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韓信被殺后,蕭何看著他的尸體,冷冷地說了4個字,至今被人吐槽
2024/06/04

前言

在歷史的長河中,韓信作為一位杰出的將軍,卻在遭受殘酷命運的打壓后,最終不得善終。而當他的尸體躺在那里,蕭何竟然說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四個字,至今仍然引發人們的吐槽。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幕,讓人在對韓信的悲壯離世中,看到了蕭何那令人匪夷所思的反應?

楚漢相爭,劉邦迎來異姓英豪

公元前209年,西楚霸王項羽分封天下諸侯,其中最大的受封者便是他的心腹大將韓信。當時的韓信已經從一個落魄公子,成長為項羽麾下的奇才猛將。他在擊潰秦軍的淮南之戰中建立了先功,項羽便封他為楚國上柱國,賜予他「信」字。

然而好景不長,劉邦趁項羽東歸之機起兵關中,楚漢之間爆發了長達四年的激烈爭奪。這場歷史性的爭奪最終以劉邦獲取天下而告終。為此,劉邦迎來了一批異姓英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韓信和彭越。

兩人都是項羽麾下的猛將,本不該倒戈相向。然而正因為兩人在項羽手下也沒能受到應有的重用,才轉投了劉邦麾下。尤其是韓信,他性格高傲,早就與項羽之間產生了隔閡。劉邦得知此事后欣然接納,甚至封韓信為楚王,一時間兩人結下了深厚的交情。

韓信出走一事,堪稱是劉邦運氣之大。要知道,此前韓信就是擊潰張耳數十萬大軍的兇手。沒有他的助力,劉邦組建起強大的軍力想必也會十分艱辛。

劉邦清洗異姓王,韓信引火燒身

然而好景不長,劉邦終于在前206年擊敗項羽,一統天下。此后他便著手清除異姓王勢力,以加強中央集權。前209年,劉邦先是將韓信從楚王降為淮陰侯,大大削減了他的勢力。

三年后,在呂后的設計下,以謀反的名義將韓信騙入皇宮,最終斬殺。當時立于韓信尸體之前的蕭何,說出了那著名的四字箴言「豈非天哉」。通過這四個字,我們似乎可以更深入地解讀這場悲劇的內在邏輯。

豈非天哉:人性的泯滅還是命運的嘲弄?

「豈非天哉」,這四個字包含的意味十分微妙。它既可以理解為天意如此,人力難回;也可以理解為造成今日下場,韓信咎由自取。

前者將結果歸咎于命運,后者則將責任歸結為韓信性格中的傲慢與目空一切。那麼,我們到底應如何理解這四字中的暗示意味?這一系列事件中,劉邦、呂后、蕭何等人的所作所為又是否合理?這其中又蘊含了怎樣的人性思考?或許從韓信自身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值得思考的啟示。

韓信:驕傲之才必有敗落之

根據《史記》的記載,韓信是一個十分驕傲自大的人。他出身名門卻淪落街頭,卻仍我行我素、目空一切。他甚至寧愿忍受胯下之辱,也不肯低頭謀生。這樣傲慢的個性,使他無法與項羽相處。后者寧可重用章邯這樣的宿將,也不愿將真正的兵權交給韓信。這才促使韓信選擇投奔劉邦一方。

而在劉邦手下,韓信的才能也得以充分施展。在隨后的楚漢戰爭中,正是他一系列精妙絕倫的運籌帷幄,使劉邦得以在無數次危機中化險為夷,最終戰勝項羽。

然而,正如漢高祖劉邦所預見的那樣,像韓信這樣驕傲之才的人,往往也難免招來敗落。他們視天下英雄于無物,難以心服大義;他們只知驕人之而不知惜人之。這恰是韓信失敗的根本原因。

曾幾何時,劉邦視韓信如心腹,封他為楚王,但是終究也難抑心中忌憚。他明白諸如韓信、彭越這樣的人物,并不會忠于一個 朝廷。哪怕韓信今日不造反,他的兒子也難保不生異心。

所以,劉邦選擇鏟除異姓王,這在邏輯上并無不妥。君王之間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感情,政治利益高于一切。就此而言,劉邦的所作所為并無太大過錯,他不過是本能地維護一個君主應有的權力與位置。

韓信之死,一個必然的收場

換個角度,我們或許應該責備的不是劉邦,而是韓信自己。他明明深諳權謀,卻在人生的最后還是敗給了自己的驕傲。他不該違背與劉邦的原初約定,大肆擴張自己的勢力;他更不該在明知深淵前方還要向前一步。他早該放下驕傲,謹小慎微地保全性命。然則一切都太。

當他在朝堂之上被宦官五花大綁時,心中想必已經明白了這一切的必然性。他所謂的「知遇之恩」,在皇權的面前不過一場幻影。

所以,當蕭何說出「豈非天哉」時,韓信心中恐怕已經沒有了太多怨憎。因為此時此刻,他終于在命運的嘲弄前低下了驕傲的頭顱,接受了那早已注定的結局。

這就是韓信的悲劇,也是他最終的噩夢。但我們又能否就此下定論,將他的命運簡單歸結為咎由自取呢?

蕭何:站在歷史洪流中的渺小

看待問題或許還有另一種角度。我們不禁要問,這場悲劇中另一個關鍵人物蕭何又有怎樣的心路歷程?他在朝堂之頂,見證了漢代偉業的筑起,這其中是否也潛藏了對人性的一番思考?

追溯到更早的時候,蕭何不過是一介小吏,是作為劉邦密友的平凡之輩。當初在沛縣起兵時,他遠不像后人以為的那般英明神武。事實上,在當時他甚至沒有親自參與,只不過是要人脅從而成為了這個團體的一部分。

但是歷史的洪流并不因個人的小聰明而停滯。當劉邦的聲勢日漸擴大,蕭何也逐步成長為心腹之臣。可謂一個機緣巧合之下的飛黃騰達。

當韓信死在他面前之時,他心中恐怕也并非毫無悲情。因為正是他挽留住韓信,將他推薦給劉邦,才有了日后的種種。他明白劉邦需要鏟除異姓王的政治需要,但是這對人性的踐踏,又豈會毫無憐憫?

所以,「豈非天哉」這四字中,或許真的包含了他對命運的嘆惋。它是他站在歷史洪流中的一聲感慨,意味著個人在大勢面前是多麼渺小和無力。

我們都被卷入了歷史的漩渦,成了那無情命運的玩物。他能立于此,韓信能淪于斯,都不過是這命運的安排。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我們都可能同樣被無情所害。

結語:歷史的必然與個人的無力

那麼最后,我們還是要承認,歷史大勢下個人的渺小嗎?韓信之死,難道真是命運的必然嗎?這恐怕也太過悲觀。歷史并非完全無情,它也會為真正意氣風發的人停留腳步。

漢朝最終還是在劉邦一手創建的基業上站穩了腳跟。而我們也終究難逃一個事實:正是有了韓信、彭越、英布這樣的天之驕子,劉邦才得以在和項羽短兵相接的劣勢下逆轉乾坤、擊敗西楚國。沒有他們的功勛,就沒有今日的漢朝偉業。

所以說,歷史的車輪雖然無情,但終究也會在嶄新之物面前停滯。它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得失而改變軌跡,但是它會因那些真正意氣風發之人的作為而轉向。

這就是我們需要紀念的:對韓信這樣的人來說,獲勝永恒的還是他們那意氣風發、驚才絕艷的一生。而失敗,則永遠只屬于那些站在命運洪流中,卻只會發出無力感嘆的小人物。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