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又稱故宮,是明、清兩代沿襲的皇家宮殿,是當今世界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之一。
1925年,身為皇家居所的紫禁城首次對外開放。之后,紫禁城徹底「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了北京游客必去的觀光景點。
(故宮博物院)
時至今日,紫禁城對大部分平民而言,已不再是一個諱莫如深的秘密。但鮮為人知的是,今天的紫禁城仍有部分未對游客進行開放的地方——那就是紫禁城的「冷宮」。
那麼,紫禁城冷宮至今仍未對外開放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在這背后究竟又有著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今天,本期節目為您講述:神秘的紫禁城「冷宮」
冷宮,通常是指皇宮中君主安置失寵妃嬪、皇子的地方。在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將某某皇妃「打入冷宮」的情節。
電視劇《甄嬛傳》是這樣描述冷宮的:「數不清的細小灰塵迎面撲來,在淺金的日光下張牙舞爪地飛舞……破舊的屋檐下滴答著殘留的雨水,空氣中有著淡淡的,揮之不去的腐臭和潮濕的霉味。」
(《甄嬛傳》中的冷宮)
《甄嬛傳》中短短的一句話,便將冷宮清幽、陰僻的氛圍刻畫得入木三分。影視劇中描摹生動的文字,可能使觀眾朋友們因此更加堅信紫禁城中「冷宮」的存在。
然而事實上,紫禁城在設計之初并沒有給冷宮留下過明確的位置:明朝永樂四年,明成祖朱棣下詔以南京皇城為藍本,修筑北京皇城,即後來的紫禁城。常言道,皇帝的生活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在紫荊城的設計藍本中,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被合稱為「三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及永和宮被合成為「六院」。「三宮」、「六院」當中,并沒有掛牌被稱作「冷宮」的宮殿。
據《明史》和《清史稿》記載,在紫禁城基本完工后,歷代帝王也并未在城內增加掛牌有「冷宮」二字的宮殿。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冷宮」一詞更像是民間小說杜撰的產物。譬如在明朝年間成書的《東周列國志》第三回中記載:「且說申侯在城內,見宮中火起,忙引本國之兵入宮,一路撲滅。先將申后放出冷宮。」
在清朝嘉慶年間成書的《三俠五義》中,同樣有對「冷宮」的記載,譬如在第一回中「誰知劉妃已將李妃生產妖孽奏明圣上,天子大怒,立將李妃貶入冷宮下院」。
盡管「冷宮」一詞是民間自行衍生出的說法,但紫禁城內幽禁失寵嬪妃、皇子的「冷宮」還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歷史中真實存在的冷宮,并沒有牌匾,也并沒有固定的位置。
在前文中,我們曾提到過北京的紫禁城主要以明朝時期的南京皇城為模板。早在朱元璋開創明朝,定都南京(舊稱應天)之際,「冷宮」便在南京皇城中早已存在。在南京金陵淮清橋北,有一處名為「逍遙樓」的宮殿,據稱明太祖朱元璋在制定國家官僚休假制度時,規定大明官員一年只休息三天:分別為春節、冬至和皇帝的壽辰。一旦在非節假日,皇帝發現有在街上遛鳥、遛狗或游手好閑的官員,都會被關押在「逍遙樓」內活活餓死。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興建紫禁城后,盡管名為「逍遙樓」的建筑不復存在,但是紫禁城內保留了一處名為「逍遙宮」的宮殿。據后世史學家推測,「逍遙宮」很有可能就是後來紫禁城冷宮的雛形。
隨著明太祖朱元璋后國家假期制度的完善以及對官僚懲罰制度的成熟,用于幽禁失寵和違法大臣的皇城宮殿也就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所熟悉的用于幽禁失寵妃嬪的「冷宮」。
明朝末年天啟皇帝朱由校時,成妃李氏得罪了權勢滔天的太監魏忠賢,最終被人從長春宮驅逐到了御花園西面的乾西,一住就是四年。先后被驅逐到乾西的,還有定妃、定嬪和恪嬪三人。因此,紫禁城西側的「乾西」,算得上是明朝末年的一處冷宮。
(影視劇中的冷宮)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將光緒皇帝囚禁于瀛台,將光緒皇帝寵愛的珍妃囚禁于今天的北三所,也就是位于今天故宮珍妃井西面的山門里——因此,「北三所」算得上是清朝末年紫禁城的一處冷宮。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共和國組織了一批文物專家對紫禁城進行了修復。1987年,紫禁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更名為「故宮博物院」。從此,故宮逐步加大了對游客開放的程度。
然而,時至今日故宮博物院都未曾開放前文中所提到的「北三所」等清末時期的冷宮,這背后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對此,民間一直流傳著不同的說法。其中,最神秘的一種說辭是因為「北三所」是紫禁城內的清幽之地,多數失寵的宮女、皇子被拋棄至此,在凄風苦雨之中孤獨終老,這使得北三所一帶附近「怨氣沖天」。據在紫禁城附近生活過的老北京人稱:「北三所」在夜晚出現過令人肝腸寸斷的哭聲,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怨靈」,這可能是故宮博物院時至今日都未能開放北三所冷宮的重要原因。
