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推恩令號稱無解陽謀,到底難在哪里?
查看全部 44 個回答
回答1
2024/03/13

ADVERTISEMENT

推恩令這東西被以訛傳訛扭曲得完全模糊了本來面目,包括已有回答都是在復讀一些似是而非的內容。

更新:隨手翻了一下高中時的就教科書,人教版粉色書脊的。發現主要是教科書表述不清,倒因為果,造成了很多誤解。作為中國歷史唯一一次大規模封建回潮,削藩斗爭貫穿西漢中早期,是一項極其復雜曲折的系統工程,推恩令僅僅是大局底定后的一道餐后甜點。而書上的表述卻好像是最關鍵的節點,以致有了無解陽謀這種極端夸大的想當然。

西漢建立伊始劉邦即認識到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像秦朝的全面郡縣化政策是行不通的,封建藩國有其必要性。因為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分裂的歷史,各諸侯國普遍有了程度不一的地方民族與國家認同,而秦統一之后的暴政也使得中央治理為人忌憚,所以秦末戰爭中六國豪族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ADVERTISEMENT

因此推行了郡國并行制度,只是致力打擊異姓諸侯王代之以劉氏宗族。此時漢朝直轄大約等于滅六國之前的故秦地,廣大關東地區都由諸王管轄。此時的王國國土廣大,地跨數郡轄數十縣(吳國3郡50縣),建制全(官僚體系和中央相同),自主權利極高(僅有有限的經濟和軍事義務,官員僅丞相和太傅由朝廷任命,其余自主),是真正意義上的小號國家。對朝廷的威脅可想而知,因此文,景,武三代皆戮力于此。

文帝:主要致力于對藩王格局的調整。一方面利用王國內部變故不失時機地施行「眾封建」策略,弱化單一王國實力,比如齊國七分,淮南國三分。另一方面封建自己的兒子于要害之地,監視防范遠親諸侯王國。

景帝初期:簡單粗暴地以近乎耍流氓的手段找碴削王國之地,最終誘發了七國之亂。

ADVERTISEMENT

景帝后期和武帝時期:綜合手段系統性治理。七國之亂雖然險些翻車,但卻鏟除了幾個疏遠大藩并徹底以武力壓服了各諸侯國使其無力反抗隨之而來的各種削藩政策。手段包括;

1.削地。直接削去了絕大多數王國的支郡,王國地位與郡等同。

2.禮制降格。簡化王國官僚系統,保留下來的與中央同職能官員,降低秩祿,很多還要改名以示區別(比如丞相改國相,印由金改銀)。以上兩點徹底確立了王國對中央的從屬關系。

3.削權。「景帝中五年,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吏」。直接剝奪行政權和絕大部分人事權(400石及以上由朝廷任免)。

4.作法約束諸侯王行為。文帝制定了事國人過律(限制諸侯王對轄境人力資源的使用),武帝制定了阿黨法(強化傅相對諸侯王的監控)、附益法(防范朝中大臣與諸侯王勾結),左官律(規定王國官員低于中央官員,入仕王國就不得再進朝廷),私出界罪(限制人身自由),酎金律(削弱經濟實力并為處罰提供借口)和非正,非子與亂妻妾位罪(限制繼承關系)。

ADVERTISEMENT

這一系列措施基本上徹底解決了諸侯王問題,諸侯王們成為了富貴閑人,比如中山靖王劉勝就說過「王者當日聽音樂,御聲色」。之后才是推恩令的出台。

漢朝的歷史地位之所以重要并最終成為了民族之名,不僅僅在于那些亮眼的量化數字,更至于制度上的探索與開拓,很多我們今天看起來理所當然的東西都是由漢朝所創造并成為定制。

