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為什麼最后四阿哥贏了?
查看全部 47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8

ADVERTISEMENT

奪嫡,就是搶訂單。

康熙是唯一客戶,掌握著唯一訂單(皇位),各個供應商各顯神通,展示能力,提供產品。

準確識別了客戶的需求,提供了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才能獲得客戶的認可,獲得客戶的訂單。

九子奪嫡,只有四阿哥準確識別到了客戶需求,展示出卓越的供應能力,滿足了客戶(康熙)的需求。

四阿哥的見識、治國思路、工作方法和作風、實際行動、實際成績證明,他才是能滿足康熙需求的人。

▲康熙想要什麼?

國富民安、吏治清明,百姓樂業,大清江山固若金湯。

▲康熙晚年的真實現狀是什麼?

國庫虧空、吏治腐敗、百姓貧苦。

黃河決堤,餓殍千里,百姓流離失所,賣兒賣女,國庫里居然拿不出賑災的銀子?

災民安置不好,稍有不慎,百姓鋌而走險,江山震動。

ADVERTISEMENT

▲康熙的需求是什麼?

康熙希望繼承人以天下為己任,不畏艱辛,直面困難,百折不撓去推進改革,充盈國庫、整頓吏治,讓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我們看看各位阿哥在難題面前的表現:

①黃河水災

黃河泛濫,百姓流連失所。

太子昏暗,剛從鄭春華(康熙的貴人)的床上下來,匆匆趕到金鑾殿,一問三不知;

老八滿嘴馬屁,歌功頌德,不把百姓當回事,不曉得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基本道理。

康熙需要的是搞錢賑災以解燃眉之急。

唯有老四,關鍵時候,勇挑重擔,帶了老十三,沿著黃泛區一路微服私訪,了解實際情況,絞盡腦汁,從江南鹽商身上敲出一筆賑災銀子,解決了危機。

②追繳庫銀

貝子貝勒王公大臣打著各種旗號去國庫里借銀子,而當時主管戶部的老八樂得拿國家的銀子為自己收買人心,國庫都快被掏空了。

ADVERTISEMENT

國庫里沒有錢,邊疆有變不敢用兵、天下有災沒錢賑濟災民。

太子呢,自己借了一大筆銀子,還偷偷告訴老四,你們可不能追繳我借的銀子啊!

太子,天下是你的天下啊!

他不這麼認為,他覺得那是皇阿瑪那個老不死的天下,關我毛事。

老八自己明明有錢,也不借給老十,還攛掇老十鬧事,跟老四、老十三作對,公然對抗追繳庫銀。

雖然追繳庫銀失敗,但是康熙對幾個兒子的表現看得十分清楚。

唯有老四心里有天下,為國家為社稷,不惜與群臣反目,與權貴硬剛。

方式方法雖欠靈活,但一心為公,做事堅決、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無人能及,堅剛不能奪。

③整頓刑部冤獄

老四直接指出張五哥一案絕不是個案,天下之大,不知有多少張五哥蒙覆盆之冤,刑獄失調,戾氣淤塞,非國家之福!不可就事論事單說刑獄。

根由在于吏治敗壞,所以訟不平、賦不均、河道不修、賊盜不治、四境之內民有不安,邊塞之外逆藩覬覦。吏治是當今第一要務,是一篇真文章!

