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俄羅斯挖出宮殿遺址,主人竟是中國名將,背后故事令無數網友淚目
2024/08/16

1940年,蘇聯建筑工人在本國的阿巴坎地區施工,偶然挖出了一座古代建筑群。

從文物的表現特征來看,它似乎并不是俄羅斯族的傳統建筑。

這一消息很快吸引到考古學家的注意,通過反復對比考察,專家們得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結論:

這座古建筑的主人是漢人,甚至很有可能是一位知名的古代將軍。

那麼這位將軍是誰,他為什麼遠赴蘇聯地區,建造這樣一座宮殿呢?

阿巴坎宮殿遺址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白熱化階段,蘇聯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暫時沒有遭到德國的入侵。

在阿巴坎南8公里左右的地方,一家農莊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建,原本極為平常的一次施工,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故。

就在施工人員向下深挖時,他挖到了非常堅硬的物體。

地下挖出石頭,是常見的事情。

但是當他仔細看去時,才發現這些石頭的形狀居然極為規則,甚至有的還刻有好看的花紋。

這件事很快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他們組成考古隊,到達了阿巴坎。

從1941年到1946年,考古人員一直斷斷續續的挖掘,最終挖出了一個1.5平方千米的建筑群。

這個建筑群擁有一排排相連的房屋,加上中央的大殿,共20間房屋。

這種建筑風格從來沒有在俄羅斯人的歷史中出現過,考古學家第一時間斷定,它不是本國建筑。

中央的大殿制式比較罕見,墻上設有7扇門,其中有兩扇門上有銅制的鋪首。

同時在中央大殿外,還發現了大量的瓦當,有一片瓦當上出現了幾個規整的漢字:

天子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如此幾乎可以斷定,這片遺跡的主人并不是俄羅斯人,而是我國古人。

首先,大殿呈現四方形,這種建筑形狀符合我國古代建筑的樣式,而與俄羅斯族建筑相差很大。

其次,俄羅斯族的古代建筑不設雙鋪首,但是我國古建筑都會在門上設計鋪首。

即使是到現在,很多農村建筑依然會在門上設置鋪首。

第三,在瓦當上書寫漢字,也是我國特有的建筑元素。

先秦時期,古人會在瓦當上雕刻好看的花紋或者具有特殊意義的圖案,到了漢朝,這一習俗發生了變化。

漢長安城的瓦當上可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而除此之外,大多數人家的瓦當上則改為刻字。

從這點大致可以推算,這座宮殿的最早建成時間,可能是漢朝。

再看瓦當上的文字,其實更能印證宮殿的形成時間。

「天子」的稱呼最早出現在西周,「千秋萬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韓非子•顯學》,這本書編于戰國后期。

「長樂」和「未央」這兩個詞原意指「長久快樂」和「未盡」,但它同時還代表長樂宮和未央宮。

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為漢代三宮,始建于漢高祖劉邦。

建成后,劉邦主要居住在長樂宮,而之后的西漢皇帝則主要居住在未央宮。

如此再看這句話,可以大致推斷出,宮殿的主人在贊頌大漢天子。

那麼這個人會是誰呢?

打開歷史地圖會發現,西漢時期位于南西伯利亞的阿巴坎,是堅昆人的活動范圍。

後來匈奴單于冒頓占領了這里,所以在漢人看來堅昆地區也成了匈奴之地。

考古學家試圖從歷史資料中找到阿巴坎宮殿的主人,于是一個叫李陵的人,慢慢進入人們的視線。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曾率軍攻打匈奴,后歸降匈奴,被任命為右校王,管轄的領地剛好是堅昆地區。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考古學家根據宮殿的格局、瓦當上的文字和兩千年前的歷史資料,初步推斷出這座宮殿的主人正是李陵。

在歷史上,李陵是一名充滿悲情的人物,他被匈奴俘虜后,身份一下從西漢將軍轉變為叛徒。

但值得注意的事,《史記》編纂者司馬遷寧愿遭受腐刑,也堅持稱他有國士之風。

那麼李陵到底是怎麼被俘虜的,這座宮殿背后,又隱藏著什麼歷史事件呢?

