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曹幹:曹操60歲生下的小兒子,曹操一死,立刻改口叫曹丕為父親!
2024/07/22

曹操一生妻妾眾多,光是在史書上留下姓氏者便有15人。曹丞相戎馬半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親征,卻還能勤于耕耘,留下了諸多子女。

按《三國志》記載,曹操共有兒子25人,養子3人,還有可考據的女兒6人。

曹操的大兒子是于宛城戰死的曹昂,而其最后一個兒子,是小妾陳氏所生的曹幹,小名喚為曹良。

父親曹操的寵愛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幹呱呱墜地,其生母陳氏身份地位低微,在那個「子憑母貴」的年代,曹幹原本應當不受待見。

偏偏此時的曹操剛過60大壽,老來得子,自然高興;再加上這一年,曹操有如神助,僥幸攻下了張魯的漢中,內遷人口數萬戶,正是躊躇滿志之時。

所以,曹操視曹幹如「福星」一般,格外寵愛,曹幹出生當年就受封「高平亭侯」。

曹操在世時,對兒子們一共有2次大規模的封侯,一次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一次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而且多是待其長成后才予以封侯。

像曹幹這般剛出生就單獨獲得爵位者,的確是僅此一份。

當然,建安二十二年的那次大規模封侯,2周歲的曹幹也有份。曹操先是徙封曹幹為「賴亭侯」,同年又徙封為「弘農侯」。由亭侯升爵為鄉侯,這封地一次比一次大。

次年,曹幹的生母陳氏病逝,此時曹幹不過3周歲,曹操不放心,特地讓身份尊貴且沒有子嗣的王昭儀撫養。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陽,臨終前交待了自己的喪葬事宜及妻妾安排。

曹操托孤

他將愛子曹幹托付給世子曹丕:「幹兒3歲就失去了母親,現在5歲又即將失去父親。所謂長兄如父,只能辛苦你多加照看了!」

【《魏略》:幹一名良。良本陳妾子,良生而陳氏死,太祖令王夫人養之。良年五歲而太祖疾困,遺令語太子曰:「此兒三歲亡母,五歲失父,以累汝也。】

曹操那麼多兒子,他沒有吩咐曹丕要優待誰,唯獨只交待了曹幹,曹丕自然不敢怠慢。曹丕在繼位及稱帝后,對曹幹的待遇遠超其他兄弟。

兄長曹丕的寵愛

然而,每當曹丕抽空去探望曹幹時,「憨厚」的曹幹卻一改常態地稱呼曹丕為「阿翁」(古代對父親的稱呼)。曹丕則為曹幹年幼失孤而哭泣,并不厭其煩地予以訂正:「我是你的兄長,不是你父親!」

乍一看,是一幅兄友弟恭的畫面,與前面曹操的臨終托孤聯系在一起,總會賺人淚下。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曹操去世前,曹幹對曹丕尚能呼以兄長,偏偏是在曹操去世后,才多次對曹丕呼以父親,而且是屢教不改。

古人早熟,此時的曹幹業已5、6歲,即便曹操經常出征在外,曹幹也不可能分不清60多歲的曹操與30多歲曹丕!

如此一來曹幹的怪異舉動,只有2種可能:一是曹丕當真是曹幹的生父;二是曹幹自愿或受人教導,有意為之。

先看第1種可能:曹丕為曹幹的生父。

曹幹出生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而曹丕于公元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才被立為魏王太子,在此之前,曹丕正處在與曹植爭奪世子之位的關鍵時刻。心思深沉的曹丕不會在這種時候犯下私通父妾的錯誤,曹操和卞夫人也不可能允許曹丕犯下這種錯誤。

即便曹丕有「賊心」,真的覬覦曹操的妻室,他也沒「賊膽」在曹操在世時行險。頂多在曹操頭七還沒過的時候,就將其后宮妾室納入自己房中(這事後來在曹丕臨終前被卞太后發現,卞太后因此大罵曹丕死有余辜,不肯出席曹丕的葬禮)。

如此看來,曹操的確是曹幹的生父,曹幹稱曹丕為「阿翁」應當是有意為之。

曹操的基因優秀,他老曹家的這些子孫后代可沒有省油的燈!

