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九月,光緒皇帝駕崩,慈禧立溥儀為新帝。
本以為這位無冕女皇將會繼續把控朝政,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繼續在晚清作威作福,卻不料就在溥儀皇帝登基的第二天,她就緊隨光緒皇帝后,離開了人世。
如此巧合的時機,實在不由得令人懷疑慈禧到底是不是正常死亡。只是由于當時清政府還在,世人并不敢直接議論。
直到1912年清政府覆滅之后,才有人敢將此事拿到台面上來說。尤其是李蓮英的姐姐,面對眾人的疑問,她直言不諱地表示:慈禧太后不是病死的!
慈禧到底為何而死?在她的死亡的背后,又隱藏著些什麼?
雖然并沒有皇帝之名,但從同治皇帝到光緒皇帝統治時期,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掌權者。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當中,這是相當罕見的。
受制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歷史上女性當權者極為罕見,不少女性政治家就算一時掌握了權力,也往往難以將其一直把持在自己手里。
從這個角度來看,幾乎從未被人動搖過手中權勢的慈禧顯得格外引人矚目。
只可惜,慈禧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統治者。在慈禧之前的清王朝,也不是沒有優秀女政治家的出現,例如孝莊皇太后。
她先后培養了順治、康熙兩任皇帝,輔佐康熙皇帝捉拿鰲拜、平定三藩等,為清初政權的鞏固、社會的穩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據說,孝莊皇太后還是慈禧的偶像,奈何慈禧眼中看到的只有孝莊手里的權力,沒有看到她為了國家嘔心瀝血的一面。
雖然不能將所有的責任都歸咎在一個人身上,但慈禧太后的所作所為,確實加劇了清王朝的覆滅,加劇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
慈禧不僅頃盡一國之力來維持自己的奢靡生活,還極力阻礙國人自發進行的救亡圖存運動。說她是民族的罪人,絲毫不為過。
不過無論做過什麼,地位又有多麼顯赫,死亡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1908年11月15日,躺在儀鸞殿中,七十四歲的慈禧永遠閉上了雙眼。
在那個年代,七十四歲時去世已算得上是喜葬了,可在得知慈禧的死訊后,眾人都露出了奇異的表情。因為就在一天前,光緒皇帝剛剛駕崩,新帝坐上皇位不到一天。
為何慈禧去世的時機這麼巧合呢?種種巧合下,想不讓人懷疑都難。
根據清政府給出的說法,慈禧是因病而死,但民間流傳的最廣的說法,就是她是被人暗算,用毒藥毒死的。
這一說法并非空穴來風,李蓮英的姐姐在清朝滅亡后就曾公開承認,說慈禧并非是病死的。
后人在對慈禧的尸骨進行研究的時候,也從其中提取到了些許毒素。凡此種種,似乎足以證明慈禧是被人暗殺的。
可如果她是死于中毒,誰又會是那個兇手呢?
要知道當時慈禧可是一手遮天、權勢滔天的存在,誰遇上她,都只能暫避鋒芒。
雖說生前沖突不斷,但等到死后,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卻都同樣面臨著世人對自己死因的猜疑。
光緒和慈禧的沖突由來已久,兩人的不合也是有目共睹的。
剛登基為帝的時候,光緒雖然有皇帝之名,卻沒有皇帝的權力,朝堂政事基本都只能聽從慈禧太后指揮。
隨著時間流逝,逐漸長大成人的光緒自然不會滿足于現狀。他開始有意無意地忤逆慈禧太后的想法,試圖爭奪屬于自己的權力。戊戌變法,就是他與慈禧斗爭的體現。
只是光緒皇帝的根基并沒有慈禧那樣深厚,不出意外的,他敗了,并且敗的相當徹底,連整個人的自由都徹底失去了。
不難想象,對于這個權力斗爭中的失敗者,慈禧會對他做些什麼。
或許在慈禧太后病重的時候,她想起了這個曾經忤逆過自己的皇帝。因為不甘心就此將權勢交到他的手中,她才選擇對光緒皇帝下毒,帶著他一起上路。
當然,這只是民間的一種猜測。光緒皇帝的身體本來就不太好,如果說他是因病去世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再說慈禧太后的死因。表面上看,慈禧太后是因重病而死,這不由得讓人疑惑,往日慈禧十分注重養生,按說不可能會輕易患上重病才是。
于是便有人認為,慈禧是被人偷偷投了毒,這才一病不起。
據李蓮英的姐姐所說,弟弟曾經告訴她說,慈禧太后服用了太多慢性毒藥,所以才會出現身體虛弱的表現。等到他們發現問題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根本沒辦法挽救慈禧太后的性命。
由于李蓮英是慈禧太后身邊的親信,李蓮英的姐姐也是慈禧太后身邊的侍女,從她口中說出的內容未嘗不可靠,或許正如她所說,慈禧就是被人投毒害死的。
但是,這又帶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敢對慈禧下此毒手?