如何統治一個大一統帝國,對于漢初統治者來說是一片混沌,可以依靠的經驗并不多,一切只能自己逐步探索。地方制度上在封建制與郡縣制的取舍就是如此,首先是確定了繼承秦制的郡縣管理技術具備足夠效能可以效統治地方,然后是解決封建藩國問題,不僅是解決藩國數目過多,實力過大這樣的硬性問題,更在否定藩國獨立存在及自主管理的法理基礎,明確其對漢朝中央的從屬地位和朝廷凌駕于其上的統治權威。

ADVERTISEMENT

朝廷畫地設治以流官統治地方。皇子封王列爵而不臨民,但食租稅。這兩項兩千多年的根本制度都是經過幾十年斗爭在西漢中期最終確定。這也是西漢削藩與后世不同之處

----------------------------------------------------------------------------------------------------

首先必須強調,推恩令至少在一開始是被視為對諸侯王的恩典而不是陰謀,提出者主父偃甚至被懷疑收了諸侯王們的好處。按照此前漢朝制度諸侯王爵位由且僅由嫡長子承襲,庶子沒有繼承權,如無嫡子則以無嗣直接除國(即上文非正,非子罪),同時嫡長子之外的兒子,沒有制度性安排(其他一些高級爵位是有的);如無特恩只能做個富家翁而已。

ADVERTISEMENT

如有特恩則可能被封侯甚至封王,比如楚元王劉交時候長子襲楚王,其余6子為侯,梁孝王劉武死后,五子分梁國皆立為王。但這并非常制,而是看與朝廷關系以及朝廷的政治需要,這種行為很多確實包括眾封建以少其力的目的。

到了武帝時代頒布此令,就是把上文所說的特例固定化,由諸侯王上表請求,朝廷為定制封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但是注意王子侯們一般只能拿到一鄉或一亭的地,人口一般不超過1000戶,比軍功侯和外戚侯少很多的,(漢宣帝封劉賀為海昏侯時給了4000戶,大大超過應有規格,這是因為他曾為王為帝的特殊身份。)

有兩點需要注意

1.這并非強制而是自愿,即使愿意也不必雨露均沾每個兒子都有。

2.王子侯國一旦封建,按景帝制度就要自原王國割出交由周邊漢郡管轄,這是推恩令能削弱諸侯王的根本原因,但很少有人提到。

ADVERTISEMENT

如不這樣,即是分得再細也無損王國的實力。(比如城陽國共推封王子侯國53個,在成帝時就只剩4縣。)

這時諸王早已被制服,有野心的人不多了,大部分人安于富貴享樂,所以是很擁護推恩令的,因為他們很多除嫡長子外另有愛子或者無嫡子(王國傳不下去),所以他們積極響應了推恩令,這樣一方面給子孫留下一份家業也能向朝廷輸誠。隨后就有大量王子侯國封建,比如劉備之祖中山靖王劉勝就推封王子侯國19個。

但誰知武帝不講武德,來騙,來偷襲這些叔伯兄弟們。十多年后的第一次酎金奪爵事件中,廢黜106侯(約半數列侯)。其中王子侯國是重災區,比如始祖為劉章的城陽國推封30多侯,一下廢了20多個。此舉令諸王非常寒心,此后諸侯王對于推封王子侯國就很不積極了,少有人在壯年無病之時做這事。

ADVERTISEMENT

所以說你就是不鳥推恩令,一點不想隨大流。朝廷是沒法直接把你怎麼樣的,但當了這個出頭鳥,你就得極其小心,別有什麼把柄被抓住。等到了快要不行的時候建議你還是要意思意思,不然等到嫡長子要繼位時被朝廷拿捏損失更大。

----------------------------------------------------------------------------------------------------了解了推恩令具體情形到底為何,那麼另一個日經誤解(推恩令這麼好,為什麼后代都不用)也就能明白了。推恩令在西漢削藩過程中的地位并不重要,更多的是武帝對諸侯王們的一次玩弄。之后也不需要以這樣的手段來削弱藩國(并不存在的)實力,雖然亦有推恩藩王余子,封次等爵位之舉,但也沒什麼反響了。

