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2500年前的古墓重現水庫,出土「逆天」文物,專家驚呼:終于找到你
2024/06/25

在河南博物館之中,現藏有一件極為精巧的文物——云紋銅禁。這件文物是春秋戰國之時所制造出來的一件青銅器,不過,和以往我們所認識到的青銅器不同的是,此件青銅器之制造,運用了一種極為精湛的工藝——失蠟法。

失蠟法是一種極為復雜的融模工藝,根據相關史料文獻可知,在現存的歷史文獻之中,最早提及到這種工藝的史料是唐朝時期的在這件文物出土之前,相關的考古學家一直以此為據,認為失蠟法應該是出現于唐朝時期,甚至一度被認定是從印度傳過來的,但是,正是因為「云紋銅禁」的出現,才讓大家刷新了認知,原來,我們國家早在春秋戰國之時便已經掌握了此項高難度的制作工藝。

不過,「云紋銅禁」的發現,倒也是一次極為湊巧的「偶遇」。

1977年之時,在河南的淅川縣發生了一起極為嚴重的旱情,莊稼在缺水的情況之下一大片一大片的干枯死去,當地的老百姓可謂是苦不堪言。隨著時間的推進,旱情越來越嚴重,小溪溝渠早就已經干涸,那原本的大河,也在旱情的威逼之下成為了毫無生氣的干涸之溝,而原本儲水的「丹江水庫」,水位也在大旱之下開始急劇的下降。

這一天,當地的村民在水庫附近巡視之時,忽的發現這「丹江水庫」有些不對勁,只覺得這水庫的水下降得實在是過于明顯。雖說,這「丹江水庫」在大旱的時候確實是水位下降了不少,但是在這一天的水位,倒是降低得格外快。

當時,這位村民只是覺得有些不對勁,隨后便叫來了當地的負責人,最后在一系列的盤查之后發現,原來,這「丹江水庫」出現了塌陷!這不是什麼小事情,一般來說,作為水庫,是萬萬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除非這水庫地下還有「中空」之處,這才導致了水庫的水都流入,從而使得水庫的水位急劇下降。

那麼,「丹江水庫」究竟有什麼呢?

原來,在「丹江水庫」一旁的龍山山脊處出現了問題,那里有一個「大窟窿」,水庫里面的水都是往這個「大窟窿」里面流的。隨后,相關的專家問詢而來,最終確定,這個「大窟窿」,正是一座古墓的口子,隨后,為了保證古墓當中的文物免遭水的侵蝕,當地的考古學家迅速組隊開始搶救性的挖掘。

在整個的過程當中,可謂是驚喜不斷,從中出土了不少的文物,具有相當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尤其是「云紋銅禁」的發現,更是令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驚訝不已!

據測量,「云紋銅禁」整個的高度達到了28.8厘米,長度有103厘米,寬度達46厘米,乍一看上去倒是極為像現在我們在家吃飯時所用的大長桌子。不過,這「云紋銅禁」在當時倒也是用來當尊、卣、壺類酒器的器座,不僅僅就是好看那麼簡單,而是極具實用性。

當然,細細觀察可見,這「云紋銅禁」實在是精致,上面的花紋透雕都極為地精美,尤其是那上面點綴的云紋圖案,就像是活靈活現的云朵一般漂浮在這器皿之上;且再看那周圍的異獸,也是極為別致的。整個的「云紋銅禁」處處透露著古代工藝之精美,不得不讓人佩服老祖宗之智慧!

現如今,「云紋銅禁」早已經是河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也是我們國家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話說回來,幸而這「云紋銅禁」的出土,不然,這「失蠟法」倒是也成為了印度的首創,現如今,有了「云紋銅禁」這個活生生的佐證,倒也就說明了,「失蠟法」是我們本土的發明,比印度早了1000余年,至少,在目前的考古基礎上,這個觀點是站穩了腳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