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隆基當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賜死姑姑太平公主?
查看全部 23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15

ADVERTISEMENT

因為李顯不是被韋后和安樂害死的。他的死,以及之后的唐隆政變,都是有人在幕后布局操控發生的,這個人就是李隆基。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059636

李顯被流放在房陵十五年之久,在神龍政變前,他在洛陽不可能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把他推向倒周一線,并不是因為朝中大臣念及李唐舊恩,更多的是把他作為李唐皇族與武氏家族之間在武則天走后爭奪國家控制權的一張牌。神龍政變后的一段時間內,由于李顯和太平的制衡,武氏家族并未得到大規模的清洗,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焦慮,是肯定有的。政治斗爭就是這樣,如果都是與世無爭的人,哪里還會有人想當皇帝呢?

李顯再次登基以后,他的理政能力和權謀之術,肯定是不及格的。

ADVERTISEMENT

這里面既有他個人能力的問題,也有他過分信任家人,對他人抱有極大戒心,沒有很好的籠絡朝中各派政治勢力有關,包括自己的親兄妹。這就導致他大量啟用并依賴韋氏的娘家人,同時,應該會有意地控制李旦和太平在朝中的影響力。

以李旦的性格,他應該是無所謂的,但太平肯定有想法,而李隆基更是會將這種焦慮、不滿、怨恨上升為「彼可取而代之」的野心,暗中進行籌劃并付諸實施。

李顯只有被他的家人害死,李隆基才有聯合太平、武氏家族、李唐皇族清除李顯遺族的正當理由,只有李顯遺族都沒有繼位的希望,才能輪到他爹李旦再當上皇帝;只有他爹是皇帝,他才能有做太子的機會。

韋氏和安樂公主是陪伴李顯度過人生最慘淡也最危險時期的親人,他幾個親哥哥的死,都和他們的母親脫不了干系,他在第一次退位的時候,就已經感受過那種每天生活在求生恐慌之中的焦慮,我不相信這三個人之間會發生什麼信任危機,更不相信韋氏和安樂有任何殺掉李顯的動機。

ADVERTISEMENT

傻子都應該知道,只有李顯長命百歲,她們才能永享太平。

也正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害死李顯的另有其人,所以,李旦繼位后會越過嫡長子封李隆基為太子,李成器會聲淚俱下地堅決推辭做太子,李旦三年后就早早地當上了太上皇…多麼熟悉的情節,和玄武門之變的差別就是李隆基不用去殺謀反的李成器,因為嫡長子已經主動讓路了。

這樣的人,一旦掌握了實權,是絕對不會容許存在會威脅到他權力的政治勢力的,就像當年李世民對待他的同胞兄弟一樣,就像他幾十年后殺掉自己的三個親生兒子一樣,何況太平只是他的姑姑呢?

而且在當時,太平公主應該是朝中唯一堅定保護武氏家族的李唐皇族,不打掉她,又怎麼大規模地清洗武家在朝中的政治勢力?

其實還可以就此拓展出一個新問題,就是為什麼沒有人阻止李隆基賜死太平公主?不是都說她權傾朝野麼?不是都說李旦也十分寵溺這個妹妹麼?那這樣的人,怎麼就說賜死就賜死了呢?

這反映了另一個事實:李隆基在唐隆政變前,羽翼未豐,通過聯合太平公主,整合了朝中絕大部分的政治勢力,并逐步取代了太平對他們的影響力與領導力,到了他繼位的時候,滿朝上下,已經惟他獨尊,他想殺誰,已經沒人敢提出反對意見了。

他的權謀與冷血,是足以和他太爺爺李世民,他爺爺李治,和他奶奶武則天一較高下的。

當然,出來混都是要還的。正是因為他之前的這些作為,才會導致過早地成為孤家寡人,只有口蜜腹劍、諂媚奉迎或是完全聽命于他的人,才能安全地呆在他身邊,獲得重用,粗魯肥碩、裝傻充愣的安祿山才會取得他的信任,幾十年后,他才會在那場安史之亂中眾叛親離,退位后還被親生兒子防備到死…

