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為何段譽更愛王語嫣而不是木婉清,你看她們的歷史原型是誰
2024/06/14

武俠故事中讓人「最爽」同時也「最不爽」的設定,莫過于主角的桃花運,畢竟讀者是以他們的視角去體驗劇情,奈何讀者卻只能看著他們享受,那種感覺就好似「害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開路虎」一般。

那些主角需要考慮的往往不是能不能遇上真愛,而是在眾多佳人中選擇一位相伴,當然,也有例外,段譽後來就娶了多位女子為妻,不過說來奇怪,在他心中,最愛的始終是那「神仙姐姐」王語嫣。

所以那貌美體香的木婉清到底比王語嫣差在哪?難道真是得不到的反而更吸引人?

一、聞香識愛人

木婉清的人設其實是十分出彩的,與絕大多數武俠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樣,她也有角色容顏,只是在出眾的容貌之外,她渾身還散發著體香。

(木婉清劇照)

比如這段譽遇上她時,書中提到:「只覺自己后頸靠在一人身上,鼻中聞到陣陣幽香,正是那黑衣女郎身上的香氣。」

又如這段:「段譽道:‘事出無奈,不敢褻瀆姑娘,姑娘身上好香,我倘成了‘臭小子’,豈不大煞風景?’」

段譽著實沉不住氣,心中的想法都直接說了出來,這言語看似是贊美,其實在旁人聽來,也可能是猥瑣至極。

再有這段:「只聞到木婉清身上發出陣陣幽香,適才試探出她鼻息之時,曾揭起她鼻子以下的面幕,當時懸念她生死,沒留神她嘴巴鼻子長得如何,這時卻不敢無端端的再去揭開她面幕瞧個清楚,回想起來,似乎她臉上肌膚白嫩,至少不會是她所說的那般‘滿臉大麻皮’。」

你看,段譽甚至還沒見過木婉清的臉,就已經被木婉清身上散發的香氣給迷得暈頭轉向了。

(段譽、鐘靈劇照)

而這種「聞香識愛人」的戲碼在金庸筆下可不止上演過一次,比如《神雕俠侶》中,楊過就憑借身上的體香征服了李莫愁。

你且看這段描述:「(楊過)自后撲上,攔腰抱住了李莫愁。這一抱是各家招數之所無,卻是他情急之下胡打蠻來。李莫愁一心要拿師妹,竟沒提防他去而復回,給他雙手牢牢抱住了腰,一時竟掙扎不脫。她雖出手殘暴,任性橫行,不為習俗所羈,但守身如玉,在江湖上闖蕩多年……陡然間被楊過牢牢抱住,不禁心蕩。當年楊過尚在童年,李莫愁曾給他抱住,也已感心神蕩漾,此時楊過年紀大了,李莫愁但覺一股男子熱氣從背脊傳到心里,蕩心動魄,不由得全身酸軟,滿臉通紅,手臂上登時沒了力氣。

可見男女之間確實是會被一些莫名的氣味吸引,繼而愛上對方。

所以段譽應該會對木婉清死心塌地才是,可當王語嫣出現之后,他就移情別戀了。

二、段譽的選擇

段譽在瑯嬛福地見了那尊「神仙姐姐」的玉像之后便愛上了那玉像的容貌,這也為他之后愛上王語嫣埋下了伏筆,畢竟那女子的容貌與神仙姐姐幾乎一模一樣。

那也合情合理,畢竟書中明確提到過,王語嫣和王夫人長得一樣,而王夫人又是李秋水的女兒,那神仙姐姐是李秋水的妹妹,等于說她們這一家子幾乎用的都是用一張臉。

但這容貌真的有那麼讓人驚艷嗎?似乎也沒有。

從書中的描述來看,王語嫣的容貌并不比木婉清出彩:「一聲嘆息便如魔咒一般勾了段譽之魂,及見其背影,只覺煙霞籠罩,恍入仙境。苗條的身形,披肩的長發,折射的卻是一種純潔而神圣的氛圍,一抹精神的濃郁香氣。」

(段譽、王語嫣劇照)

若再結合王語嫣的為人,那她就更是不如木婉清了,固然木婉清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但她好歹有自己的原則,而王語嫣則沒有。

當初王語嫣與段譽一同在一家農戶家中避難時,那對夫妻因為藏匿他們而被殺,段譽還算有點兒良心,有心安葬了他們,而王語嫣又是怎麼做的?

書中只道:「段譽指著滿地尸首,說道:‘總得將他們妥為安葬才是,須當查知各人的姓名,在每人墳上立塊墓碑,日后他們家人要來找尋尸骨,遷回故土,也好有個憑依。’王語嫣咯的一笑,說道:‘好吧,你留在這里給他們料理喪事。大殮、出殯、發訃、開吊、讀祭文、做挽聯、作法事、放焰口,好像還有什麼頭七、二七什麼的,等七七四十九日之后,你再一一去通知他們家屬,前來遷葬。’」

(段譽、木婉清劇照)

仿佛在她看來,段譽的做法很愚蠢,人家為她付出了生命,她還能笑出聲來,這女子也就空有一副好皮囊了。

可為何即便如此,她在段譽心中的地位還是要高于木婉清一些?

答案或許很簡單,就因為這幾個角色都是有歷史原型的。

三、歷史原型

金庸在新修版末尾就加上了這麼一段設定:「據大理國史籍記載:大理(史稱‘后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號‘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號,其后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于其子段正興。」

段譽的原型就是段和譽,也稱段正嚴,而歷史上真實的他就娶了穆貴妃、鐘賢妃與王德妃,其中那「穆貴妃」的姓氏與木婉清雖不同,卻是同音,金庸如此安排,無疑是讓這幾個角色與木婉清、鐘靈、王語嫣一一對應,而段譽最寵愛的,無疑是那王德妃。

(段譽、木婉清、鐘靈劇照)

因為後來的大理第十七位皇帝段正興就將自己的母親追封為皇太后。

所以結合他們的歷史原型來看,段譽的選擇是合情合理的,就好比郭靖注定守不住襄陽,殺不了忽必烈,不過是因為金庸不會為了虛構的劇情去改寫歷史罷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