當時國家里想要除掉慈禧的人并不在少數,但要知道負責操持慈禧日常生活的人有很多,一個搞不好,下毒之事就會東窗事發。
以此為依據反向推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被慈禧視為是親信的李蓮英,竟然是最有嫌疑的那個。
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站在慈禧太后身邊的李蓮英向來被人們視為是慈禧太后的親信。而且作為一名大太監,李蓮英的權勢基本都來自于慈禧太后。
若說這樣的他會對慈禧下手,著實令人覺得有些匪夷所思。不過,如果說李蓮英是為了爭取更大的權力,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他甘愿一直服侍在喜怒無常的慈禧太后身邊,為的就是那足以令他凌駕于眾人之上的權力。
李蓮英做太監的時間相當長,童年時代,他就被凈了身,來到王府中侍奉皇親貴族。後來在咸豐皇帝去世后,他又被選進宮中伺候太后。
起初,李蓮英在宮廷里并不受重視。彼時慈禧太后身邊有著大太監安德海的侍奉,有安德海這個可心人在,慈禧哪里會注意到小小的李蓮英。
見從慈禧太后那里無法下手,李蓮英便將目標轉移到了安德海的身上,希望能夠得到安德海的提攜。這次,李蓮英成功了。
1865年,在安德海的推薦下,李蓮英成了首領太監,總算是在深宮當中混出了頭。等到安德海被下令賜死后,李蓮英就順理成章地接替了他的班,成了新一任慈禧身邊的大太監。
要說慈禧太后對李蓮英,那可真不算差。清朝建立后,統治者吸取了明朝滅亡的啟示,對太監格外提防,并立下規定,太監最高官職決不能超過二品。
但就因為覺得李蓮英侍奉的很合自己心意,慈禧太后便不顧朝臣反對,硬是將他加封為二品頂戴。
而且李蓮英的活動范圍還不止是在深宮當中,他甚至還能隨著親王一起外出巡查,足可見他到底有多受慈禧的信任與寵愛。
不過,李蓮英之所以能夠成為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其中所付出的艱辛絕對要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多。
皇宮里服侍在慈禧太后身邊的人基本都是人精一樣的存在,想要在人精堆里脫穎而出,光有忠心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能夠討得慈禧的歡心,李蓮英花費了極大的功夫去琢磨慈禧的愛好。
慈禧愛美,并且還很愛趕時髦。李蓮英得知后,便趁著出宮的機會偷偷前往那些個風月之地學習各種妝發技巧。
雖然風月之地說出去不好聽,但這里的女子對時尚的敏感程度是非常高的。從她們那里,李蓮英往往能學習到各種新奇時尚的髮型妝容。
等到回到宮中后,他就會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慈禧太后的身上,以此來討得她的歡心。
慈禧不服老,對年輕有著深沉的執念,李蓮英在日常相處中,便極力避免會讓她感到自己衰老的情況出現。
每當給慈禧太后梳頭的時候,他都會極力放輕手中動作,這不僅是為了讓慈禧感受不到梳頭帶來的輕微刺痛,更是為了讓他能夠巧妙地隱藏起慈禧的白發。
