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啊…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第二次被廢。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封胤礽之子弘晳為多羅理郡王。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病死,追封和碩理親王。
「臣當日與皇上雖無好處亦無不好處,臣得罪皇考系大不孝之人,應將臣棄置不問,乃蒙皇上種種施恩甚厚,臣心實深感激,臣今福薄病已至此,安敢虛言,前若賜臣二寸白紙一條,豈能延至今日乎,臣心稍有知識豈不知之仰蒙圣恩,別無他愿,惟望病愈而已。又訓伊子理郡王曰拎爾君父之前,有一分之能即竭盡一分之力,有三分之能即竭盡三分之力,若能一心竭誠效力以事君父方為令子」
——胤礽遺言,《上諭內閣》。
胤礽居住的鄭家莊行宮規模:
「奴才等監造行宮大小房屋二百九十間、游廊九十六間,王府大小房屋一百八十九間,城樓十間,城門二座,城墻五百九十丈九尺五寸,大小石橋十座,井十五眼,修葺土城五百二十四丈,挑挖護城河長六百六十七丈六尺,飯茶房、兵丁住房、鋪子房共一千九百七十三間,夯筑土墻五千三百五十丈七尺一寸。
營造此等工程,共用銀二十六萬八千七百六十二兩五錢六分三厘。尚余銀十五兩六錢七分。今既工竣,將此余銀如數交部。為此謹具奏聞。」
——《上駟院郎中尚之勛等奏報鄭家莊行宮工程用銀數折》(滿文)郭美蘭譯。
「鄭家莊修蓋房屋,駐扎兵丁,想皇考圣意,或欲令二阿哥前往居住,但未明降諭旨,朕未敢揣度舉行。今弘皙既以封王,令伊率領子弟,于彼居住,甚為妥協。」
——《世宗實錄·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