的時候好像沒有重要的「政治力量」支持三三。」
「這也可以看得出,親王選妻子主要還是看人的素質。嫁入皇家,最大的作用就是傳宗接代,母親的素質直接決定了能不能生出好兒子來呵呵。古人這方面是很重視的。」
貞觀七年,蜀王妃父楊譽,在省競婢,都官郎中薛仁方留身勘問,未及予奪。
看起來三三岳父確實是挺沒素質的。
求贊啊旁友們!重金求一雙沒瀏覽過楊妃吧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