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三國時期,曹、劉、孫三家混戰,中原局勢混亂不堪。
這本是異族入侵中原的大好機會,但是為何歷史上卻很少看到大規模的外敵入侵呢?
其實,這都是因為三國之間的默契。
盡管彼此兵戎相見,你死我活,但終究是同宗同源的漢人內訌。你們外族闖進來算什麼樣子?
北方對三國政權而言無疑是最重要的戰略方向,匈奴等游牧部落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大舉南侵。
主政北方的曹操在此事上頗下了一番苦心。記載顯示,曹魏北境毗鄰當時稱霸草原的匈奴與烏桓兩個部落集團。
其中匈奴可以說是自秦漢以來北方最大的心腹之患。但是漢武帝時期的多次北伐已使其元氣大傷,到三國時期實力已非全盛期可比。
可烏桓不同,其勢力正值上升期,曹操即以其為眼中釘。
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進攻烏桓所部。此戰役其麾下猛將張遼立下汗馬功勞,一舉擊潰烏桓單于主力。
擒敵單于于陣前,生擒孤立無援的烏桓主力十余萬眾。此戰烏桓部族元氣大傷,此后多年不敢犯邊。曹操的北防也至此奠定。
但烏桓畢竟是野性難馴,不甘失敗的他們後來再度發動叛亂。
公元218年,曹操再度命大將田豫率軍前往鎮壓。
田將軍出奇制勝,用計逼迫敵人主動退避,又趁敵軍混亂之機猛攻之,終于再次殲滅來犯烏桓部眾。
此后數十年內,北方再無戰事發生。
如果說北方是三國防線的重點所在,那麼西南邊防也絕非輕易可缺。
史料顯示,當時西南地區聚居著一些落后部族,如羌族、苗族等。這些族群雖然武器裝備比較薄弱,但卻極擅長山地游擊戰。
他們屢次襲擾蜀漢邊防,使邊疆百姓苦不堪言。劉備去世后,丞相諸葛亮決心要解決這一問題。
公元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目標直指南中山區一帶。此次軍事行動前后長達7年之久,可謂久攻不下。
期間雖屢屢擊敗來犯山民,殲其雄豪,奪其棲息之地,但終因異族能深入窮寇,蜀軍也無力長駐他境進行全面清剿,雙方陷入膠著狀態。
最終,經過漫長的拉鋸戰之后,這場南征還是以蜀漢的勝利告終。諸葛亮七擒孟獲,讓其徹底認清立場,從此真心歸順蜀漢。
這段歷史充滿傳奇色彩,也頗具戲劇性。通過反復的軍事行動慢慢轉變策略,諸葛亮終于成功招撫降服了西南最大患。
這種民族融合的政策為後來的整合西南奠定基礎,也體現了「以德服人」的治國方略,確實令人嘆服。
相比北方邊防的嚴密防守,吳國所面臨的外患主要來源于東南沿海地區。這一地帶自古以來聚居著一支擅長水戰的山越族。
吳主孫策當政之初,這群海盜就開始大規模騷擾東吳沿海地區。為解決這一問題,孫權即位之后果斷出手。
其時山越族勢力日漸壯大,不斷襲擾沿海百姓,更甚者連江東貿易也嚴重受阻。
孫權先后派出多員大將前往剿滅,其中以黃蓋和呂蒙最為突出。這兩員猛將深入山越巢穴,威震東南。
但終因山越地勢復雜,行軍艱難,加之吳軍補給都依賴江東運輸,山越又善于水戰,雙方陷入膠著。
直到孫權晚年才有所轉機。
當時主戰場已轉移至長江口一帶,孫權特命心腹大將諸葛恪為前鋒。此人采用「不戰而屈人之兵」之策,避開山越主力,直取其密地,一舉攻下其大本營。
諸葛恪又在的據點死守不出,直至山越軍糧盡,被迫投降。至此吳國終于消滅此患。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