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他是三國最低調大將:25歲追殺曹操,29歲追殺劉備,46歲追殺孫權
2024/07/2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臨江仙》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在華夏這個大餐桌上每個人都想分一杯羹,北方袁紹坐擁百萬大軍,荊州劉表占據九郡之勢,可最后卻是魏蜀吳三分天下,群雄一個個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究其原因,三國雖是群星閃耀的時代,但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無數能臣名將紛紛投入魏蜀吳三國之中,魏國的五子良將、蜀國的五虎上將、吳國的江表之虎臣,各個都是當時名將。

不過,在魏國之中有一將領他曾在25歲時便追殺曹操、29歲追殺劉備、46歲追殺孫權,但卻為人謙遜和善存在感低,此人便是張遼張文遠。

那麼,張遼此人戰功赫赫為何如此低調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他的故事。

猛虎出并州

作為魏國的名將,張遼的一生可以用顛沛奔波來形容。

張遼本是并州人,屬于漢朝的北方邊陲,在邊疆的老百姓常常受到胡人的侵擾,這導致張遼家鄉人人習武,出生在這里的張遼也是自小便有著一身好武藝。

雁門馬邑人也。

張遼年少時,曾跟隨雁門郡的士兵和匈奴一起對抗北方胡人,可當時的胡人戰力兇猛張遼等人屢敗屢戰。不過,年少的好勝心讓張遼始終不服輸,敗而再戰、戰而再敗......

長此以往,張遼在雁門郡的名聲漸漸打響,恰逢當時并州刺史張懿在對抗匈奴時兵敗被殺,新的并州刺史丁原走馬上任。

丁原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呂布的第一個義父,也就是在此時呂布和丁原兩個當世名將就這樣在并州邊塞相遇了。

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

很快張遼的武藝便被丁原所熟知,后者十分欣賞張遼,便讓其跟隨當世的漢朝大將軍何進去往河北征兵。後來,丁原被呂布所殺,何進也被宦官所殺,張遼只能跟隨呂布轉投了董卓。

董卓進京后開始獨掌大權,張遼也跟著升官加爵,可好巧不巧董卓也被呂布給殺了。董卓死后,隴西軍閥逐漸分崩離析,呂布單槍匹馬守不住京城,便帶著張遼向東奔逃。

一路逃到兗州后,呂布和張遼遇到了陳宮,三人在兗州起事。在這期間,張遼多次和曹操交鋒,打的曹操潰不成軍,最慘烈時曹操軍隊僅剩一萬人。

卓敗,以兵屬呂布,遷騎都尉。

這時的張遼僅僅25歲,他奉命上馬捉拿曹操,比當年馬超創造的「割須棄袍」還要震撼人心,差點就將曹操斬于馬下。

建安元年,呂布率領軍隊占據徐州自稱徐州牧,張遼則被任職為魯國國相。當時,呂布花費重金購買了一批軍馬,可這批軍馬在運送的途中被劉備給劫了。

呂布睚眥必報的性格,自然不可能善罷甘休,于是他派遣張遼和高順攻打劉備。這時的劉備既沒有兵、也沒有錢,身邊只有關羽和張飛兩員大將,怎麼可能是張遼等人的對手。

那一年29歲的張遼手持長槍,先后擊敗夏侯惇、劉備等人名震天下,更是追的劉備四處亂竄,若不是跑得快估計這時候就去見董卓了。

棄暗投明

張遼本想著自己和呂布、陳宮、高順三人,可以在這亂世之中闖出個名堂來,但奈何呂布除了武藝高強外,無論是人品還是智慧都是渣滓中的渣滓,這樣的人又怎麼能在亂世之中生存呢?

公元199年曹操派遣大軍水淹下邳,呂布閉城不出半月有余,導致城中百姓易子而食。呂布手下將領魏續等人實在看不過,在同年2月7日大開城門,呂布被曹操生擒于白門樓斬首。

此前張遼寧死不降,可呂布卻卑躬屈膝,他這樣的行為讓張遼非常看不起,最終呂布的尸骨被掛在城頭上了。

張遼知大勢已去,在關羽和魏續等人的勸說下,他才率領自己的部隊投降了曹操,自此征戰的一生便開始了。

太祖破呂布于下邳,遼將其眾降。

很快,張遼所面對的第一次大型戰役官渡之戰爆發了,袁紹糾結七十萬大軍,號稱大軍百萬攻打曹操,此役的首戰便是進攻白馬。

這時的張遼、關羽皆身處曹營之中,于是曹操便派遣二人救援白馬。來到白馬城前,看著袁紹軍隊中的顏良,兩人就感到頭疼,畢竟他在外邊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作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顏良,是袁紹到處和人炫耀的對象,不過既然已經來到白馬那就不能慫。張遼和關羽硬著頭皮上了,不知道是顏良沒睡醒,還是他本是武力就不高。

