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在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去世,終年五十四歲。徐霞客在世之時,就已聲名遠揚,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去世后僅僅4年,在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徐家二十多人慘遭滅門,這件「徐家滅門案」震驚江浙。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件滅門案的兇手,竟是徐家自家的奴仆們,徐家對待下人并不苛刻,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平日里恭順的奴仆,悍然對主家提起屠刀,還滅人滿門呢?
徐霞客出身于江陰徐氏,江陰徐氏在有明一代擁地十多萬畝,年收入超十萬兩白銀。徐霞客跋涉半生,披肝瀝血寫下的260多萬字的游記,卻很遺憾的沒有完整流傳下來,現存的《徐霞客游記》只有60余萬字,其他多達200萬字的文稿,就毀于這場滅門案之中。
這場禍難,讓徐家幾乎全軍覆沒,長子徐屺、侄子徐亮工一家5口、徐亮采一家16口全部身死。殺了人之后,造反的奴仆們還放火將徐家祖宅燒成灰燼,徐家大多數家眷葬身火海,尸骨無存。
這場劫難中,徐霞客長子徐屺的兩個小兒子徐建極和徐建樞幸免于難,徐亮工的小兒子徐汝聰、徐亮采的兒子徐升也得以逃脫。
徐家遭受的奴變劫難,并不是個例,明末清初的亂世中,江南諸多富家大戶,不斷發生了家內奴仆、佃戶的造反大暴動,這在歷史上被稱為「江南奴變」或「明季奴變」。
明朝中后期,特別是開放海禁后,江南地區日漸繁華,富戶越來越多。另一個方面,由于朝廷稅賦越來越重,很多農民失地,手工業者破產,社會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為了生活這些失地農民和破產手工業者不得不賣身為奴,到了明朝后期,江南富戶養奴行為已經蔚然成風。
明清政權更迭之際,江南一片兵荒馬亂,奴仆們便乘機而起,「以鼎革故,奴例何得如初?」造反的奴仆們「持戈索契」,這里面的大部分人,最開始的目的其實只是為了要回自己的賣身契,恢復到正常自由人的身份。但一片混亂的場景下,還是發生了不少「燒殺立盡」的事情。
而令人難評的是,在士紳們協力抗清的時候,卻慘遭后院失火,家里的奴仆紛紛造反,一時之間「救死不暇」。從造反奴仆們的角度看,中國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思想已經刻進了血液里,誰都不想做奴隸,找著機會就會反抗,更別說世代做奴隸,那是寧死也不會做的事情。而從當時角度看,神州淪喪近半這個關鍵的時刻,抗清主力的家仆們卻好死不死地,拿自家主人們開刀了。這在很大程度上對當時江南一帶的抗清運動造成了負面影響,悠悠大明,這真是時也?運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