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古代那麼多銀子,為什麼現在卻消失不見了?考古學家們給出了答案
2024/06/04

古人云:「百年樹人,千年樹木,萬年樹山」。

歷史就像滔滔江水,任何事物都難逃滄海桑田的宿命,就連白銀這樣重要的貨幣也是如此。

在古代,白銀可是扮演關鍵角色的。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為何如今卻看不見這些白銀的身影了呢?

中國歷史中的白銀

白銀,這種亮如明月的金屬,與中國的歷史緊密相連。

它曾經作為貨幣流通,也曾是皇家的寶物。

可以說,白銀見證了中國古代社會的變遷,它的身價也隨時代而起伏。

在遠古時期,白銀給人們帶來了神秘與新奇。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商時期,中國人就掌握了冶煉白銀的技術。

當時的白銀極為稀少,更是被視為貴重的金屬,主要用于制作餐具、裝飾品等,而非作為通用貨幣。

它那璀璨的光澤深深吸引著古人,讓他們賦予白銀以美好的寓意。

白銀的光澤與純凈度有直接關系,冶煉技術的進步使得商周時期的白銀質量日益精良,呈現出了如月光般皎潔的白色,這些白銀制品成為當時貴族的身份象征,他們競相收藏使用白銀器皿,以示富貴。

在《詩經》中,「白銀素錫」被寫進詩句,可見白銀的地位。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礦產開采技術的進步,白銀的來源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數量有限,白銀的地位并未因此改變,而是繼續沿用于制作高檔用品。

只不過當時的貨幣主要還是以海貝和銅鑄的布幣為主。

當時的白銀貝幣形狀各異,有的仿效自然貝殼,有的則打造成布幣或圓形方孔幣的樣式,這標志著白銀正式擔當起貨幣的職責。

但真正將白銀當作主要貨幣使用,還是要到漢武帝的時候。

漢武帝試圖發行添加了錫成分的白銀貨幣,以豐富貨幣種類。

但是由于白銀成色不均,計值不準,這種白銀貨幣流通時間不長。

到了盛唐,白銀的貨幣屬性開始凸顯,唐代出現了稱為「鋌」的白銀錠,它已經具備了貨幣的功能,這標志著白銀貨幣化的開端。

五代十國時,白銀進一步成為重要貨幣之一,與銅錢并存。

宋元時期,白銀的經濟地位有了明顯的提升,白銀與黃金一起,被視為貴金屬和價值儲藏,大量白銀從海外輸入中國。

到了明清時期,白銀才正式成為中國的法定貨幣,這一時期大量白銀從美洲流入中國,被大量鑄造為銀元,銀元逐漸取代銅錢,成為主要流通貨幣。

一個以白銀為基礎的銀本位貨幣體系在中國形成。

白銀曾經一度代表著貴族與權勢,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

白銀在中國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深受貴族階層的青睞。

然而,它在普通百姓生活中地位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高。

在古代,對于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白銀是稀有而昂貴的物品。

一兩白銀在宋朝時期可以兌換100文銅錢,在清朝時一兩白銀的購買力約等于現在的400-500元人民幣,如此昂貴的白銀,普通百姓是舍不得隨身攜帶的。

因此,普通百姓日常交易時更多使用銅錢。

根據考古發現,北宋時期一塊「五十兩銀鋌」就重達近2公斤,但是這主要流通于皇室與貴族階層。

普通百姓即便擁有白銀,也只會小心翼翼藏起來,而不會隨身攜帶,比如埋在爐灶下等隱蔽處所,以備不時之需。

在封建等級森嚴的社會結構下,大量白銀最終流入了皇室和貴族階層手中。

到了明朝中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白銀納入賦稅,白銀逐漸實現貨幣化,被稱為「銀兩」,這一過程與當時大量白銀從日本和美洲流入中國也有很大關系。

但是,白銀的輝煌卻未能持續下去。

隨著近代新貨幣的出現,它逐漸被人們所淡忘,曾經能夠買下萬貫家產的白銀,成為了不為人注意的黑色物件。

它的命運更是反映了中國從封建到近現代的變遷,不再代表財富,它的輝煌也成為了歷史。

許多白銀最終流落民間,成為許多普通百姓家中的傳家寶。

隨著時間的推移,白銀逐漸從貴族專用貨幣變成了通用貨幣,這標志著中國進入了「白銀時代」。

白銀見證了中國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轉型,也見證了各朝代的更迭變遷。

它因為特殊的地位,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獨特的印記。

白銀的消失:一段隱蔽的歷史

白銀曾經作為中國主要的貨幣流通數百年,它的消失之謎一直令人好奇。

然而,白銀的流失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在古代,白銀主要用于貴族和官僚階級。他們把白銀當成財富的象征,死后大量白銀會被作為陪葬品埋進墳墓。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慈禧太后,僅她一人的喪葬就花費了150萬兩白銀,遠遠超過其他皇帝,在地下的這些白銀或被盜掘,或隨時間腐蝕。

而歷史的動蕩也讓白銀失蹤。

張獻忠的起義軍在明末曾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他們在四川一處秘密埋藏了大批金銀財寶。

這件事在后世引起了廣泛的猜測和傳說。

直到2016年,考古人員在四川瀘州彭山縣江口發掘出了大批明代白銀,這證實了張獻忠藏銀的傳說,也印證了明末戰亂期間白銀的流失情況。

這批白銀出土的數量相當可觀,其中就有300多枚五十兩的明代官錠,以及大量碎銀。

到了晚清,慈禧太后的奢靡達到了頂點,她不遺余力地揮霍白銀來滿足自己的享樂生活,喪葬費用就高達15萬銀子。

鴉片戰爭后的不平等條約,將中國徹底變成了半殖民地社會。

在這個背景下,列強用武力手段強迫中國政府簽署了大量不平等條約,僅辛丑條約的庚子賠款就高達9.82億兩白銀,這更是成為了外國掠奪中國財富的一個典型案例。

一系列條約使原本輸入白銀的中國變成了純白銀輸出國,導致大量白銀流入國外。

1949年后,新政府大規模收繳民間白銀,用于國家建設。

一時間,白銀在中國社會中的流通幾乎消失。

其實白銀并沒有完全消失,只是以其他方式繼續為人們服務,比如電子產品中的導電銀和醫療用的硝酸銀等。

白銀作為貨幣在中國流通的悠久歷史,反映了它在經濟領域的重要地位。

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白銀貨幣也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要知道,冶煉和開采技術的進步使得白銀的產量大幅增加,白銀從稀有金屬變為普通商品,其貨幣屬性逐步喪失。

白銀消失的歷史,是中國由封建向現代社會轉型的一個縮影,它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反映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變遷。

我們不應僅將白銀的消失視為一段歷史,而應思考其背后的經濟變革與社會演變。

白銀不再是貨幣,但它仍以另一種形態服務于社會,例如銀礦開采促進了西部老工業基地的形成,而且白銀還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和科技領域。

所以說,白銀的消失是一段復雜的歷史。

它反映了中國由盛入衰的過程,也因社會變遷而功能轉移,這段隱蔽的歷史值得人們繼續探索和思考。

我們既要洞察歷史變化的規律,也要把握白銀在當代社會的新作用。

只有這樣,才能對白銀消失背后的歷史意義有更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