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3億漢人,被滿清300萬八旗統治了276年,為何不反抗?四個理由
2024/07/22

清朝,一個由滿族少數民族統治漢族的王朝,竟然統治了中國長達276年之久。在這近三個世紀里,區區300萬滿族統治者,是如何管理和控制3億漢族人口的呢?

為什麼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沒有掀起大規模的反抗運動,推翻滿清的統治呢?今天我們就從四個方面來探究一下。

滿清巧施「文治武功」

滿清入關后,就意識到要想長久統治中原,必須贏得漢人的認同。于是,他們采取了一系列「軟硬兼施」的措施,巧妙地將漢人納入統治體系。

在文化上,滿清統治者可謂「煞費苦心」。他們尊崇儒家思想,提倡漢學,將四書五經列為科舉考試的必備內容。康熙、乾隆等皇帝更是身體力行,研習漢文化,乾隆甚至常常身著漢服。

那時候,皇帝干什麼事,臣子自然會跟風,帝王對漢文化的推崇,自然加速了滿族的漢化過程,從這點上來說,康熙和乾隆的做法很恰當。

滿清統治者這種「入鄉隨俗」的做法,無疑拉近了與漢人的距離,消除了民族隔閡。在統治者的示范帶動下,滿人漸漸接受了漢文化,兩個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但滿清對漢人的籠絡并非一步登天。清初曾爆發過多起反清起義,對此,滿清可謂「手段毒辣」。他們發動軍隊殘酷鎮壓,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殺人如麻。

據史料記載,揚州城破后,清軍「大肆屠戮,十日之內,死者八九萬」。嘉定三屠更是「雞犬無遺」,幾乎將全城居民趕盡殺絕。

而正所謂「殺一儆百」,殘酷的鎮壓,讓反抗的代價變得慘重,迫使漢人不得不接受滿清統治。

滿清統治者運用文治武功,巧施「胡蘿卜加大棒」策略,既給漢人以甜頭,又讓其感受到反抗的代價,嚇得無人再敢反抗,可謂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正是在這種「軟硬兼施」策略下,滿清成功地將漢人納入統治體系,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因勢利導,促進民族融合

滿清入關后推行「滿漢一體」政策。順治二年,清廷頒布「滿漢不分內外,一視同仁」的詔書,為滿漢融合奠定了政策基礎。

在此基礎上,滿清還采取了諸如滿漢聯姻、滿漢合編、旗民合居等措施,促進兩個民族的交流互動。滿清統治者深諳「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通過這些措施拉近了滿漢之間的距離。

滿漢通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成見,旗民合居則讓滿漢百姓「抬頭不見低頭見」,增進了感情。

滿清統治者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康熙帝下令滿族子弟必須學習漢語,皇子帶頭學習,自然從上而下都會盛行。

在統治者的示范帶動下,滿語漸漸式微,到清末已成為「書面語言」,滿族人幾乎全部漢化。著名的「滿漢全席」,就是滿漢飲食文化交融的產物。

「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的融合,讓滿漢民族「打成一片」,相互之間的關系親近,自然就不會想著天天作對了。

清政府還插手土地,改革土地制度,保護農民利益,這對于的大多數靠種地吃飯的漢族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雍正年間,清廷推行「攤丁入畝」改革,將人頭稅改為田賦,減輕農民負擔。此舉雖未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兼并問題,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滿漢矛盾,穩定了農村社會。

「誰的莊稼誰種,誰的地誰收」,這一政策讓漢族農民吃下了「定心丸」,不再將滿族視為異類。滿清統治者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保護農民利益,就是為自己的統治贏得民心。

當然,滿清的民族融合政策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滿漢聯姻雖有政策鼓勵,但實際成效并不理想。滿漢等級觀念根深蒂固,一些滿人對漢人依然心存優越感。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滿漢之間的隔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但瑕不掩瑜,滿清的民族融合努力畢竟取得了一定成效,為其長治久安創造了條件。

思想鉗制,消解反抗意識

滿清利用科舉制度,向士子灌輸儒家思想。八股文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答題形式,要求考生模仿孔孟說話方式,背誦四書五經。

在應試教育的引導下,士子們埋頭故紙堆,視野狹窄,缺乏批判精神,逐漸喪失反抗意識。俗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科舉制度的誘惑下,許多讀書人將精力都放在了考試上,而忽視了社會現實。

