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此豪言出自西漢大將軍霍去病之言,說是豪言,卻并非狂言,他領軍作戰,消滅匈奴數萬人。
他僅僅活了24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大多數時候都在與匈奴戰斗,為國家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歷史上對他評價褒贊占比多,但是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時候卻持有不同的看法。
他曾寫道:「參軍之時,皇上遣宦官輜重數十騎,歸后重車剩梁肉,士卒饑矣。」
大意是說,漢武帝因為寵愛霍去病,所以戰爭中賞賜他十車肉,一直到戰勝回京的時候還剩下好多肉,但是很多士兵因為沒有肉吃餓死,肉卻已經臭掉。
司馬遷批評他不懂感恩皇帝恩德,更不愛惜自己的士兵,定然是別有用心,寧可讓他們餓死,也不給他們吃。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也不盡然,其實每一個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有他這麼做的理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就是這個道理,沒有設身處地的感受過別人的角度,是永遠不會知道這件事的道理在哪里。
即使是著名史學家司馬遷也不是事事都看的明白,而且對于當時皇帝賞賜的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此事讓士兵們都非常困惑的事情,一直到滅門才看出他的高明之處,那麼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呢?
到底是霍去病別有用心還是另有深意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件事情。
霍去病出身并不算顯貴,他是一個私生子,他的母親是侯府的女奴,名叫衛少兒,幼時霍去病沒有見過父親,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他的成長中缺少父親這一角色,從那時來看,可能并沒有什麼。
但是從現在兒童心理健康這一層面來說,一個孩子的成長中沒有父親這一角色,是使得孩子性格缺失的重要因素。
所以后世有評價他性格上的問題,大概與這一環境有重大的關系。
後來,因為母親衛少兒的妹妹衛子夫得到漢武帝劉徹的寵愛,被立為皇后,所謂一人得道的道理,霍去病也因此成為一名重要的外戚成員,從此得以與上流社會攀上關系。
與上流社會攀上關系可是不得了了,這樣他就有了一個皇后姨媽以及一個大將軍舅舅。
而且漢武帝發現霍去病從小就善騎射,于是更加喜歡這個少年郎。可以說霍去病的少年時光,很長一段時間的都是在漢武帝的教導下度過的,漢武帝對他精心培養,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對他寄予厚望。
據說當時漢武帝還曾想親自教霍去病兵法,但霍去病沒有學,回以「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這句話是說打仗是要看謀略的,我不必學習古代兵法。
從這句話中能看出霍去病的自信,尤其是在軍事才能上,這種自信應該是來自于漢武帝平時對他的教導。
就像教學一樣,因材施教,他認為打仗也應該「因戰而變」,不應固守一套法則。但是也能看出平時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喜愛,否則單憑這一句「婉拒」怕是又要被參上一本了。
霍去病年滿十八歲就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出征,此次戰爭目標是攻打匈奴,因為此前西漢與匈奴就已經有過多次交鋒,但是被擊退了的匈奴依然賊心不死,多次來犯。
于是漢武帝準許了霍去病的主動請纓,特地派他隨其舅舅大將軍衛青攻打匈奴的漠南,畢竟在前幾次的戰役中多虧衛青擊敗匈奴,取得勝利,漢武帝對衛青相當信任。
現在多了一個霍去病,漢武帝相信一定能夠徹底擊敗匈奴,第一次出征,霍去病興奮非常,到底是年少輕狂。
漢武帝對他尤加贊賞,封他為剽姚校尉,意思是勇猛勁疾之意,職位大概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師長或者是旅長。漠南之戰,漢武帝另派公孫賀、蘇建、趙信等大將軍出戰,由衛青做總統領,整裝待發。
他們向匈奴發起攻擊,衛青將大軍分為兩部分,蘇建和趙信兩位將軍的兵馬合二為一。不巧蘇建、趙信兩人的3000兵馬在中途與伊稚斜單于軍正面遇上,伊稚斜單于軍此時帶數萬匈奴軍,兩隊交鋒,勝負已然顯而易見。
見實在實力懸殊,蘇建率部分精騎突圍逃回軍營,而本來就是降漢的趙信見敵眾我寡,于是帶剩余800殘軍復投降匈奴。蘇建雖要保命,顯然這是逃兵的行為,后漢武帝赦免蘇建,將他貶為庶人。
當匈奴洋洋得意之時,霍去病率800騎兵追擊匈奴,斬殺匈奴千余人,殺單于親族,全身而返,漢武帝以其功冠全軍,封為冠軍侯。首戰告捷,對于霍去病來說是一次重要的嶄露頭角,他沒有讓漢武帝失望。
不久,漢武帝又派他率兵出擊占據河西,史稱河西之戰,河西之戰一共有春夏兩次。第一次西征,據記載,霍去病率一萬驃騎出隴西,逾烏盭,討遬濮,涉狐奴,轉戰六天五個國家,遇到降者可赦免之。
在焉支山,與匈奴正面激戰,斬殺折蘭王、盧侯王,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等全部被俘,粗略估計首虜八千余級,可以說是斬匈奴于「無形」之中。
戰勝后,霍去病因功加封。
同年夏季,公孫敖被派去增援霍去病,但因故遲到,于是霍去病孤軍奮戰。越過居延直達祁連山,順利俘獲酋涂王,麾下投降者達到2500百人,斬得匈奴軍首級三萬二百級,數量之巨,使匈奴經歷了一次重大的打擊。
漢武帝得知大勝,大喜,再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四百戶。
此一役,使得霍去病風頭大盛,甚至功可過衛青大將軍。
因為霍去病的勝利,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西北邊境幾乎沒有匈奴進犯。對于有這麼一員大將,是漢武帝之幸,但是這樣一個如此驍勇善戰的猛將漢武帝是否忌憚呢?