ADVERTISEMENT

下面辨析一下其他幾次著名事件。

1.八王之亂:看起來是又一次七國之亂,但實質完全不同。七國之亂是諸王不滿景帝的激進削藩而舉兵反抗,依靠的是其王國自身的力量。武帝雖然因司馬家奪權的特殊性而大興封建且對王國的建制規格和藩王待遇大幅加厚(特別是相對于曹魏宗王形同囚徒的政策),但依然沒有根本性突破西漢以來定制,例如即使大國也只能有兵5000,這是不足以威脅朝廷的。但卻允許甚至依靠諸王執掌核心軍政權力,這是後來大亂的根源。晉武帝在時還能控制,但繼位者惠帝司馬衷卻智力愚魯完全擔不起天下之任,等到還算有些能力的賈后因野心貪欲殺死太子而自我毀滅后,那些出鎮方岳,手掌一方大權的宗王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掀起了一輪又一輪激烈內戰。

ADVERTISEMENT

但那是依靠晉廷中央權力與軍事力量的分割而不是自己藩國的實力,比如成都王司馬穎靠的是以都督身份出鎮鄴城,掌控所屬禁軍,四川封國壓根沒常住過。

2.明靖難之役,這基本就是個小號成功了的八王之亂。

這是宗室近親的兩重性體現,他們因血緣而天然對王朝本身具有相較外人更高的忠誠,而對皇位的繼承權力也隨時可能成為動亂的根源。所以歷代的宗室政策在信重與防范之間做著來來回回的肯定與否定。

3.唐中后期藩鎮割據。這是一種與西漢諸侯王國不同的一種割據形式,其起源是唐廷舉措失當,致使叛軍回流河北,除惡不盡。只能默認其壟斷地方權力,割據一方,而對應的唐朝為了應對也增設了大量中原防遏型,東南財源型,邊疆防御型藩鎮。但唐朝大多數時候,大多數藩鎮是不割據的,在黃巢起事之后,唐朝中央權力崩潰,各地藩鎮徹底失去制約,天下大亂。

ADVERTISEMENT

這一現象的根本是地方軍人集團對朝廷權威與權力的侵蝕而不是節度使本人的意愿想法(被殺被逐被逼著造反的太多了)。換人,拆散這樣的常規手段一直不斷但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經五代到宋朝最終以極度重文輕武,極度中央集權的手段徹底解決后,確實天下太平,可軍事能力也萎了。