一旦不小心梳掉了幾根頭髮,李蓮英還會偷偷將頭髮藏在袖子里,不讓慈禧太后看出端倪。
慈禧太后不喜歡無聊,李蓮英就深入民間,從各地搜羅來各種新奇的話本子加以改編,使其更符合慈禧太后的口味,再在聊天的時候將故事講給慈禧聽。
并且除了話本子,他還時刻關注著街頭巷尾的最新消息,以便能夠在慈禧有需求的時候迅速做出回應。
凡此種種,足可見李蓮英的精明。當然,只讓慈禧太后一個人滿意也是不行的,李蓮英無論如何都忘不掉他的前輩安德海是怎麼死的。
作為慈禧身邊的寵臣,安德海原本也有著滔天的權勢。可時間一久,他就忍不住得意忘形起來,整日在官員面前作威作福,引起眾臣不滿。
最后,百官聯合上書,要求慈禧太后必須嚴懲安德海。在偌大的輿論壓力壓迫下,就算慈禧太后再寵愛安德海,也不得不做出退讓,將安德海處死以平息事態。
有了安德海的前車之鑒,即便深受慈禧信任,李蓮英也從來不肯放縱自我。
倘若宮中有人犯了事情,只要能幫一把,李蓮英都會出手相助。哪怕是面對被幽禁在皇宮中的光緒皇帝,李蓮英都盡心盡力地服侍著他,給了他充分的尊重。
出現在朝中官員面前時,李蓮英亦是謹小慎微,從不拿慈禧的寵愛說事。
如此一來,無論實在前朝還是在后宮當中,李蓮英都廣受好評。
只是無論此前做過些什麼,李蓮英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隨著慈禧太后年齡漸長,精明的李蓮英不可能沒有意識到這棵長久以來一支筆護著他的大樹,馬上就要迎來折斷的一天了。
這種時候,如果有人對他拋出橄欖枝,希望他能夠幫一點忙,想來李蓮英是不會推辭的。所以也有人認為,李蓮英就是那個給慈禧太后下毒的人。
慈禧太后真的是被毒殺的嗎?倒也不盡然。
事實上,盡管學者從慈禧太后的體內提取到了一定的毒素,但這毒素并不是很多。正所謂是藥三分毒,這些毒素很有可能是伴隨著藥物進入慈禧太后體內的。
而且相比較于中毒而死,慈禧太后更有可能死于腸胃病。
在現代人看來,腸胃病并不是什麼大病,只要及時服用藥物就能治好。但在過去,那可是幾乎能要人命的重病。
平時,身為太后且愛好奢靡的慈禧吃的是山珍海味,日常生活中,她鮮少有運動的機會。
而且身為清朝廷的統治者,為了能一直將權力攥在自己手中,她還承受著莫大的朝政壓力,長此以往,她會患上腸胃病也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久病成疾,縱然有著御醫的盡心醫治,慈禧體內的病根也難以鏟除。更何況她年紀已經上來了,醫生不敢為她使用見效比較快的法子。
種種因素作用下,才造成了慈禧太后駕鶴西去的結局,這也是說得通的。
不過,無論是哪種說法,說到底都是后人的推測而已。并非當事人,想要還原當初到底發生了什麼,無疑是非常困難的。
其實慈禧太后在這個時候去世,也算不錯的結果,畢竟就在幾年后,晚清政府就覆滅了。
作為國人眼里的民族罪人,倘若活到了那個時候,等待著她的只有愛國人士的制裁。與其死在那個時候,倒不如倒在清朝廷滅亡前夕,也算圓滿。
只是這個圓滿僅僅是相對于慈禧而言的,一想到這個民族罪人到頭來竟能夠在榮華富貴中度過一生,還不必接受審判懲罰,就實在令人憤恨無比。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