顏良的軍隊被兩人打的節節敗退,甚至最后顏良也被斬于馬下,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零陵邢道榮一樣,就這樣官渡戰爭的第一戰,以曹操的勝利而告終。

數有戰功。

後來,張遼還參與了官渡之戰的主戰場、東征烏桓等等,可以說是為曹操立下了不世之公。不過,真正讓張遼一戰成名的則是合肥之戰中,他以八百將士大破孫權十萬大軍的故事。

赤壁之戰后,孫劉聯盟取得勝利而曹操大敗而歸,當時周瑜率領大軍于荊州和曹軍作戰,孫權則帶領近十萬兵馬包圍合肥,企圖困死張遼奪取合肥。

俄而權率十萬眾圍合肥。

當時,張遼分析了戰場的形勢,曹操的大軍遠在千里之外根本不能及時救援,等到他的大軍到來估計合肥早就不在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于是已經49歲的張遼欽點八百敢死士向前迎敵,趁著吳軍不注意直接發起沖鋒。

憑著靈活的行兵軌跡,張遼騎著馬在戰場上橫沖直撞、左突右進,打的孫權士兵不敢望其項背,紛紛潰敗而逃。

隨后在孫權退軍過程中,張遼又準確判斷孫權路線,要不是不知道孫權的樣貌錯過了殺他的機會,當時便能活捉孫權、擊潰東吳。

此戰過后,孫吳不僅損兵折將,就連三軍的士氣、老百姓心里的那股勁也沒了,東吳民間還流傳開來一個成語「聞遼止啼」,即嬰孩聽到張遼的名字害怕的都停止了哭泣,足見此戰對東吳的影響有多大。

曹操得知合肥大勝的消息后,對張遼稱贊不已,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看重張遼,甚至將征東將軍這一要職給了他。

太祖大壯遼,拜征東將軍。

要知道,征東將軍一職不是在夏侯氏的手中,就是在曹氏的手里,而這兩個氏族皆是曹操的嫡親。

曹魏末年,征討將軍一職甚至連司馬懿都不敢插手,此職位穩固了曹魏政權幾十年,曹操肯把這個職位給張遼,足見對他的信任和肯定,其余四子良將在這個職位面前都不值一提。

功勞赫赫卻一生低調

總的來說,張遼此人一生戰功赫赫,但為人低調謙遜向來不會炫耀功績,其主要原因一是他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則是張遼在曹魏軍中的身份較為尷尬。

首先是性格方面,張遼本就是謙遜和善之人,雖說有著能止小兒夜啼的傳說,但那是對待敵人,在面對朋友時是非常的謙和的,否則關羽也不會和張遼結為摯友。

關羽的性格向來很驕傲,對待敵人自保家門從來不多說一句話、一個字,似乎對方根本就不配知道他的名字一樣,如此的性格在曹魏之中只有張遼和曹操能接受的了,兩人甚至還成為了兄弟。

其次便是身份問題,魏國雖說人才濟濟但大多都是文臣,武將方面則都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夏侯惇、夏侯淵兩兄弟是曹操的表兄弟,曹仁、曹洪等人又是曹操的同姓兄弟。

就連許褚、于禁、龐德這些將領,也都是很早就跟隨曹操的第一批將軍,只有張遼是在白門樓投降的,因他的出身背景并不是太好,所以五子良將中的地位排在最后。

張遼的身份背景并不允許其高調行事,一旦犯了重大的錯誤,曹操可不會像對待許褚那般善意的對待他。

從諸多的事情都可以看出,曹操雖然很欣賞張遼但也僅僅是欣賞而已,與他的關系并不像其它人那樣親近、親密,哪怕他是征東將軍也不例外。

正是這兩點原因,讓張遼一生都保持這低調的態度,在三國中屬于「實力高但名望低」的存在。不過,雖然被人所輕視,但只要熟知的人都知道張遼此人乃并州之猛虎也。

如何來評價張遼的地位呢?或許這麼說最合適:張遼之于曹魏,如同馬超之于蜀劉備,劉備也很重視馬超,但也僅僅是重視他的作用而已。

當然,在曹魏雖說身份尷尬作用卻是實打實的。一生之中大大小小戰役未嘗敗績,最終老死在床榻之上,也算善始善終。

遼病篤,遂薨于江都。帝為流涕,謚曰剛侯。

相較同樣為一國名將的關羽,因驕傲自滿而兵敗被殺,可見低調謙遜還是有好處的。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