基本情況都不同,推恩令是沒有使用條件的。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03/13
難在四代的量變積累。首先,要有劉邦,先拔掉經驗老道,有功業聲望,能征善戰的強大異姓王,然后分封六個黃口小兒做諸侯王。然后,要有一個呂后,雖然沒做什麼驚天地的大事,但有能力和意愿弄死那麼多龍子龍孫的黃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03/13
法國為了打擊舊貴族的權力,出過一個損招,可以說是近現代版推恩令。在過去,貴族的頭銜神圣不容侵犯,普通人,哪怕是在政界有影響力的非貴族,都是不能冒認為貴族后嗣的;此外,貴族頭銜嚴格依據繼承法一般由長嗣繼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4/03/13
漢武帝的推恩令,一直被稱為歷史上四大無解陽謀中的巔峰。要麼接受推恩令,眼睜睜地被持續削弱,要麼被揭發檢舉,整個家族完蛋。諸侯王們只能有一個選擇。---------推恩令是漢武帝劉徹在西元前 127 年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03/13
這里解釋一下,畢竟我當時就是隨便一發,結果現在點贊快tm兩千了。能不能打主要是決定了中央的話語權,畢竟沒有話語權的中央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4/03/13
沒啥無解的,漢武帝之后,你看哪個朝代、哪個皇帝還成功使用過推恩令來削藩的?要真是無解陽謀,為啥漢獻帝不用來對付董卓、曹操?把曹操的兒子、孫子、宗族兄弟都封王封侯,曹操的力量就會垮台?漢獻帝是傀儡不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03/13
推恩令實際上是有解的。推恩令不是命令所有王爺們把家產平分給所有兒子嗎?所以,答案是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只生一個好。不過,那時候的王爺們就是不愿意思考這個少生孩子多種樹的道理,這太「難為」他們了。有的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4/03/13
推恩令頒布之前是什麼形式,就是諸侯死后,他的嫡長子或者說是繼承人自己把家業給繼承下來,這樣他的勢力并不會減少。推恩令頒布之后,諸侯有三個兒子,那麼就由這三個兒子一起繼承封地。我想了好久,如果我是諸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03/13
難在前期準備工作。從異姓王覆滅,到諸呂之亂,劉姓諸侯的七國之亂等等一連串足以動搖國本的叛亂……人家全部漂漂亮亮的鎮壓了。中央集權越發穩固,國力還一直持續上升。有本事造反的幾個王爺早都反了然后被殺了。腦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03/13
不要總是看著宮斗劇來設想策略,稍微讀點正經歷史。理想模型下,遍地小諸侯,相互獨立又勢單力薄,結果就是任何一場大型民變都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03/13
漢史有個過濾器,漢文帝前元三年之后的齊國是不是大國。要是他說是,就不必討論了。推恩令難就難在漢文帝把73縣的齊國分成了7王國,平均每個10個縣多一點,跟個郡守差不多。漢文帝還把40多縣的淮南國分成了3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03/13
在理解一個歷史事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將事件還原到其所處的歷史環境中。在我看來,過于關注推恩令本身有多麼精妙可能意義不大,更為重要的是理解推恩令產生的背景以及漢初政治格局的演變過程。如果推恩令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03/13
推恩令最毒的地方,在于「允許」。先說之前的不太成功的晁錯削蕃,且看晁錯那《削藩策》,寫的那叫一個義正言辭、慷慨激昂。諸侯王們沒在長安,但也能想象出義憤填膺晁大夫,在朝廷上怒罵諸侯王全是敗類人渣。且晁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03/13
把人性玩到了極致。關于推恩令,現在流行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是「神化論」,認為推恩令是中國歷史上最高明的中央集權政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03/13
難在實力上!有實力,你自然可以把推恩令玩的很溜。沒有實力,你敢肆無忌憚的玩推恩令(認為這是無解的陽謀),那就是你想找抽了。有一個皇帝,想削奪軍方大佬的兵權。有人就建議他玩推恩令。說得具體點,你感覺某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03/13
難在打不過他。陽謀并不是無解的。解決陽謀的常用方法就是掀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03/13
推恩令只在知乎和抖音上是無解陽謀罷了。推恩令近兩年真的被吹得太狠了,以前都還沒這麼夸張,現在已經以訛傳訛到了近乎扭曲的地步,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推恩令實頒布時皇帝力量不成熟,中央式微,推恩令基本得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03/13
沒有無解的陽謀,只有暫時的終局。博弈是陽謀。博弈的終局是納什均衡。推恩令之所以無解,就是因為它制造了一種納什均衡。漢武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03/13
強在明面上誰都干不過中央如果地方藩王實力強于中央,漢武帝發布推恩令地方藩王「劉徹小兒,他有幾個師?」然后發展為.....「今上聰慧,出此旨意必有奸佞蒙蔽,諸將士隨我清君側以正朝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03/13
難在實力。這個所謂的陽謀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它的關鍵之處在于漢朝中央政府絕對的實力。就比如現在我要和思聰少爺搶網紅,他金彈四射,我就躺下了。實力差距太大,他說什麼都是對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說穿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03/13
解法有,像明成祖那樣造反,干掉皇帝自己就是皇帝問題是之前已經有七個諸侯王這麼做過,然后失敗了,菜是原罪,何況接下來又是武帝朝,于是剩下的諸侯也只能任其宰割。淮南王劉安想造反,糾結半天結果還沒開始就敗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