一生跟隨唐玄宗45年的大將陳玄禮為何在馬嵬坡對玄宗落井下石呢?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15
李隆基登基殺了太平公主,這是唐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也是封建社會朝廷皇室內斗的一個富有深意的案例,很值得仔細分析探討。大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15
李隆基:不然呢?等她喘一口氣賜死我?他心里清楚,太平公主是和武皇一樣的人。為了權利,武皇能把兒子拉下馬,何況自己只是太平的「好大侄兒」。1.其實太平公主,當初也不過是個暢想愛情與自由的普通姑娘。權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15
因為其實在李旦心中,李隆基的重要性只能排第二,排在第一的,還得是他的妹妹太平公主。李隆基對此很不滿意。不過,更令他不滿的,是太平公主倚仗著皇帝的寵信,開始嘗試著對人事任免權進行壟斷化運作。六月二十七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15
唐玄宗李隆基殺太平公主,是為了奪權,但不是專奪太平公主的權勢,而是借機從父親李旦手里奪取皇權。殺太平公主之前,李隆基的皇位需要加引號李隆基于公元712年八月初三繼承皇位,可是直到第二年七月初四才接管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09/15
自古以來,多少人為了當上皇帝,實現統一天下,父子之間反目成仇,不惜殘害手足。唐朝也不例外,李隆基為了登上皇位可以說是一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15
首先,李隆基登基本身就是太平公主弄巧成拙。太平公主使術士言于睿宗:彗星以除舊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變,皇太子當為天子。本意是要離間李旦和李隆基,讓父子相殘。哪知道睿宗不中計,表示傳德避災,吾志決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15
太平公主,是自作孽不可活。唐玄宗如果不滅了太平公主一門,唐朝就提前滅亡了。713年,唐玄宗突然下詔,賜太平公主自盡。誰知,太平公主拒不受死:「3年前,我助你誅韋后一黨、扶你父王登基、立你當太子,為何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15
李隆基712年繼位,太平公主713年8月死的,這一年的時間堂堂的大唐皇帝唐玄宗啥事都沒干唄?問之前先查一查,避免鬧笑話。不是立馬殺,是對方作死想造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15
準確講是李隆基真正掌權之后賜死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跟李隆基聯合政變成功之后,兩人出現利益分歧。太平公主原本以為李隆基非嫡非長不是那麼名正言順很容易控制。結果李隆基不僅能力強、主見大、還根本控制不住。太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15
她差點當了皇太女,勢力又大。短暫的聯盟都是各懷鬼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15
太平公主企圖將李隆基變成劉襄、劉章、劉興居三兄弟,拿他當敢死排頭兵,清洗武韋兩家,再吊銷儲君位置,還要將他定性為謀反。然后扶持李成器成為撿漏的漢文帝,李旦取代李顯,成為中啟唐運的漢高祖,她和她的親信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15
其實武則天犯下的錯誤就是沒有把位置傳給太平公主,假設傳給了太平公主,那麼唐朝就會像英國一樣,女性能獲得位置。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15
707年,太子李重俊謀反,忙于逃命的上官婉兒神色慌張的沖進唐中宗李顯寢宮,唐中宗見此問道:「愛妃,你如此狼狽,外面發生了什麼事?」上官婉兒出身名門,自稱是西漢上官桀的后裔,祖父是高宗時的宰相上官儀。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15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急于處置姑姑太平公主,并非他冷酷無情、六親不認,而是當時如果不先發制人,或許他連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15
713年,李隆基賜姑姑太平公主自盡。公主長嘆道:「我助你父親登上帝位,你如今卻要殺我一家老小?」旁邊的薛崇簡對他的母親太平公主,說了一句話,太平公主聽后,含淚拔刀自刎。太平公主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15
在一個政治家眼里,只有政敵,沒有姑姑歷朝歷代為了權力地位,血腥殺戮早就是司空見慣的,大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實屬正常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15
武則天的女兒能不想當武則天第二?那個時期相當武則天第二的女人太多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15
為母報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15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15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