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爾。我無利于人,誰肯助我?」清朝名臣李鴻章的這句名言,曾被如今的許多人所傳頌,人們也覺得這句話十分有道理。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并不是李鴻章,而是他的父親李文安的故事。
李鴻章爺爺的家里本有四個孩子,但是後來,一個女孩來到了這個家庭。經過幾年的成長,家里人都把她當做妹妹看待。而後來,最小的兒子李文安卻與女孩陷入了愛河,二人的愛情也得到了父親的支持。這個乍一看「飽受爭議」的婚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說起李鴻章這個名字,我們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清朝的歷史上,他的大名可以說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部分了。作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他為當時的太平天國運動、北洋水師的建立等立下了汗馬功勞。在當時較為落后的晚清,他首次提出了著重發展重工業的打算,并使西方先進技術不斷引進,對當時中國的軍事起到了深刻的影響。
此外,對現代的科舉教育、教育方面以及創辦新式學堂上,李鴻章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十分注重現代人的教育,認為「教育興國」,作為領導,也是十分推崇教育。雖然限于當時的時代背景,他的所有思想還未能夠全部實施,但也對後來的教育事業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說起李鴻章這個人,就不得不提他的父親乃至祖父——在歷史上同樣留下了名字的人。
李鴻章的爺爺李殿華,生于十九世紀。當時,李殿華的家庭只是個農村普通的大家庭。但是,從很小開始,李殿華就酷愛讀書,也想要像當時的讀書人一樣,考個進士,進入仕途。可是,造化弄人,李殿華卻貌似沒有學習的命,連續參加了四五次考試,卻都以落榜告終。
後來,李殿華也就像大部分普通人一樣,按部就班地成婚生子,他也知道自己這輩子沒有入仕途的命,便塌下心來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起來,并希望孩子們能「爭口氣」,實現自己年輕時的愿望。
李殿華生性善良,也把孩子們培養得十分出色。他每天的習慣,就是大早上去集市趕集,為家里買東西。日子就這樣一直如流水一般過著。直到一天早上,李殿華遇見了改變自己家族的一個人。
這天早晨,李殿華照常去集市買完菜回家,結果在回家的路上,卻聽見了一陣嬰兒的哭聲。他循著聲音找去,竟在路旁的灌木叢中看見了一個襁褓中的女嬰。那個孩子一看就是被人遺棄的,臉上全都是麻子,而且身體溫度特別高,看起來是生病了。
善良的李殿華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把女嬰抱了起來,這才發現女嬰已經發了高燒,臉上的斑點看來也是前不久流行的天花沒有治好。李殿華實在可憐這個孩子,便將女嬰帶到了自己家,決定好好撫養這個小生命。
來到了這個大家庭中的女嬰,也是令人驚訝地成長得很平安健康。當時被抱回來的時候,她渾身發著高燒而且還感染著天花病毒,但後來,堅強的她卻通過一次次的治療奇跡般的痊愈了,而且沒有留下任何智力上的后遺癥,身體十分健康,就和普通人一樣生活。
唯一不足的一點,或許就是,她的臉上留下了一臉的斑點——天花的后遺癥,這也使得她的容貌并不是那樣美麗,甚至可以說有點丑。但是她也一直快樂地成長起來了,和家族里的孩子們也相處得十分親昵,大家也都把她當做親生妹妹來看待。
長大后,女孩也就順理成章地為家里分擔起家務活,經過了十幾年的相處,她也把這里當做了自己的家,就一直像家里的女兒一樣生活在家庭中,但是也絲毫沒有什麼養尊處優的心理。
一年一年地過去了,李家的孩子也都漸漸長大,都到了差不多談婚論嫁的年紀了。李氏姑娘也不例外,但是,她染過天花留下的麻子臉,實在是不太美觀,她自己也避之不及談婚論嫁的事情,只是每天盡心盡力地為李家干活
而俗話說,光看皮囊都是膚淺的。李家最小的兒子李文安,就慢慢喜歡上了李氏這個善良實在的女孩,而且也絲毫沒有在意她的樣貌。
後來,兩個人就開始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父親李殿華發現了,也默許了二人的愛情。因為李殿華本就特別喜歡李氏姑娘,李文安也是自己最寵愛的小兒子,而且姑娘又不是自己親生的,也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兩個年輕人如此相愛,那就成全他們吧!
不久之后,在全家的祝福聲中,李殿華為兩位新人舉行了婚典,二人也就此成婚。
當時,其實有很多人都覺得這一家人真的是瘋了,在外人看來,這就跟近親結婚沒什麼兩樣,是違背世俗的。但是,仔細了解下,就會知道,其實被收養的、與這家沒有血緣關系的女孩,與家里的兒子結婚,其實本就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
而婚后的二人,生活也過得很是幸福。先是丈夫李文安要準備科舉,這下妻子李氏也就充分發揮了「舉案齊眉」的家庭氛圍,在丈夫備考期間,她一直默默支持著他,用物質與精神一直鼓勵著他,直到李文安終于考中進士,成為家族唯一一個考取進士的學生,李氏也被丈夫愛的更深了。
李文安十分感謝當初妻子的鼎力支持與無私奉獻,要是沒有妻子在這期間的照料,自己可能不會得到這樣好的成績啊!
二人一共生育了八個孩子,六男二女。其中一位最出名、最被我們熟知的,就是李鴻章了。
現在想想,一切都像緣分一樣:若是李殿華沒有收養那個女嬰,若是李氏沒有與李文安墜入愛河……那麼李鴻章也不會出生,爾后的歷史,也會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