之前就有年紀輕輕便能刻舟稱象、設鏡舞雞、智救庫吏的「神童」曹沖,有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大才子」曹植,有能征善戰、威鎮塞外的「猛將」曹彰,再出一個心智早熟的曹幹也不足為奇。

才高八斗的曹植

當然,也有可能是曹幹的養母王昭儀所指導的。無論是曹幹自己還是王昭儀的主意,他倆的動機無非就是提醒曹丕為要忘了曹操的遺令、博取曹丕的寵信。

對曹幹而言,他希望自保,換取一個優渥的生存空間,不受猜忌,不被排擠;對王昭儀而言,她希望自己安度晚年、頤養天年,不被曹丕充入后宮,其養子曹幹能健康成長。

曹丕明白他倆的用意,也的確如其所愿。

一是曹操有明令在先,群臣皆知此事,曹丕不敢公然違背;二是曹幹年幼,比曹丕此時16歲的兒子曹叡還小得多,并不會構成威脅;三是曹幹出身低微,曹丕對一母同胞的曹彰、曹植刻薄寡恩,但對同父異母的兄弟則相當不錯;四是王昭儀在曹丕上位一事上立有大功

曹丕在爭奪太子之位時,除了自身克制隱忍外,還借助了不少外力,比如賈詡、桓階等重臣的力挺。

曹丕還買通了曹操的身邊的小妾、宮人,讓他們時不時在曹操面前吹耳邊風,尤其是王昭儀在此方面是出了大力氣的。

【《三國志·魏書二十》: 幹母有寵于太祖。及文帝為嗣,幹母有力。 】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即曹丕稱帝的次年,曹丕大肆分封諸位兄弟,將6歲曹幹徙封為「燕公」;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將諸位兄弟的公爵之位進封為王爵之位,7歲曹幹被改封為「河間王」;

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又換了各位兄弟的封地,9歲的曹幹改封為「樂城王」;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再一次更換封地,11歲的曹幹改封為「鉅鹿王」。

曹丕在位的7年間,不停地為兄弟們換封地,就是擔心諸侯王權勢過大,與當地官員勾結。曹幹雖然得寵,亦不能免于徙封。

但考慮到曹幹年幼,應當還未之國,曹丕的這一系列操作,對他并沒有什麼實際影響。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由兒子曹叡繼位。臨終前,曹丕依葫蘆畫瓢地下了一道遺詔給曹叡:善待曹幹!

侄子曹叡的寵愛

相對于曹丕與曹幹的「父子情深」,曹叡對賜死生母甄宓的曹丕可沒啥感情,有的只是滿滿的憎惡。

與父親不對付的曹叡

曹叡不出席曹丕的葬禮,還取消了曹丕之前所立的各種禁令,仿佛就是在與曹丕對著幹。偏偏曹丕的這條遺詔,曹叡沒有違背,一如既往地對曹幹禮遇有加。

【《三國志·魏書二十》: 文帝臨崩,有遺詔,是以明帝常加恩意。】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叡學著曹丕對各諸侯王來了次乾坤大挪移,給他們更換封地。17歲的曹幹這一次變成了「趙王」,算是一個不錯的封地。

青龍二年(公元234年),19歲的曹幹已然之國,卻在領地里不小心犯了「私通賓客」的重罪(曹纂、王喬等當地官員因過節齊聚曹幹家中慶賀),被監視諸侯王的官員們上奏曹叡。

之前,曹叡已通過這個罪名敲打了多名諸侯王,比如「中山王」曹袞被削減2縣750戶的封邑、「楚王」曹彪被削減3縣1500戶的封邑,其輔官趙宗、戴捷等皆因此被牽連。

但對于比自己小11歲的叔叔曹幹,曹叡只是低調地下旨讓他好好反省,竟是一點處罰也沒有。

曹叡在位13年時間,曹芳在位15年,曹髦在位6年,曹奐在位5年,他們4人均對曹幹屢加封賞,使得曹幹的封邑達到了5000戶,在曹氏宗親當中亦屬前列。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曹幹溘然長逝,享年46歲。4年后,司馬炎篡魏稱帝,建立晉朝。

總結

曹幹在父親曹操去世后,一反常態地稱兄長曹丕為父親,的確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曹幹這一輩子享盡了榮華富貴,經歷了父親曹操、兄長曹丕、侄子曹叡、侄孫曹芳、侄孫曹髦、侄子曹奐這6任曹魏君王。這6位君王都不曾虧待曹幹,讓他當了個無憂無慮的安樂王爺。

曹幹的壽命雖然不及曹操,但他卻見證了曹魏的建立,而不必見證其終止,享受了其繁榮,而不必眼見其覆滅,可謂是幸運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