李陵被俘

李陵的爺爺是鼎鼎大名的飛將軍李廣。

李廣一生與匈奴為敵,《史記•李將軍列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

意思是李廣是身世清白的子弟,以這種身份入伍從軍,抗擊胡虜。

在漢朝,良家子和外戚是兩個非常龐大而針鋒相對的勢力,互相看不順眼。

漢武帝時期,外戚的權力要強于良家子。

外戚中征討匈奴的兩大扛把子人物衛青和霍去病更是名留青史,成為中國歷史上名望極高的將領。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和霍去病攻打匈奴,李廣多次請纓,才得一個前將軍的官銜。

大軍出征前,漢武帝授意衛青謹慎使用李廣,他覺得李廣命數不好,年齡大,難堪大用。

大軍到達匈奴領地后,很快查清了對方的屯居之地。

按理說李廣作為先鋒,應該先帶兵沖擊。

但是衛青將李廣撤走,把他安排在了右路,由公孫敖接替前鋒的位置。

敲定好戰術分配,李廣率軍與大部隊會合,他因為沒有向導指路而耽誤了日程。

在衛青的追問下,李廣羞憤難當,自刎而死。

李廣自盡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他有三個兒子,前兩個早早去世了,只有三兒子李敢在軍中任職。

得到父親自盡的消息,李敢認為是衛青逼死了父親,于是趁機刺殺衛青,結果刺殺失敗。

這次刺殺屬于以下犯上,罪至殺頭,但是衛青沒有聲張。

霍去病得知此事后,對李敢懷恨在心,找機會一箭射殺了他。

李廣去世的第二年,官至丞相的族弟李蔡忽然以侵占漢景帝陵墓的罪名被捕。

李蔡被捕后,不愿遭受酷刑,也選擇了自盡。

此時李家只有李陵在軍中任職,這位李家在朝廷中的「獨苗」,注定背負著極大的壓力。

他既要在外戚當權的環境下保住自己的地位,也要想辦法重振家族。

由此,李陵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與日俱增,這為他後來兵敗埋下了伏筆。

漢武帝沒有為難李陵,認為他跟曾經的李廣一樣勇猛,所以有意提拔他。

李陵確實有李廣的勇猛,甚至軍事才能也十分亮眼。

但他同時也繼承了李廣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這是他兵敗的又一伏筆。

公元前99年,在衛青和霍去病離世后,漢武帝又準備征討匈奴。

于是派自己的小舅子李廣利為將,帶著趙充國和李陵攻打匈奴。

李廣利是衛青之后的外戚領袖之一,但作戰能力非常平庸。

因為判斷失誤,被匈奴團團圍住,如果不是抗匈名將趙充國拼死護他突圍,李廣利定會被殺或被擒。

而另一邊,李陵不甘心屈居人下,數次請命,想率領一支隊伍吸引匈奴的注意力,減輕李廣利的壓力。

漢武帝知道他立功心切,但是不想給他兵馬。

經過幾番推脫,終是磨不過李陵三番四次的請求,給了他5000人馬。

但這5000人馬中并沒有善于沖鋒的騎兵。

這里之所以單獨提到騎兵,是因為在古代戰場中,騎兵機動性強,沖擊力也猛,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正面效果。

而匈奴作為游牧民族,騎兵的比例很高。

李陵的兵馬都是步兵,以此對抗匈奴的騎兵,屬于先天配置不足,很難討到好處。

李陵到達匈奴領地后,即接到了進攻的命令,于是一路行至浚稽山附近,遭遇了大股匈奴。

靠著5000步兵,李陵與匈奴數次搏殺。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陵手下的人馬也慢慢減少,兵器更是不夠用。

