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古代犯人被砍頭時,為何都會自覺乖乖的跪下?背后原因有些意外
2024/07/18

「斬首」是過去的一種極刑,雖然現在我們看起來斬首是 一種不人道的處刑方法,但實際上,縱觀古代凌遲、五馬分尸等極刑,斬首已經是其中相對「人道」的死刑了,畢竟被一刀斬下頭顱之后,人通常就立即死亡,也沒有什麼痛苦。

不過,很多人肯定都會感到奇怪,為什麼古代犯人被斬首時,總是這麼聽話,乖乖跪著「等死」呢?難道不會做「最后的反抗」,再掙扎求生一下嗎?

古代斬首分為幾步?

斬首是古代的一種死刑,也是相當早出現的一種刑罰,早在夏朝之時就已經成為「五刑」之一。

在影視劇中,我們能看到的「斬首」,通常是犯人被押赴刑場之后,監斬官抬頭看看時辰,說一句「時辰已到,立即行刑」。

然后就丟下一塊令牌,如果這時候被處斬的是一個反派角色,那麼必定是劊子手手起刀落,將犯人的人頭砍下,圍觀群眾還會發出一片「大快人心」的喝彩之聲;而如果此時要被處決的是正面角色甚至是主角,那麼隨之而來的必定是一聲「刀下留人」,最終必定是好人得救,壞人受到懲罰。

不過,實際上在古代斬首并不是這麼簡單的,在歷朝歷代的不斷完善之中,斬首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流程,既要防止有人「劫法場」,也要保障行刑的過程「規范」,有警示百姓的意義。

以清朝為例,在清朝時,斬首通常有9道程序,全部執行完畢之后,才算行刑結束。斬首的第一步,就是劊子手磨刀。當劊子手接到朝廷的通知之后,就會提前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磨刀。

說是磨刀,其實清朝劊子手行刑使用的是雙手劍,這種兵器比一般的劍寬大,劈砍時力度很大,可以一劍斬落犯人的首級,干脆利落。

磨刀,就是要將這把雙手劍磨得越快越好,刀越快,行刑的過程就越干脆,這樣既能夠減輕犯人的痛苦,也能夠降低對劊子手的「心理傷害」,畢竟如果一刀沒砍下來,還得補刀的話,這個過程也挺「痛苦」的。

斬首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是提刑和宣判,這兩步基本上連貫進行的。

因為自唐代以來,朝廷對于死囚大多都是采取「秋后問斬」的方式,因此,一些犯人在行刑前可能已經在牢里關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在行刑前就需要將他們從死囚牢中提出來,再過一次堂,并當眾宣布對犯人的處決。

這個時候,犯人已經沒有申訴的權利了,再次過堂也就是起到一個「通知」的作用。

第四步就是游街。在宣判結束后,犯人就會被關進囚車之中,在城內的主要街道上「游街示眾」,這一步主要是為了警示其他老百姓不要犯罪,以免落得同樣的下場。

游街之后,犯人就會被押赴刑場等待行刑。

在刑場之上,就要進行第六步,那就是驗明正身。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殺錯人,或者也可能是為了防止囚犯被「掉包」等其他行為。

在驗明正身之后,囚犯基本上就只能「等死」了。這個時候,監斬官、劊子手都要提前到達刑場等待,等到行刑的時刻——通常是午時三刻——監斬官一聲令下,劊子手就準備行刑了。

斬首的第八步就是行刑。通常而言,行刑時都有兩個劊子手在場,其中一名是負責行刑的主刀,另外一名則是「助手」,主刀高舉雙手劍,而助手則要揪住犯人的辮子,確保其脖子伸直,監斬官一聲令下之后,主刀手起刀落,斬下犯人的頭顱。

最后一步,就是劊子手報告行刑結束,而后如果犯人有家屬,那麼就由家屬收尸并帶走下葬,如果沒有,那麼朝廷也會負責將尸體掩埋,行刑過程就此結束。

斬首,同樣是一個技術活

雖然斬首已經是古代極刑中看起來最為「簡單」的一個了,但實際上斬首同樣是一個「技術活」,因為雖然人的脖子是身體上較為細的部分,但由于脊椎的存在,要干凈利落將一個人的頭利落的砍下來并不是這麼容易的事。

如果不是膽大心細、孔武有力、技術熟練的劊子手,基本上不可能一刀就將犯人的頭顱斬下,古籍上有記載,曾經有個劊子手連砍了17刀,才將犯人的頭顱斬下,足以見得其實斬首就是一項技術活。

而且,根據一些野史雜記的記載,古代犯人中也有一些「奇人異士」,要斬下他們的頭顱,更是需要一定技術。

例如,在清朝宗室成員愛新覺羅·昭梿所著的《嘯亭雜錄》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清朝初年,有一名叫作阿里瑪的武將,因為在城中橫行不法、作惡多端,被順治皇帝判處了斬首的極刑。

