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者天下之大本。」
吃飯,是人們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需求。
我們經常能夠在影視劇中看到古代人吃飯有滋有味的,十分豐盛。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古代不同等級的人吃什麼樣的飯菜,卻各不相同。
或許我們到了古代之后,連一天都撐不住。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由此可見飲食對中國人的重要性。
在遠古時期,人類還處于原始狀態,生活方式十分簡單,主要就是依靠采集、漁獵為生。
他們根本吃不上精致的稻米面食,而且經常面臨著吃不飽的困境。
野菜、野果、魚蝦、禽獸肉都成了當時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有時運氣好能捕獵到野味填飽肚子,但是更多時候則是挨餓受凍。
進入新石器時代后,人類開始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包括黍、稷、小米、大豆在內的各種粗糲谷物,這也為古人類的吃飽問題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五谷雜糧的單一滋味也導致了另一個問題的出現——極其單調的口味。
在沒有油鹽醬醋等調料幫助的情況下,稠粥和烙餅成了當時人們的主要食物。
到了漢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烹調用具也不斷改進創新,中國的飲食文化進入了新的階段。
鹽的大規模應用讓人們的味覺不再如同原始社會時期那樣單一,油、醋、醬油的加入也增添了菜肴的層次感。
更重要的是,就連面食的制作工藝也日趨精細,不僅有了饅頭和各類燒餅,還出現了精致的湯餅、蒸餅、細環餅等面點心。
唐宋時期,中國餐飲文化迎來了黃金時代,各種新菜式大量涌現,烹飪技藝不斷創新完善,以「炒」為代表的新烹調用法使蔬菜的原味得以充分萃取,肉類也更加鮮美。
不僅如此,經濟發達促使餐飲業蓬勃發展,餐館和菜式競相多元化,廚師也成為了一門受尊重的職業。
可以說,古人對食物的要求,在這個時期從單純果腹轉變為追求吃好了。
到了明清時期,中國菜系發展成熟,形成了以川菜、粵菜、魯菜見長的區域餐飲格局,每一種菜系都有獨特的做法和風味。
而隨著養豬業的發展,豬肉也成為了普通百姓家中的主要肉食來源之一。
如今中國菜在世界享有盛名,這與古人對烹飪技藝的不懈探索是分不開的。
可以說,中國的飲食文化經歷了一個從粗放到精細的過程,最初人們僅僅是為果腹,到後來逐漸追求口感和營養均衡,各種烹飪技藝不斷改進創新,新奇食材也源源不斷地豐富餐桌。
事實上,在宋朝之前的古代,普通百姓的飲食非常樸素簡單。
由于科技條件的限制,普通百姓能吃到的東西非常有限。
在夏商周時期,我國還處于原始農業階段,谷物和蔬菜種類有限,肉類來源主要依靠狩獵。
根據考古發現,當時人們已經開始馴養豬、狗等動物,但是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這些肉食對普通百姓來說還是奢侈品。
到了秦漢時期,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水稻已經在長江流域廣泛栽培,小麥也逐漸向北方擴張。
這些谷物產量較高,種植相對容易,但是脫粒技術還不成熟,吃起來非常粗糙,味道比較差。
面食也非常簡單,主要是蒸、煮這些最基本的做法,平時百姓吃的主要是各種糊糊,像粥、飯、稀飯之類的,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而肉類基本上是很難能吃到的,因為牛只能用于勞作,基本不能宰殺,羊只有在節日才能屠宰,豬、雞也是稀有的食材。
可以說,當時人們真正能經常吃到的,也就只有魚、蝦這些比較便宜的肉食。
對于許多貧苦百姓來說,一年才能吃上一次肉,這就已經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漢武帝時期曾在宮廷用牛羊宴請匈奴使團,這也顯示了當時牛羊還屬于上層貴族的奢侈食材。
而在調味方面,秦漢時期的普通百姓主要使用鹽、醬油、梅子等調味,百姓家里不像官宦人家能用上姜、蔥、蒜這些調味料,大多是清一色的淡菜。
雖然說醬油在漢代已經出現了,但是因為價格不菲,一般百姓很難購得,而醋則是到了南北朝時期才傳入中國的。
只有在節日,百姓才能吃得豐盛一些,平時的飲食非常樸素。
在科技落后,物產匱乏的古代,大多數普通百姓都是這樣度日的,每個地區的口味與習慣也都不太一樣,南方偏愛米飯,北方以面食為主,但無論哪里,簡單是古代普通百姓飲食的主要特點。
所以說,其實在宋朝之前的古代,普通百姓的飲食非常簡陋,主食以雜糧為主,很少有肉食,調味也相當限制。
他們的生活雖然艱苦,但是卻一直在積極地探索,為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到了現代,普通百姓的飲食已日趨豐富多樣,遠非古代可以比擬。
翻開歷史,我們不禁要感慨,古人的生活是那麼艱苦,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是來之不易。
古人常穿粗布衣,常吃野菜羹,當今豐衣足食,我們卻應當時刻反思「知足」的真諦。
中國飲食文化中,食物和生活密不可分,吃得富足安定,說明人民富足安定。
古代人們的生活非常艱苦,粗茶淡飯。
明朝之前,普通百姓每日的主食就是一些粗糙的谷物,常年吃不上肉,新的谷物如青稞很難在中原地區種植,新鮮蔬菜也是供給上層貴族,百姓的日常伙食十分單調。
晚明文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寫道,「糠菜粥,糟蔬羹,十室九空」,可見普通人過著何等清貧的生活。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玉米、紅薯等糧食的傳入,普通人的生活才逐漸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