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六七十年代的標準。
按照我小時候的標準(90年代一線城市城里),現在養五六個孩子也養得起。
每周做一次肉菜,就是菜里放肉丁肉絲那種。一個月吃一次大肉(排骨,雞腿這種)改善伙食,過年吃好的。
水果買每天菜市場剩下的,把爛的部分切掉,好的部分削皮切塊。
牛奶雞蛋很重要,所以這個不能省。做到每天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即可。
不買新衣服。
所有衣服都是拿親戚們家里大孩子淘汰的,自己家里大的傳給小的,或者收二手衣服。
反正現在舊衣服又多品質又好,不用擔心沒得穿。
鞋費一點因為腳會長,一年買一雙,穿一年。
除了鞋,其他一切都收二手舊的,舊書包舊文具盒舊帽子舊手套,很便宜。
上下床,五六個孩子住一個屋里沒有問題。寫作業就去餐桌上寫。
走路上學,遠門坐公交。不買車。
最多上中學的大孩子有個自行車。
不上幼兒園學前班,小時候都在家。
小學不考慮學區,上政府指定的就近入學公立學校,就一點學雜費不花啥錢。
中學按政策走,學習好的自己考,放心基本不會考上的。普通公立國中不花啥錢。
高中隨便考考,能考上去上,考不上去職高或者直接工作。
不上一切補課機構。
不搞一切興趣愛好。
在學校里好好學,上學能學到啥就是啥,反正有課綱,基本識字算數能保證。
孩子有什麼興趣愛好,自己電視上網上圖書館借書學,或者去公園里找晨練拉二胡唱戲寫毛筆字的老頭老太太們免費學。
不給孩子私人手機,家里一台電視一台電腦,所有人共用。
平時回家就是看書看電視。
周末全家人坐公交去免費的公園或者荒地里散步。
不搞長途旅行。
按照這個標準,現在大部分工薪階層假如沒有房租房貸,還都是養得起五六個孩子的。
可是,現在誰會按照這個標準養孩子呢?
那你養不起五個,怪誰呢?
怪自己對孩子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