在后面的漠北之戰中可以看出漢武帝對這個自己一手培養大的人還是很忌憚的。
西北平定后,漠北等地區也蠢蠢欲動。漢武帝又派他與衛青各率騎兵五萬深入漠北,此時霍去病時年二十一歲,距離他短暫的人生結束只有三年時間,此次意在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命將軍李敢等為大校,與匈奴左賢王部交戰,匈奴敗,俘虜匈奴將軍等83人。
霍去病則是與匈奴主力軍交鋒,追殺至狼居胥山,大破匈奴,共斬獲首級七萬四百四十三級。如此的戰無不勝,漢武帝對霍去病不斷封賞。
漠北之戰中,漢武帝為霍去病開了「小灶」,他命人賞賜了10車肉給霍去病,但是霍去病看到之后卻并沒有感覺很開心,反而是吩咐人封起來。
對皇帝的封賞,不僅不謝恩,反而不給面子,而且一直等到放臭了也沒有給士兵們吃,霍去病在想什麼呢?
其實從小的生存環境讓霍去病的性格中多了幾分謹慎小心,遇事多考慮三分是他的習慣。通過漢武帝送來的這些肉他似乎嗅到了一些危險的氣息。因為漢武帝送來了肉,只說是賞給霍去病的,卻沒有明確表示此肉是否可以分享給士兵。
以霍去病的性格,大概是不會多此一舉去試探漢武帝的內心想法是怎樣。他將命在外,只管打好仗保護好皇帝就行,其他的越矩行為他沒有什麼過大的興趣。
而且對于這些肉他其實為難,若是分享給士兵,士兵難免會認為是霍去病體恤自己的部下,但是在漢武帝看來怕是有籠絡人心的嫌疑。倘若不分給士兵,那麼自己獨食的話,怕是會讓士兵認為他是一個冷血無情之輩。
所以權衡之下,就是誰都別吃,不如臭掉。
此事傳回漢武帝耳朵里,漢武帝甚是滿意,他也算是放下了戒心,相信霍去病大概只是「閑云野鶴」一般。
有人質疑這種想法此地無銀三百兩,實在是憂慮太甚,但是在后續的發展中,就可以看出這并不是杞人憂天,而是真正的明哲保身。這一點,從26年后衛家滅門一事中便可看出來霍去病的高明之處。
一次,漢武帝小憩時,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被好幾千木頭人手持棍棒襲擊他,其實就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夢境而已,即使周公解夢,也不會有什麼大兇之兆。
但是奈何漢武帝身邊有一個與太子有嫌隙的江充,他害怕漢武帝死后自己被太子所殺,于是心生一計,告訴漢武帝如今身體不舒服是因為此夢有暗示,怕是有人在行巫蠱之術。
漢武帝大驚,命江充去查辦,不知江充是何用意,他矛頭指向太子,卻先是在宮外「大開殺戒」。
無論是會巫術的人,還是卜卦算命的人,都免不了被盤問,甚至于還在一些百姓的身上造假,致使民間百姓相互指正巫蠱之術,陷入一片混亂之聲,因此致死者數萬人之多。
沒有一個皇帝不惶恐自己的江山社稷,特別是對于年齡已高的漢武帝,他也相當忌憚巫蠱術,因此更加相信有人借用巫蠱之術害他。
終于,江充把矛頭移回了宮里,他箭指太子,先是聲稱太子宮中有木頭人,又明示太子有謀反之心,就這樣,太子也陷入了這場巫蠱之中,結果必然是太子和衛皇后都死于這場沒來由的陷害之中。
如此浩浩蕩蕩的「殺戮」,霍去病的家人卻可以安然無恙,或許,他憑借的正是這種「閑云野鶴」的悠然以及不沉溺于富貴豪華的高明吧。雖然人生短暫,但可謂傳奇。
【1】引自莊子《人間世》
【2】引自魯迅先生《偽自由書·推背圖》
【3】引自宋·尤袤《全唐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