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西安,都忍不住羨慕生活在這千年古都的人們,不僅是有濃厚的、古老的歷史遺產和燦爛文明,也有神奇、美妙的山川旖旎。
西安境內的秦嶺猶如是西安人的後花園,這座天然雕琢的美麗花園,藏有無數古蹟與風光,每逢深秋,自駕秦嶺是人生一大樂事。其中,距離西安市中心30公里外的高冠瀑布,就是一個深山尋幽的好去處。
(實際上秦嶺千溝萬壑,古人用七十二似有另意)中高冠峪的一大勝景。
高冠峪為戶縣秦嶺北麓最東的條峪穀,與長安區以峪溝中線為界,主流發源於秦嶺山脈。「山形陡絕,有瀑布飛下,如銀河倒瀉,水柱下為潭,廣可數丈,深不可測」。因山內的石帽峰恰似巨人頭戴高帽而得名。
瀑布兩側岩石矗立,林木茂盛,站在觀景臺上觀之,只見瀑佈如巨龍一般淩空而下,盤渦飛沫,怒濤如雷,山鳴穀應,氣勢磅礴。
據記載,早在西周時期,此處便是當時京都鎬京供水的主要水源。鎬京與豐京並稱為「豐鎬」,是西周王朝的國都,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我國最早期的城市。
高冠峪集百餘平方千米流域之水,穿峽穀、越險灘,層流跌宕,飛瀉百里。在峪口附近,峽穀變窄,河水沿石槽急流飛入高冠潭,如白龍入水。急流飛瀑,吼聲如雷,氣勢極為壯觀。
水流在潭中稍作休整,便迅速順河道下瀉而出,進長安境,從東南入太平河,又順太平河注入灃河,後流向渭河。站在這裡,很多人都想不到,如此深山幽境居然與古老的鎬京聯繫在一起。
但到了秦漢時,此處成為皇家園囿上林苑的一部分,唐代為長安帝都近郊的旅遊之地,後在不同歷史時期,又相繼成為皇家逍遙園、佛家宗師修行寶地。
此般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為一體的旅遊勝地,自古也吸引著無數文人騷客在此賞景吟詩。其中,唐代大詩人岑參不得不提,岑參喜愛山水,勤於耕讀,曾在高冠峪建別墅而居。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種時。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獨向潭上釣,無人林下期。東溪憶汝處,閒對鸕鶿。」
對高冠瀑布更是讚曰:「崖口懸布流,半空白皚皚。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
到了明代,這裡被列為戶縣八景之一,清代列於甘亭十二景之內,可以說是「西安後花園內」不可錯過的美麗一景。
進入景區後,只見翠峰環繞,水波漣漪,山影倒映,幽雅靜謐,沿瀑布西側崖壁上的石階,穿牛鼻洞而上,不僅是有探險之意,還未旅途增添了不少野趣。
沿途河谷蜿蜒通幽,青山綠水相映襯,據西安朋友介紹說,到了深秋的時候,這裡層林盡染,美如一幅畫。
每到朝夕,朝霞夕暉,這裡霧氣瀰漫,水氾艷霞,堪比仙境,也難怪古代封建帝王會將此地作為皇家園林,更是可以想像晨鐘暮鼓,高僧大德在此修行的禪境。
瀑布之下為高冠潭,傳說潭內東邊有一石門,進去後有一石碾和一匹金馬駒,用三百年的陳穀草方可引出金馬駒。
雖然未曾見此「石門」,但在深潭之上的一巨大岩石上,有一張人臉,十分逼真。不由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看到這張人臉,不由想起草堂寺內的那一口600多年的明代大鐘。關於這大鐘的傳說,有這麼一句話:「草堂寺敲鐘,高冠潭聽聲」,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深入去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