他退守至一處山谷,等待援軍,不料援軍沒等到,軍隊內部先出了叛徒。

一名士兵跑到匈奴軍隊,將漢軍兵少糧乏的消息和盤托出,最終讓匈奴改變主意,從一開始的暫避鋒芒改為全力進攻。

班固在《漢書》中提到這場戰斗時表示:戰一日數十合,猶再傷殺虜二千余人。

在人數、兵器數量、兵種都屬于劣勢的情況下,李陵能保持不敗,還能在每次交戰都殺敵數千,可謂是十分勇猛了。

可是他沒有等到援軍,最終在匈奴的圍攻下被俘。

李陵被俘虜的消息很快傳到長安,令漢武帝大為震怒,群臣也察言觀色的加入聲討李陵的陣營中,朝野上下一片罵聲。

司馬遷則覺得李陵靠5000人硬扛著8萬匈奴,能連續數天不敗,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戰績。

另外李陵為人誠實,對國家的感情是有目共睹的。

他完全可以自盡博得好名聲,但是卻選擇被匈奴俘虜,應該不是真正投降,而是等待時機再殺匈奴。

司馬遷的觀點讓漢武帝更為惱怒,隨即下令將他關押起來,并以腐刑處置。

即使是這樣,司馬遷還是支持著李陵。

到了第二年,漢武帝的怒氣漸消,再去看待李陵投降一事時,已經不似之前那般沖動。

他派公孫敖帶小股兵力潛伏至匈奴的領地,想辦法解救李陵。

公孫敖到達匈奴領地后,并沒有見到李陵,而是抓到了一個匈奴士兵。

聽說李陵正在為匈奴練兵的消息,隨即調頭回長安,向漢武帝稟報了這件事。

漢武帝大怒,隨即誅殺李陵全族。

李陵的悲情人生

李陵得知滅族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後來漢朝使臣來匈奴時,他質問對方:

為什麼我率兵攻打匈奴,卻沒有援兵救我。我被困此地,你們又要殺我族人?

使臣將公孫敖傳回長安的消息說了一遍,他即仰天長嘆:幫匈奴練兵的是李緒,不是李陵。

此事真相大白,但已無濟于事。

李陵滿門被斬,已無家可歸,在漢地或匈奴之地,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區別。

他作戰勇猛,在匈奴軍隊中威望同樣很高,投降匈奴后,慢慢得到單于的重用。

對方不但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還封他為右校王,掌管堅昆地區,阿巴坎就是其中一塊領地。

公元前90年,李陵曾帶著3萬匈奴追擊漢軍,而且這一追,不知不覺就到了浚稽山。

浚稽山是李陵兵敗之地,他對此地極為熟悉。

善于用兵同時又熟悉地形的他,卻在這里轉了好幾天,最終無功而返,可見他從心底不愿意與漢軍為敵。

這種心態也在後來再次印證。

蘇武是西漢使臣,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因匈奴內戰而被扣押。

公元前81年,大漢與匈奴和親,雙方關系緩和,蘇武終于迎來了回到漢地的機會。

李陵與蘇武同為身居匈奴之地的漢人,多年來關系很好,他置辦酒宴為蘇武送行,酒酣之際忍不住感慨:

我為大王抗擊匈奴,終因為兵斷糧絕被動歸降,壞了我一世名聲。如今家人被大王處死,縱使我有心報國,也沒有機會了。

蘇武回到漢地后,李陵繼續在匈奴領地生活,一直到公元前74年去世。

在《史記》《漢書》的記載中,很客觀地記述著李陵的生平過往。

好像他的一生,從投降匈奴后就戛然而止,沒有好壞,也無所謂褒貶。

總結:

2000年后,俄羅斯人在阿巴坎地區發現了一座規模較大的遺跡,似乎是李陵生活過的地方。

而瓦當上那句「天子千秋萬歲長樂未央」,也暗示著原主人的事漢之心和對過往歲月的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