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用一支筆勾勒出了許多躍然紙上的大俠,但真正配得上「大俠」二字的,唯有郭靖與蕭峰。
的確,郭靖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他為了保衛襄陽城帶著妻兒家眷最終戰死沙場。否則以郭靖一身卓絕的武功,就算是千軍萬馬擋道,他也可以殺開一條血路逃生。
蕭峰則命犯天煞孤星,他的生父生母、養父養母以及恩師、愛人,都落得一個凄慘的結局。蕭峰自己也因為身世被馬夫人揭發,落得一個四面楚歌、人人喊打的悲慘處境。然而蕭峰依舊心系天下蒼生,他為了化解遼宋兩國的戰事不惜自盡死在了雁門關。
原來蕭峰曾邂逅遼帝耶律洪基,二人心心相惜之下當即結拜為兄弟。不過耶律洪基野心勃勃,他三番五次催促蕭峰揮兵南下,但每一次都被蕭峰斷然拒絕。
在天龍的末尾,耶律洪基親自點了十萬兵馬,浩浩蕩蕩地往遼宋邊境進發。在蕭峰、段譽、虛竹三兄弟的強強聯手之下,被生擒的耶律洪基只得立下終生不踏進中原的誓言。
就當群雄為蕭峰的壯舉歡呼雀躍之時,包括段譽、虛竹在內的眾人都沒有想到,蕭峰突然拾起地上的斷箭,然后狠狠地插進了自己的胸膛。
蕭峰認為,自己身為契丹人卻挾持了遼帝,此為不忠;加之自己又曾和耶律洪基結為生死兄弟,卻逼他立下誓言,此為不義。不忠不義之人豈能茍活于世上?于是蕭峰就有了自盡之舉。
蕭峰身強體健、內力渾厚,斷箭[插·入]胸膛之后沒有立即死去,迷迷糊糊之間,蕭峰腦海里閃過一幕幕的往事。
蕭峰想到了阿朱,她命喪于自己掌下,自己也快斷氣,即將在九泉之下與之相會。
蕭峰又想到了當今江湖,他認為,自己縱橫江湖數年怕是妄自菲薄了,至少蕭峰起初認定的幾位高手都有致命弱點。
原來蕭峰曾在松鶴樓見識過段譽的六脈神劍,又和段譽比過輕功。蕭峰以為段譽會是一個所向披靡的高手,畢竟六脈神劍和凌波微步都是當世一等一的神功。蕭峰也曾在少室山發出感嘆,認為若自己和段譽的六脈神劍正面發生對決,恐怕難以抵擋。
可段譽并非是一個武癡,倒像是一個「花癡」。原來段譽對美色難以抵擋,六脈神劍也是時靈時不靈。加之段譽心地善良,竟和慕容復在生死對決時互有勝敗。
反觀蕭峰,在少室山一役里,勢若瘋虎的慕容復只被蕭峰一抓一擲,登時就敗下陣來。
蕭峰也曾認為虛竹會成為下一個掃地僧,可卻親眼所見虛竹連一個丁春秋都無法輕松拿下,直到梅蘭竹菊出言提醒虛竹施展生死符,這才降服了丁春秋。饒是如此,虛竹擊敗丁春秋之時已是日落下山,足以可見虛竹雖將多門神功聚于一身,但他和段譽一樣,無法在實戰之中隨心所欲。
反觀蕭峰,他只用了三記降龍十八掌,就打得丁春秋呼吸急促、撒腿就逃。
那當今江湖能勝過蕭峰的又會是誰,是不是藏經閣的掃地僧?
乍看之下,掃地僧的三尺氣墻能輕松化去蕭峰的降龍十八掌,可蕭峰暴怒之下打出的一記降龍十八掌,卻硬生生地打斷了掃地僧的肋骨。書中是這麼寫的,便在此時,蕭峰的右掌已跟著擊到,砰的一聲響,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著喀喇喇幾聲,肋骨斷了幾根。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這個「一」字一說出,口中一股鮮血跟著直噴了出來。
強如掃地僧這樣的高手也經不住蕭峰全力一擊,而且掃地僧自己也承認,蕭峰打出的降龍十八掌已是「天下第一」。
那筆者所說的「勝過蕭峰」的那位高手又是誰?其實,蕭峰自己也見過這位高手,還被這位高手敏捷的身姿驚得瞠目結舌。
那時蕭峰為了追尋「大惡人」不斷奔波勞碌,他索性一鼓作氣上了少林寺。由于自己契丹人的身份曝光,蕭峰只能屏氣凝神潛入寺廟。
在奔入后殿的時候,金庸寫道,喬峰一瞥眼間,只見一條大漢的人影迅捷異常的在身后一閃而過,身法之快,直是罕見。喬峰吃了一驚:「好身手,這人是誰?」回掌護身,回過頭來,不由得啞然失笑,只見對面也是一條大漢單掌斜立,護住面門,含胸拔背,氣凝如嶽,原來后殿的佛像之前安著一座屏風,屏風上裝著一面極大的銅鏡,擦得晶光凈亮,鏡中將自己的人影照了出來,銅鏡上鐫著四句經偈,佛像前點著幾盞油燈,昏黃的燈光之下,依稀看到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這個時候蕭峰才看清,將自己嚇出一身冷汗的那位高手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在銅鏡中的人影。饒是如此,蕭峰仍對著銅鏡中的身影暗暗喝了一聲彩:「好身手!」
這說明蕭峰之前為了給丐幫立下汗馬功勞頻頻風餐露宿,後來自己為了追尋身世之謎常常舟車勞頓,壓根就沒有認真想過這世上能勝過自己的高手有誰。
直到蕭峰自盡后的那一炷香的時間里,種種往事在蕭峰的腦海里一閃而過。這個時候蕭峰才猛然醒悟,當今江湖能勝過自己的不是段譽虛竹,也不是掃地僧,而是悲天憫人的自己!
是啊,蕭峰好似戰神一般,就算是掃地僧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將蕭峰擊斃,也只有蕭峰在萬念俱灰之下方能將自己殺死。
綜上,盡管蕭峰被金庸塑造成了一位悲劇英雄,但蕭峰戰無不勝、頂天立地的形象卻給讀者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然而,蕭峰的武學天賦和實戰中的表現卻很容易被讀者們忽視,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