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史上因太狂而死的四大戰神,其中一位千古第一戰神,一生從未戰敗
2024/06/21

前言

放眼華夏整個古代史,每個時代都有非常厲害的戰神。

中國歷史上曾有這樣四位戰神,他們雖然戰功赫赫深得大家稱贊,但非常奇怪的是,他們都比較狂傲,以至于最后都沒能得到善終。

這四人都是誰呢?他們最后又是什麼結局?

「西楚霸王」項羽

第一位就是戰國時期楚國名將項燕的后人項羽,提起他滿是遺憾啊,而且最可惜的是虞姬最后還跟他去了。

項羽或許是因為出身貴族的原因,從小他的骨子里好像就有一股傲氣,也就是自大瞧不起人。

項羽從小是跟自己的叔父項梁長大的。為了讓自己這個大侄子有出息,項梁親自輔導他學習知識。

看了幾天書后項羽就沒心情了,所以沒多久學業就荒廢了。

既然大侄子不想讀書,那就讓他學武吧,于是項羽開始練習劍法。

剛開始項羽還挺愿意,但是沒過幾天又開始調皮搗蛋不好好學了,項梁見狀也是非常生氣。

項羽見狀則極力狡辯道:「我看書本頂多只是記住個人名地名什麼的,練習劍術也就只能揍一個人,要是有能迎戰上萬名敵人的法子就好了。」

既然乖侄子都這麼說了,項梁就給他找來了許多兵書。項羽見狀剛開始非常高興,學得也非常認真。

不過項羽學得一點也不深刻,只是懂個大概皮毛而已,這為他最后的結局埋下了隱患。

自從陳勝吳廣起義后,項梁他們也加入了進來。

項梁死后項羽成功掌握了大權,在叔父的努力下,當時他的手下還是有不少能人的,除了一直留在他身邊的范增,還有韓信、陳平等人。

當時韓信也是盡心盡力,他經常給項羽出謀劃策,但是人家理都不帶理的。

人家項羽可是貴族出身,怎麼可能會聽韓信一個之前連飯都吃不起的人呢。

韓信在項羽手下郁郁不得志,不久他選擇離職,然后扭頭去找劉邦了,最后韓信親手打敗項羽證明了自己。

項羽狂傲,他那時候也的確有狂的資本。

當時眾多起義軍中,可以說屬項羽的實力最為強大了,他手下的將領們也都挺勇猛的。

不過項羽這個人比較重武輕文,像他賬下的頂級謀士范增都不重用,這就注定最后他不會成功。

反觀人家劉邦這邊,文臣武將的配置都很豪華,營養均衡才能健康成長嘛。

由于項羽一直不聽勸,最后他們被漢軍團團包圍了,已經到了生與死的關鍵時刻。

但這時的項羽為了臉面選擇赴死,或許是他感覺到了自己的高傲,所以厚著臉皮回去干嘛,還不如和愛人一起赴死呢。

「殺神」白起

第二位就是來自大秦帝國的白起,這可是非常厲害的一位將領,而且后人將其列為了「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相對于「戰國四大名將」中的其他三位,白起首先殲敵數要比他們多,其次他用的戰術也是非常先進。

白起那時候的作戰思路與後來的解放軍有點像,每次交戰他不要求能攻下多少敵人的城池,只要能殲滅更多敵人的有生力量就行。

這就是白起殲敵數多的一個原因。城池也不能說沒用,但隨著敵人數量越來越少,那他們守城的意義也就越來越小。

所以白起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在野外打殲滅戰,只要交戰,秦軍必定會死死咬住敵人。

如果敵人戰不過要逃,白起必定會指揮軍隊猛追不舍,所以那時候你要是和白起交戰,你就會感覺到,你的對手好像就是一只餓虎,甩都甩不掉。

白起親自指揮過的一場著名戰役就是長平之戰了。雖然40萬的數字有點過于夸張,不過十萬之眾應該是有的。

除了這場戰役,其他戰役殲敵數也不少,比如在伊闕之戰中共殲滅了將近二十五萬人,白起一生共殲滅了將近170萬敵國軍隊。

戰績雖然非常輝煌,但白起因為軍功卓著而招來了相邦范雎的嫉妒。對于這種只知道在家里待著的人,白起自然是看不上他,于是兩人就有了矛盾。

由于矛盾越來越深,范雎就經常在秦王耳邊說他的壞話。

秦昭襄王剛開始對白起還是非常信任的,畢竟人家打架很厲害。但由于他沒有聽白起的意見,這就讓白起感到非常不爽,于是他直接開始裝病了。

剛開始秦昭襄王沒有說什麼,但時間一長就對他越來越不滿意了。

這時候范雎也是成功看到了機會,他在秦昭襄王身邊說的話越來越離譜了,最后秦王就把白起趕走了,順帶著還送了他一把劍。

這把劍的意思就是你自刎吧,我就不親自動手了。

看著秦王這麼無情,白起最終自盡了,一代「殺神」就這樣隕落了。

「翔漢天神」關羽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他不僅是蜀漢「五虎上將」之首,同為蜀漢政權武將中最頂尖的存在。