阿里瑪可能是一個真的有點本事的人,他在被押赴菜市口行刑的路上,經過宣武門時,阿里瑪突然用腳勾住了城門的甕洞,令囚車不能繼續向前,并且還說,自己雖然就要死了,但他是滿人,不能被漢人看見自己受刑,劊子手只能在這個城門里行刑。

由于囚車無法向前,負責將阿里瑪押赴刑場的武官巴圖魯又念在大家都是滿人的份上就同意了他的要求,于是就決定在城門里行刑。

可奇怪的是,劊子手一刀砍下去,卻發現阿里瑪的脖子像鐵一樣堅硬,根本砍不動。正在眾人奇怪之時,阿里瑪說,要先用刀割斷他的脖筋再砍頭,劊子手在照辦之后,果然順利一刀砍下了阿里瑪的頭顱。

此事聽起來十分離奇,但我們也很難說,也許這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的「巧合」存在,但不管怎麼說,阿里瑪的頭還是順利被砍下來了。

我們也許能夠猜測一二的是另外一個同樣令人「好奇」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犯人在被斬首時,總是自覺下跪,而不反抗呢?

為什麼犯人被斬首時,總是自覺下跪?

按理說,人在臨死之前可能都會爆發出極大的求生欲,可為什麼古代犯人在行刑之前通常都是跪著的,甚至都不再進行掙扎呢?

總結下來,大概有三大原因,第一點就是「跪」本來就是一種強制的要求,這體現的是皇權的至高無上和犯人對于朝廷的敬畏。

在古代,觸犯刑律等于觸犯皇權,為了顯示出皇權的至高無上,犯人在行刑前就會被要求跪下。而古人或者說是古代犯人也不會有我們這種平等思想,他們多數覺得跪皇權是「理所應當」的,當然也不會覺得下跪有什麼不妥。

即使犯人不想跪,也會被強行要求跪下,否則就是對皇權的藐視。例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嵇康,雖有文人風骨,在臨死之前還演奏了一曲《廣陵散》,但劊子手依舊強迫他跪下之后才行刑。

再例如,即使是要求進行變法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臨死之前念完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最后也是跪下受刑的,這一跪,跪的正是皇權天威。

當然,也有人認為,讓犯人跪著,本身就是為了讓他對自己的罪行進行「贖罪」,也算是行刑時的一種額外處罰。

第二點原因就比較實際了,那就是犯人跪著受刑有利于劊子手行刑。前面已經說過,斬首本來就是一件技術活,要做到手起刀落、干凈利落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能一刀將人頭斬落,其實受苦的還是犯人,因此,犯人受刑的姿勢就很重要。

如果犯人站著受刑,那麼劊子手不好找著力點,可能很難一刀將人頭斬落,萬一要多斬幾刀,那場面就不太好看了。

而且,如果犯人長得比較高,那麼劊子手砍頭就更不方便了,到時候萬一出現劊子手砍不到頭的情況就很尷尬,所以,在斬首時都會要求犯人跪著。

還有人覺得,如果站著受刑,那麼囚犯的血四處飛濺,可能會噴到圍觀群眾的身上,場面就會十分混亂,而跪著的話,就更好控制血濺的范圍,也不容易造成混亂。

第三點原因就是真的等到秋后問斬時,犯人也沒有什麼力氣和精神「求生」了,在行刑台上基本上是任人擺布,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一方面,古代牢獄中的條件本來就十分艱苦,犯人們不但得生活在暗無天日的牢房之中,每天的飯食也十分粗陋,基本上也只能保證他們有口氣活到處決那天。

而且,古代牢獄之中動用私刑的手段也很普遍,犯人不但吃不好、睡不好,還得受刑,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一段時間,到了秋后處斬的時候,犯人也沒有什麼力氣再折騰了。

另外一方面,死刑犯們通常在精神上也飽受折磨,因為在監獄當中等死的過程十分難熬,加上古代監獄可不會講什麼「人道主義」,他們只要讓犯人乖乖聽話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多數犯人都已經在牢中被折磨的精神渙散,更加不會想著去「反抗」。

雖然在處決前,會有一頓「斷頭飯」,但這也并不能挽救什麼,長期受到折磨的人,并不會因為這點葷腥而突然有力氣反抗,因此,他們大多數都只能在刑場上「任人宰割」。

此外,多數犯人雖然有膽量犯罪,但在真正面對自己的死亡的時候,都是十分懦弱甚至是害怕的,到了真的被五花大綁押赴刑場的時候,他們滿心都是對死亡的恐懼,也無心反抗,甚至于有的人可能就是害怕得站不住,也不用等行刑官強迫,自己就先跪倒了。

也許正是基于這三個原因,古代犯人多會跪著等待行刑而不進行反抗,相較之下,現在我國雖然還保留死刑,但多是注射死刑,在行刑之前也充分保障了犯人的權利,可以說是非常「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