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208年,曹操判處孔融死刑,士兵上門逮捕孔融時,他的幼子說了一句話,成為著名歷史典故
2024/04/29

208年,曹操判處孔融死刑,士兵上門逮捕孔融時,他的兩個兒子正在下棋,不料,看父親被抓,他們卻不為所動!士兵好奇:都這時候了怎麼還沉得住氣?而幼子說了一句話,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

在三國時期,曹操憑借過人的軍事才能在那樣動蕩的年代里嶄露頭角,最終一統北方。

然而即使身居高位,曹操卻仍然難免遭受「挑釁」,其中就有孔融這位性格直率的「建安七子」之首。

孔融出身名門,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受家訓熏陶懂得寬厚待人,就連分梨子時也會主動讓著哥哥,體現出了高尚的品德修養。

然而在步入仕途后,孔融卻表現出了具有強硬個性的另一面。

他對上位者從不掩飾自己的觀點,無論是董卓還是曹操做出何種決策,只要有違道德或違背民意,孔融必然大加斥責。

比如有一次曹操頒布禁酒令時,本想減少民間釀酒來節省糧食供給軍隊,不料孔融竟公開挑戰這項政策,斥責曹操欲加于民的苛捐雜稅。

孔融還挖苦道:酒能亂世,就該禁酒,那昏庸的殷紂王因為色欲敗國,是否還要廢止婚姻?

這番嘲諷之詞一石激起千層浪,相當于當著天下人的面給了曹操一個耳光。

在曹操的統治下,孔融經常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批評曹操的政策。

有一次,曹操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試圖通過消滅異己來加強中央集權。

孔融對此行為表示強烈反對,他認為這樣做只會引起更大的動亂。

他的言論很快傳到了曹操耳中,曹操雖然對孔融的言論感到憤怒,但同時也對他有著深深的忌憚。

因為孔融不僅有著崇高的聲望,更有著深厚的民心支持,這使得曹操在處理孔融的問題上不得不慎之又慎。

尤其當曹操奪取甄氏時,他的勢力已達到頂峰,無人敢正面與之抗衡。

這時許多人畏懼他,紛紛向他表示臣服,然而在這場權力的游戲之中,并非所有人都甘于屈從權勢者的威壓。

在孔融眼中,曹操雖然地位顯赫但品德卻極為低下,特別是他在戰亂紛飛之際奪走一位已有夫君且子女尚小的女子,這一行為尤為令孔融反感。

因此孔融借此機會公然諷諫曹操,將他比作殷紂王,還反問歷史會不會重演?

此言論一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雖滿腔義憤的陳詞石破天驚,但也使得自己陷入了一個極其危險的局面。

孔融的話不僅讓曹操作為統治者顏面掃地,更直接觸犯了他的逆鱗。

但他考慮到孔融聲望卓著,若是此時痛下殺手則可能引發諸多不便,于是便暫時按捺住怒火假釋了孔融。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悲劇終于在一個不幸的日子降臨。

公元208年的建安十三年,一個流言蜚語正在發酵:有人宣稱孔融常常散布誹謗宮廷、毫無節制發表言論的消息。

于是曹操毅然決定動用國家機器將孔融徹底除掉,就這樣,孔融因 「謗訕朝廷」、「放言無度」的罪名被送上了斷頭台。

然而戲劇性的是,在那個悲慘的日子里,孔融的孩子們表現得異常冷靜鎮定。

在孔融即將被執行死刑的時候,他還懇請留給他一對年幼兒子的生命。

誰知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兩位天真爛漫的小孩看見了他們的親生父親就要死去的畫面之后,居然是淡定從容地坐下繼續擺弄手中的圍棋。

看到眼前的一切,執法人員感到極度困惑,難以理解這兩個孩子的平靜舉止背后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情感。

然后其中的一個孩子回答:「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這句話成了「破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歷史典故。

孩子們鎮定自若的情況傳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沒想到孔融的兩個兒子如此厲害。

如果孔融不是那麼愛煽動人心、口不擇言,像這樣出色的孩子,也許會被曹操提拔成為國家棟梁吧?

但孔融死后,恐怕這對聰明的孩子未來會對曹家王朝構成威脅,于是曹操還是狠下了心,派兵斬草除根,把孔融的兩個孩子也殘忍殺害了。

細讀歷史,孔融的一生堪稱一段傳奇,但同時也警示著我們:言論是否得當,言辭是否圓滑,直接決定了仕途的迂回與否。

縱然品德高尚,但行事過于銳利直白,未能審時度勢,就會像孔融那樣不得善終。

我們應該從中得到警醒,避免重蹈覆轍,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