因為貢獻實在是太突出了,所以各個宗教就給他起了一系列尊號,比如儒家是「文衡帝君」,道教是「翔漢天神」。

雖然說出身并不咋地,但人家關羽一直是非常自信。面對「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顏良,他直接將其斬于馬下。

面對曹魏大將軍曹仁的進攻,關羽直接一招「天降神水」打得曹軍苦不堪言。

集勇武和智慧于一身,這就是關羽。

能力的確非常不錯,但關羽好多時候都瞧不起別人,比如「五虎將」中的馬超和黃忠就是其中之一。

剛開始最早追隨劉備的,就是關張趙三兄弟,所以關羽對趙云還是看得非常親的,最主要的是人家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對劉備非常忠誠。

當馬超剛剛來到蜀漢這邊后,劉備十分重視他,就給他封了一系列官職和爵位,這就讓關羽非常不滿了:「他究竟有什麼實力?」

于是關羽揚言要和馬超單挑,地點就在成都,火藥味十足。

劉備和馬超聽后瞬間慌了,對于馬超來說就是騎虎難下,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打的話,馬超贏也不是輸也不是。不打的話,好像瞧不起人家關羽似的,所以馬超只好在蜀漢夾起尾巴來做人。

最后在諸葛亮的調解下,關羽才沒有進一步將事情鬧大。

然后就是黃忠,在《三國演義》中,當關羽得知黃忠也是五虎上將時,他說道:「這人究竟有什麼實力能和我們四個并列?」

當然五虎上將應該是作者羅貫中虛構出來的,真實情況關羽是這麼說的:「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在關羽看來自己就是英雄,黃忠就是一個老廢人,他不配和自己相提并論。

對待自己人都瞧不起,對待敵人關羽大多時候也是這樣。比如面對孫權的提親,關羽說:「你的笨蛋兒子能配上我的寶貝女兒?」

由此孫權對關羽非常不滿,關羽也因此最終喪了命。

「兵仙」韓信

最后一位就是西漢開國大功臣韓信,他最終能有如此成就,可是多虧了蕭何啊。

韓信剛開始是在項羽手下當官,一直出謀劃策的他未得到重用,于是他就來到了劉邦手下,豈料劉邦也挺高傲。

就因為與蕭何討論了一些戰術要領,蕭何瞬間覺得韓信就是軍事大才,于是在他的再三請求下,劉邦直接封韓信做了大將軍。

那時候韓信就是一個管軍糧的小官,居然瞬間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也是奇跡。

韓信沒有辜負劉邦的期望,他直接帶領漢軍攻下了大部分城池,而且最后還把項羽給滅了。

或許正是因為軍功越來越多,韓信也是逐漸飄起來了,瞧不起別的大臣吧,居然連劉邦都快不放到眼里了。

有一次韓信從樊噲家出來后,他非常趾高氣昂地說道:「我韓信居然混到了和樊噲這種人是一伙的地步。」

我們都知道韓信是淮陰侯,雖然同為侯,但人家韓信根本瞧不起其他侯,甚至覺得跟他們在一起都是一種恥辱。

除此之外,韓信還讓劉邦自取其辱。

那天劉邦問韓信:「愛卿啊,你覺得我適合帶多少兵馬?」

韓信聽后不以為然地說道:「最多也就十萬吧。」

隨后劉邦又問道:「那你自己適合多少呢?」

「我啊,我當然是越多越好了。」韓信的意思其實就在說,我可比你強太多了。

之前劉邦被敵人圍困的時候,他趕緊向韓信發出了求救。

韓信見狀不僅沒有支援,反而對劉邦說:「我想當幾天齊王,你可以答應我嗎?」

劉邦見狀也是氣得肺都快炸了,他現在處于危險之中,韓信不是趕緊來支援,反而是索要賞賜。

劉邦最后雖然同意了讓韓信當齊王,不過韓信最后也沒有來救援劉邦。

當然後來劉邦也沒有說什麼,畢竟天下未定還不是翻臉的時候。

當項羽的勢力徹底被處理完后,劉邦直接來到韓信軍營中收了他的兵權,非常果斷干脆,由此可以看出劉邦的不滿。

以上就是四位非常狂的華夏戰神,他們的確比較狂,但是最起碼有資本,但后果就是誰也沒有得到善終。

所以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小心駛得萬年船。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