但是,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認為「北三所」有「怨靈」存在的民間說法自然是站不住腳的。對于故宮為何時至今日仍未能對外開放,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早已給出答案。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爆發敲響了大清王朝最后的喪鐘。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等人的脅迫下,清帝溥儀被迫簽署《退位詔書》,統治時間長達277年的大清王朝從此宣告終結。
但是,在清朝覆滅之際,溥儀等滿清皇室并沒有第一時間被逐出紫禁城。在清帝退位之前,滿清皇室與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一同簽署了《清室優待條件》。《清室優待條件》規定,清帝退位后,皇帝以及其親屬仍可居住在紫禁城,民國政府每年會撥款400萬銀元,用以資助滿清皇室的生活。
(辛亥革命期間南北議和)
就這樣,年僅6歲的溥儀在宣布退位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其實都在宮中長大,并且對紫禁城內的宮廷建筑和宮內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民國政府每年給滿清皇室撥款400萬銀元在今天看來仍是一筆不菲的數目,但是對于偌大的紫禁城還有養尊處優的滿清宮廷皇室而言,這筆錢仍是杯水車薪,只能勉強維持皇族的日常衣食起居生活,而并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動輒山珍海味,或者對宮殿大肆修繕。
在溥儀宣布退位后,用于幽禁宮女的冷宮「北三所」再也派不上什麼用場,自然也就成為了被后續資金有限的滿清皇室所率先拋棄的地方。據晚年的溥儀在其回憶錄中寫道:紫禁城「北三所」在即位的那段時間里就已經破敗不堪,在他退位后,「北三所」更是因為年久失修而荒草叢生,無人問津。
(晚年溥儀)
這樣一處荒涼、破敗的地方,放在今天的旅游業中也沒有任何參觀和開發的價值。由于清帝溥儀退位后,再也沒有宮女被打入冷宮,北三所也就成了人去樓空的場所,自然也不會留下什麼珍貴的文物,因此這里的「冷宮」也不具備在考古上的意義。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率軍攻入北京城,發動「北京政變」,重訂《清室優待條例》,將溥儀一家徹底驅逐出紫禁城。在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后的第二年,紫禁城首次對外開放。此時的「北三所」因為常年失修和戰亂,已經有部分建筑發生坍塌,從此更是無人問津。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一批優秀的文物修復專家來到紫禁城北三所,并沒有在這里發現任何珍貴的文物,同時因為北三所附近的冷宮建筑年久失修,如果有大批游客前來參觀,很有可能會導致建筑坍塌。因此,從文化價值、游客安全等多方因素的考慮,1987年紫禁城更名故宮博物院后,也并未將這一區域對游客開放,直至今日。
盡管在今天的人們看來,「冷宮」這一建筑已經失去了旅游的價值,但是在冷宮之內發生過的故事,已經成為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供人們在今天品味和了解。
譬如在明朝時期最早用作「冷宮」的景陽宮,這里曾囚禁過王恭妃。景陽宮興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是東西劉宮中最冷清的角落。明朝萬歷年間,王恭妃因失寵被萬歷皇帝囚禁于此。在被打入冷宮期間,王恭妃受到其他妃子、奴才的欺凌。長年累月的壓抑生活,讓她哭瞎雙眼,并最終于公元1611年10月18日郁郁而終,年僅46歲。
(王恭妃)
不過對于王恭妃而言,幸運的是她的兒子朱常洛于1620年8月登基稱帝,史稱「明光宗」。在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后,明光宗立即下圣旨追封生母王恭妃,讓她從此得到了公平的待遇。但遺憾的是,明光宗在登基不到一個月后,就因神秘的「紅丸案」暴斃而亡,年僅39歲。
明朝年間另一處著名的冷宮,就是宮墻夾道。相比被打入到「宮墻夾道」冷宮的妃子,王恭妃的命運還算是幸運得多。明熹宗朱由校的愛妃張裕妃因得罪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和宦官魏忠賢,被下令打入到宮墻夾道的冷宮內,飽受凄風苦雨。為報復張裕妃,客氏令宮女們斷絕對張裕妃的一切飲食供給,最終讓張裕妃在受過14天的饑荒之苦后被活活餓死,年僅18歲。直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即位,消滅魏忠賢集團后,才為她平反昭雪。
清幽深邃的冷宮,是封建社會時期帝王對女性具有生殺予奪之權的直接表現。它的坍塌和沒落,正是近代社會皇權衰落與封建社會瓦解的一個歷史縮影。那些宮女的幽怨和嘆息,都融在了這一堵堵腐朽衰敗的城墻里,匯成了一個個已經飄零在歲月長河里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