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洪七公或多或少相信,喜愛美食的人都不會是太壞的人,而他天然對和美食有關的人有好感。
《射雕英雄傳》里,洪七公很早就認出了黃蓉是黃藥師的女兒,他最初有點忌諱黃蓉把他的武功奧義告訴她父親的,但是後來知道黃蓉主要是想讓郭靖學,而且郭靖人品不壞后,他也就放下心了。
因為他能看出,黃蓉想的,不過是讓郭靖武功變強,然后成就他倆的姻緣罷了。
【洪七公道:「周伯通不是道士,是俗家人,他武功是王重陽親自傳授的。嘿,你這楞家伙笨頭笨腦,你岳父聰明絕頂,恐怕不見得喜歡你吧?」郭靖從沒想到自己的「岳父」是誰,登時結結巴巴地答不上來。黃蓉微笑道:「我爹爹沒見過他。您老要是肯指點他一下,我爹爹瞧在您老面上,就會喜歡他啦。
」
洪七公罵道:「小鬼頭兒,爹爹的功夫沒學到一成,他的鬼心眼兒可就學了個十足十。我不喜歡人家拍馬屁、戴高帽,老叫化從來不收徒弟,這種傻不楞的小子誰要?只有你,才當他寶貝兒似的,挖空心思,磨著我教你傻女婿的武功。嘿嘿,老叫化才不上這當呢!」
】
【洪七公向郭靖正色道:「你跪下立個誓,如不得我允許,不可將我傳你的功夫轉授旁人,連你那鬼靈精的小媳婦兒也在內。」
郭靖心下為難:「若是蓉兒要我轉授,我怎能拒卻?」說道:「七公,我不要學啦,讓她功夫比我強就是。」洪七公奇道:「干嗎?」郭靖道:「倘若她要我教,我不教是對不起她,教了是對不起您。」洪七公呵呵笑道:「傻小子心眼兒不錯,當真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這樣吧,我教你一招‘亢龍有悔’。我想那黃藥師自負得緊,就算他心里羨慕,也不能沒出息到來偷學我的看家本領。再說,他功夫的路子跟我全然不同,我不能學他的武功,他也學不了我的掌法。」
】
《神雕俠侶》里也有類似的橋段,洪七公煮劇毒蜈蚣做菜,并以此來論英雄。
楊過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但就因為有膽氣吃蜈蚣,而被名震江湖的洪七公引為「知己」。
(當然后續洪七公假死,又進一步考察了楊過的人品)
【洪七公待蜈蚣炸得微黃,加上作料拌勻,伸手往鍋中提了一條上來放入口中,輕輕嚼了幾嚼,兩眼微閉,嘆了一口氣,只覺天下之至樂,無逾于此矣,將背上負著的一個酒葫蘆取下來放在一旁,說道:「吃蜈蚣就別喝酒,否則舌尖麻了,蹧蹋了蜈蚣的美味。
」他一口氣吃了十多條,才向楊過道:「吃啊,客氣甚幺?」
楊過搖頭道:「我不吃。」洪七公一怔,哈哈大笑,說道:「不錯,我見過不少英雄漢子,殺頭流血不皺半點眉頭,卻沒一個敢跟我老叫化吃一條蜈蚣。嘿嘿,你這小子畢竟也是個膽小鬼。」
楊過被他一激,心想:「我閉著眼睛,嚼也不嚼,吞他幾條便是,可別讓他小覷了。」用兩條細樹枝作筷,到鍋中夾了一條炸蜈蚣上來。
洪七公早猜中他心意,說道:「你閉著眼睛,嚼也不嚼,一口氣吞他十幾條,這叫做無賴撒潑,并非英雄好漢。」
楊過道:「吃毒蟲也算是英雄好漢?」洪七公道:「天下大言不慚自稱英雄好漢之人甚多,敢吃蜈蚣的卻找不出幾個。」
楊過心想:「除死無大事。」將那條蜈蚣放在口中一嚼。
只一嚼將下去,但覺滿嘴鮮美,又脆又香,清甜甘濃,一生之中從未嘗過如此異味,再嚼了幾口,一骨碌吞了下去,又去夾第二條來吃,連贊:「妙極,好吃。」
洪七公見他吃得香甜,心中大喜,覺這少年是個知己。
二人你搶我奪,把百余條大蜈蚣吃得干干凈凈。洪七公伸舌頭在嘴邊舔那汁水,恨不得再有一百條蜈蚣下肚才好。楊過道:「我把公雞再去埋了,引蜈蚣來吃。」洪七公道:「不成啦,一來公雞的猛性已盡,二來附近已沒肥大蜈蚣留下。」忽地伸個懶腰,打個呵欠,仰天往雪地里便倒,說道:「我急趕歹徒,已有五日五夜沒睡,難得今日吃一餐好的,要好好睡他三天,便天塌下來,你也別吵醒我。你給我照料著,別讓野獸乘我不覺,咬了我半個頭去。」
楊過笑道:「遵命。
」洪七公閉上了眼,不久便沉沉睡去。】
說實話,敢吃蜈蚣就一定是英雄好漢嗎?這顯然是一種偏見。
但是活生生的人,就是會有一定的偏見的。
金庸筆下的老五絕,是極其難得的非主角卻膾炙人口的角色。
我想,為什麼類似洪七公這樣的角色會如此深入人心呢?
大約就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嗜好,有自己的偏執,所以讓人感覺特別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