他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一旦金榜題名,便對朝廷感恩戴德,哪里還敢生出反抗之心?而他們的身份轉變,也使得自己擠進了統治階層。

滿清推行文字獄,打擊異己思想。凡是發表不利于滿清統治的言論,都可能遭到株連,甚至滿門抄斬。文字獄的高壓政策,使知識分子噤若寒蟬,不敢妄議朝政,反清思想難以傳播。

據統計,清代共發生文字獄53起,涉案人數多達2000余人,其中不乏名流巨子。如康熙年間的「南山集案」,乾隆年間的「戴名世案」等,都是文字獄的典型案例。

在這種「殺一儆百」的高壓政策下,知識分子自然不敢輕易發聲,反清言論更是難以見諸書面。

滿清利用宗法倫理,強化尊君思想。在儒家倫理體系中,君臣關系被類比為父子關系,臣子理應忠君如忠父。滿清統治者利用這一思想,強調「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要求百姓效忠皇帝如天。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專制思想下,反抗的意識被進一步消解。康熙帝曾說:「朕視天下如一家,中外如一體。」在這種「家天下」的思想影響下,百姓自然而然地將皇帝視為「家長」,反抗的念頭也就難以萌生。

滿清的思想鉗制并非萬無一失,太平天國、義和團等農民起義,都曾高舉反滿大旗。但這些起義往往缺乏明確的政治訴求,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最終都被清廷鎮壓。直到辛亥革命前夕,反滿思潮才真正興起。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滿清的思想禁錮還是卓有成效的。

滿清的思想鉗制手段,并非他們的獨創。在中國歷史上,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向來不乏使用「思想鉗制」這一招。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為了用儒家思想來維護皇權。

明太祖「焚書」,更是思想專制的極端表現。滿清統治者不過是將這一套發揮到了極致,滿清的思想鉗制可謂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盡管這種做法難免流于「愚民」,但從維護統治的角度來看,卻是相當奏效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思想有了,很容易發生行動。」

滿清統治者對思想的鉗制,從根本上遏制了反抗行動的發生,為其統治的長治久安提供了重要保障。

漢人平等參政

滿清允許漢人參與政治,給予平等機會。在前朝,漢人的仕途往往受到種種限制。元朝更是明令禁止漢人參加科舉,斷絕了平民百姓的上升通道。

清朝吸取了前車之鑒,在科舉方面「打開天窗說亮話」,不存在民族和地域歧視。在科舉制度上,滿清可謂「用心良苦」。清廷雖為滿人設立專門科場,但也為漢人提供了大量的科舉名額。

一些滿洲貴族甚至認為,「十年寒窗苦讀,不如一聲嚎叫(指滿語)」,可見科舉對漢人的吸引力之大。通過科舉,不少漢人得以入仕為官,逐漸認同滿清政權。

在這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指引下,滿漢一律平等,八旗子弟和漢人子弟同場競技,唯才是舉。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清朝,這絕非癡人說夢。

在用人政策上,滿清也是「不拘一格」。雖然對一些要職有所保留,但對漢人官員并不吝嗇。據統計,清末15個巡撫中有13個是漢人。

吳三桂、年羹堯、劉墉、紀曉嵐等一大批杰出的漢臣,都曾在朝為官。滿清用人不分滿漢,讓漢人感受到朝廷的信任,從而心悅誠服。「惟才是舉」,成為滿清選拔官員的基本原則。

當然,滿清對漢臣也并非完全放心,他們常派滿人「陪臣」監督漢官,防止其「生事」。

而八旗和漢人雖名義平等,骨子里的滿人優越感難以泯滅。關鍵崗位往往由滿人把持,漢臣權力受到種種掣肘。即便是身居高位的漢臣,也常受滿人猜忌,稍有不慎便遭貶斥。

但瑕不掩瑜,滿清允許漢人參政的舉措,畢竟打破了民族隔閡,拉近了滿漢距離。它為那些懷才不遇的寒門子弟敞開了一扇門。

這無疑消解了漢人的反抗意識,為滿清的長治久安奠定了群眾基礎。得民心者得天下,滿清的民族政策可謂高瞻遠矚,其得失利弊,值得后人深思。

結語:

滿清之所以能統治中國近三百年,靠的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理術。盡管這套治理術也存在一些問題,但瑕不掩瑜,畢竟維系了滿清的長治久安。

今天再看這段歷史,我們固然要正視滿清統治的種種弊端,但也應看到其治理經驗的合理內核,這對當今依然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