然后胤禛又細述了執行層面的關鍵點、注意點、實操方法。

康熙稱贊,四阿哥這人耐煩不怕瑣碎,做事認真有條理。

這貌似評價不高,實際卻是推進改革最最難得的品性。

老八身邊不是沒有見識明白的人,張德明和阿靈阿強烈建議老八抓住主導整頓刑部的機會,讓他辣手鏟盡不平天下平,哪怕是王公顯貴也要下整治。

老八聽完臉色變得煞白,嘆道,不但老九老十,恐怕太子、大千歲、誠郡王和老十四都難免。如今臨事才知道老四的難。

一開始鐵面無私,後來老九老十老十四一逼宮,老八就慫了,又和他們同流合污、沆瀣一氣了,在江山社稷和小集團之間,選擇了保護小集團利益。

ADVERTISEMENT

給他機會了,他不中用啊!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8
先來看所謂的九子奪嫡指的是哪九個: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其中,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只是支持胤禩,并非有意奪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8
誰都沒想到,誰也不明白,這就是老四能上位的高明之處。他是真的老謀深算,明白了康熙的心思。真正把「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8
因為他徹底明白了,康熙到底是怎麼想的。康熙的兒子有二十四個,其中有九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他們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8
因為到要塵埃落地的時候,只剩四阿哥還有資格了。九子奪嫡看著好像很熱鬧,但別忘了一件事兒,康熙帝活了多少年。九子奪嫡翻到明面上,是一廢太子的時候,這時候是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之前,這些皇子就已經在折騰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09/28
雍正的優勢太明顯了:1. 從宗法上說,老大老二失去繼位資格之后,雍正在嫡庶這個維度上是最優(養母孝懿皇后身份高),在年齡這個維度上是次優,僅次于實際上也已經基本退出儲位之爭的老三。因此無論立嫡立長他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8
康熙也不傻,肯定找有能力的繼位唄!其他 8 位阿哥,誰能想出「清朝版房地產稅——攤丁入畝」這一政策?對部分歷史感興趣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8
一個老人,在垂暮之年,看著自己的兒子為了皇位明爭暗斗,手足相殘,估計內心真的是崩潰的;其實,這個時候他希望有一個兒子能力過關,淡泊皇位,哪怕是裝的;而老四明顯看透了康熙的這個想法,而康熙也知道老四看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8
很簡單,如果你把康熙臨終前這九個皇子地位身份排排坐,基本思維正常的人都會認為是四皇子把握更大老大被圈禁N年了,而且他在廢太子時舉止愚蠢遭到康熙厭惡,無望奪儲后又八爺穿一條褲子老二被廢黜N年了老三爵位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8
老大太蠢,老二爛泥扶不上墻,老三智商跟不上野心,老八攤子鋪得太大,康麻子表示受到了威脅。老十四就是個備胎。只有老四,悶聲發大財。老九是老八的,老十三是老四的。以及康麻子的這句惟四阿哥,朕親撫育。幼年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8
因為雍正夠能忍啊。從頭到尾的九龍奪嫡,前期是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中期說是四阿哥和八阿哥,其實根本不是,一廢太子的時候老四還沒表露出野心來呢,老八被斷絕太子之路是康熙親手斷掉的,和老四沒啥關系。老四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8
很多事可以從結果倒推。雍正做了皇帝后干的怎麼樣大家有目共睹,而他的這種勤勉實干的性格肯定不是從他當上皇帝才養成,而是長久以來的一貫做法。康熙在位那麼久,九子奪嫡也不是一下子發生,這個過程持續了很久,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8
所謂「九子奪嫡」的分析,一般都從康熙這個君王的角度來看,從分析皇子的個人性格、素質和權力結構入手。在這里嘗試用利益集團分析法來看一看康熙朝奪嫡問題的背后有怎樣的利益糾葛。直接亮觀點:我較為支持閻崇年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8
先看大前提,康熙對皇子行為有兩條底線1.不威脅自己本身的皇權2.行事作風不失人倫底線所有的操作要基于這兩點同時康熙也有幾個感情方面很嚴重的傾向1.由于赫舍里皇后的早逝,對二阿哥非常偏愛2.由于良氏的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8
不用長篇大論就是一句話國庫財政沒錢了,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是繼位者。康熙朝中后期,國庫是個空殼子了,財政沒錢了。黃河水災,國庫已經撥不出賑濟的銀子了,要讓老四和老十三去找鹽商攤派,才把銀子湊齊。胡虜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8
我之前也比較傾向于傳統說法,雍正帝就是康熙帝選定的繼承人。但是最近我看了一些清朝西方傳教士相關論文以及著作,我個人感覺是雍正帝也許是康熙帝認定的繼承人之一,但很可能不是康熙帝心目中第一繼承人,皇十四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8
只是個人理解啊,康熙后期財政是真頂不住了,開始追繳欠銀,老二是唯唯諾諾不敢接手,就此退出競爭舞台;老八是借此打壓異己培養勢力,號稱「八爺黨」;唯獨老四,是老老實實追繳,被稱「冷面王」。老蔣說的好: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8
《雍正王朝》堪稱是最經典的宮斗劇之一。這個宮斗,不是后宮的娘娘們爭風吃醋,這是身處高層的男人們你死我活的斗爭。關乎國體,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8
就拿老四和他最大的對手老八對比: 首先,老八沒有摸透康熙的性格,他籠絡大臣以致于黨羽甚重。正所謂得民心不一定得君心。康熙認為,老八結黨營私,威脅皇權,說不定哪一天就逼自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28
因為二四定律啊。當皇位出現爭議時:皇子數量小于四,二皇子贏。皇子數量大于四,四皇子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28
你們想過沒有。如果康麻子預定的繼承人不是雍正。結果被他輕易的奪得帝位,一眾兄弟,包括康麻子預定的候補皇帝,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一點水花不能夠激起,別說起兵打內戰,當眾跳大神跳鋼管舞的都沒有一個,只能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