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天賦,但,如果沒有那百分之一的天賦,付出的努力再多,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行走江湖,天賦很重要,總有一些天才,能在適當的時機下兌現天賦,就算沒有師傅教,也能無師自通、自學成才。
金庸筆下,有6位自學成才的高手,覺遠大師上榜,張三豐屈居第二,第一影響了后世數百年。
覺遠
6.覺遠大師
少林是享譽江湖的「人才培訓中心」,底蘊深厚、綜合實力強,藏經閣中收藏了類型眾多的「參考資料」,武學資源之豐富,遠非其他門派可比。
神雕末尾,第三次華山論劍時,籍籍無名地覺遠大師驚艷登場,無師自通的他,展現出的武學修為,讓楊過大為贊賞——
這人的輕功未必在龍兒和我之上,但手上拉了一少年,在這陡山峭壁之間居然健步如飛,內力之深厚,竟可和一燈大師、郭伯伯相匹敵。怎地江湖之上從未聽人說起有這樣一位人物?
楊過
因「玩忽職守」,丟失了4卷楞伽經,覺遠大師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但他在帶著腳鐐的狀態下,憑深厚的內功完勝何足道,為了保護小徒弟張君寶,他挑著大鐵桶逃離少林……
內力耗盡后,覺遠大師在彌留之際念誦九陽真經,張君寶、郭襄、無色禪師各自記憶了一部分,覺遠就此圓寂。
周伯通
5.周伯通
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力挫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奪得了「天下第一」的稱號。
王重陽過世前,鄭重地將九陰真經托付給師弟周伯通代為保管。
那個階段的周伯通,接不住歐陽鋒四十招,實戰能力跟四絕有明顯的差距。
在黃藥師的算計下,周伯通遺失了半部經書,并被強行扣留在桃花島15年。
滯留在桃花島期間,周伯通自創了72路空明拳與左右互搏術,無意中完成了「升級進化」,論武學修為,已不在東邪西毒之下——
黃藥師
我現下武功已是天下第一,還怕黃藥師?現下只等他來,我打他個落花流水……我武功仍遜他一籌,但既已練就了這套分身雙擊的功夫,以二敵一,天下沒人再勝得了我。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他們武功再強,能打得過兩個老頑童周伯通麼?
雖然周伯通的武功學自王重陽,但雙方是師兄弟關系,沒有師徒的名分,讓周伯通趕超五絕的武功,都是自創的,說他是自學成才,也沒什麼不妥。
張無忌
4.張無忌
張無忌是個父母雙亡的苦孩子,少年時挨了一招玄冥神掌,體內郁積了無法化解的寒毒,不定期的就會發作。
強如張三豐也無法清除徒孫體內的寒毒,只有學到完整版的九陽神功,才能自愈。
常遇春帶著張無忌去胡蝶谷求醫,醫仙胡青牛也治不好他。
居無定所的張無忌,受朱九真迷惑,差點帶著他們出海尋找謝遜,當發現了他們的陰謀后,張無忌縱身跳下懸崖,在替白猿實施「外科手術」時,找到了失傳近百年的九陽真經!
學成九陽神功后,張無忌在光明頂密道中發現了乾坤大挪移,在有限的時間內,將這門絕學練至第六層(理論上的滿級)。
有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兩項技能,張無忌在光明頂之戰中力挽狂瀾,勇挫六大派高手,繼任明教教主。
段譽
3.段譽
大理世子段譽天性不愛學武,但他在無量山邂逅了「愛豆」——神仙姐姐,硬生生磕了1000個響頭后,得到了逍遙派的鎮派絕學:凌波微步與北冥神功。
別看段譽只練了三十六分之一,但依靠北冥神功,前后吸收了27人的內力,具備了成為高手的先決條件。
在天龍寺內,段譽無師自通地練成了六脈神劍,雖然達不到「圓轉如意」的境界,卻也擁有了了越級挑戰任何高手的實力。
少室山一戰,六脈神劍劍氣縱橫,打得慕容復毫無還手之力,險些因敗給段譽而自盡。
西夏招親時,段譽在枯井里完整吸收了鳩摩智的內力,找到了晉級成為絕頂高手的最后一塊拼圖。
張三豐
2.張三豐
金庸筆下的張三豐「人氣」很高,很多讀者認為,他的武學修為不在一葦渡江的達摩之下。
通過《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的描寫,張三豐其實有師傅,為什麼說他是自學成才呢?原因很簡單,覺遠大師根本沒教過張三豐武功!
華山之巔上,覺遠大師親口解釋過:小徒姓張,名君寶。他自幼在藏經閣中助我灑掃曬書,雖稱我一聲師父,其實并未剃度,乃俗家弟子……
張三豐帶著張無忌拜訪少林時,也強調過自己不算少林弟子:貧道幼年之時,雖曾在少林寺服侍覺遠大師,但那是掃地烹茶的雜役,既沒有剃度,亦不拜師,說不上是少林寺弟子!
既然沒有師承,那張三豐當然是自學成才了。
武當派的絕學基本來自于張三豐的「原創」,拳法有太極拳,虎尾手(后被俞蓮舟改造成虎尾絕戶手),掌法有武當綿掌,輕功有梯云縱,劍法有神門十三劍、繞指柔劍……
看少林對張三豐的敬畏,說他是「天下無敵」也毫不為過——
張三豐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干干凈凈,世上再無一人。他的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流傳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而已……這老道百歲的修為,武功深不可測,舉世有誰是他敵手!
有如此威名,張三豐的實力只能以深不可測來形容了!
黃裳
1.黃裳
張三豐雖然沒師傅,但好歹是混「江湖圈」的,文官出身的黃裳則是徹頭徹尾的「圈外人」。
為了替宋徽宗編修道藏,黃裳校對了五千四百八十一卷道家典籍,居然無師自通地練就了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
在征繳明教的過程中,非江湖人物的黃裳,用江湖手段大殺四方,引起了明教高手的不滿。
受到大批高手圍攻的黃裳,身受重傷,隱居在深山里研究對手的招式,這一待就是40年——
黃裳將那數十名敵手的武功招數,一招一式全都記在心里,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破解,他要想通破解的方法,去殺了他們報仇。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終于每一個敵人所使過的古怪陰毒招數,他都想通了破解的法子。他十分高興,料想這些敵人就算再一擁而上,他獨個兒也對付得了……
黃裳將自己研究的武功命名為《九陰真經》,分成上下兩卷,又以梵文譯音編纂了總綱。
一部《九陰真經》,橫跨神雕、神雕、倚天3個時代,影響了后世數百年!
覺遠、周伯通、張無忌、段譽、張三豐、黃裳,都是無師自通、自學成才的「精英級」成功人士,通過他們可以看出,或許「天賦」對成功的影響,真的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