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著金湯匙出生在大帥府的張閭瑛,是典型的大家閨秀。
作為張學良和于鳳至唯一的女兒,不難想象她會受到父母怎樣的寵愛。
倘若沒有後來的時局動蕩,這個師從齊白石、張大千等名家學習繪畫的千金大小姐,也許會在文化藝術領域頗有建樹。
怎奈覆巢之下無完卵,特殊的時代背景和家庭背景,讓她注定無法選擇一段平淡安穩的人生。
長大后的張閭瑛輾轉國外,獨自陪伴母親數十年,現如今以106歲的高齡定居美國。
其實不僅是張學良夫婦對張閭瑛寵愛有加,祖父張作霖同樣將這個小孫女視之為掌上明珠。
在張閭瑛滿月的時候,張作霖特意在府中大擺筵席,好好地慶祝了一番。
當時的張作霖,還是當之無愧的東北王,在東三省范圍內,很難找到比張氏更有勢力的大家族。
由此可見,幼年時期的張閭瑛,過的是一種怎樣衣食無憂的生活。
父親張學良對這個女兒更是極盡喜愛,無論公事多麼繁忙,他也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張閭瑛,父女二人一起郊游、騎馬——那段幸福的童年回憶,也陪著張閭瑛度過了後來很多難捱的日子。
張學良夫婦對張閭瑛的培養可謂是全方位的,詩詞歌賦面面俱到。
而且還大費周章為她請來名師授課,可見他們對張閭瑛寄托了很高的期望。
爭氣的張閭瑛也不負眾望,優渥的家庭條件為她帶來了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張閭瑛同樣也牢牢把握住了這些難得的機會,她潛心學習,進步神速,逐漸出落成一副名門閨秀的模樣。
可以說在雙親的悉心照料下,張閭瑛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童年時光。
而且權貴家庭的出身,也并未讓她沾染上不良習氣,張閭瑛的成長軌跡,一直都在向著思想獨立的新時代女性靠攏。
原生家庭所提供的物質保障,讓張閭瑛可以更為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無法享受到的教育資源的傾斜,讓她可以站在更高的地方去認識這個世界。
但正如多年后,張閭瑛提到的那樣,幸福的內核也許恰恰就是平凡。
童年時期的無憂無慮,與後來的家族動蕩以及民族苦難所碰撞——二者之間的沖突所帶來的「灼燒感」,要比常人高出數倍。
正是因為張閭瑛的童年太過完美,才會讓她在觸碰到血淋淋的社會現實時,陷入巨大的痛苦。
1928年的時候,12歲的張閭瑛第一次體會到了何為真正的悲傷。
日本關東軍設伏于鐵路,讓祖父張作霖乘坐的軍列于皇姑屯發生了爆炸。
重傷的張大帥回到位于沈陽的大本營不久,就因傷勢過重醫治無效而離世。
張作霖的死亡,不僅讓幅員遼闊的東北地區失去了主心骨,也讓原本幸福的張氏一族自此再無團圓可言。
家國情仇的糾葛——開始纏上了這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
父親張學良忍受著巨大的痛苦,開始以少帥的身份接管東北的軍政事務。
張閭瑛敏銳地感覺到了家庭的變故,她發現自己無憂無慮地生活,幾乎在一夜之間戛然而止。
厄運似乎格外眷顧曾經體會過幸福的人,1933年胞弟張閭琪因病離世。
短短幾年之間,家中接連有親人永遠離開她,和至親天人永隔的惆悵,開始無情敲打著張閭瑛的意志。
雖然祖父和父親都是軍閥出身,但流淌在血液中的愛國情懷卻不曾衰減分毫。
張閭瑛知道在國難當頭之際,沒有人能做到獨善其身,唯有反抗才能為國家找到生存的出路。
但在抵抗侵略的漫漫長路中,先驅者面對的不僅是來自侵略者的威脅,還有身邊那些不和諧的聲音,甚至是信念的動搖。
原生家庭給了自己極為富足的生活,但同樣因為社會階層的不同,位于金字塔尖的張家人在面對外侮入侵時所做的抉擇,同樣也會被推到台前。
張閭瑛自然知道父親會作何選擇,她也會義無反顧地站在張學良這邊。
但她很快發現,自己的支持并不能帶來實質性的幫助,這讓她再次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也許在祖父重傷身亡的那一刻起,張閭瑛就已經和自己曾經的生活揮手作別了。
尚未配妥劍出門已是江湖的悵然無奈,讓張閭瑛產生了一種近乎窒息的感覺。
下野后的張學良放慢了生活節奏,1933年中旬他帶著夫人于鳳至和幾個子女前赴歐洲考察。
在切身體驗了一番國外風情之后,張閭瑛的留學夢又開始蠢蠢欲動。
父女間在經過多次的深入交流后,張學良最終同意了女兒留學的想法。
而他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這個視為掌上明珠的乖女兒,她的獨立意識好像已經悄然覺醒了。
為了照顧子女以及不讓丈夫分心,一如既往識大體的于鳳至決定留在國外陪讀。
他們把留學的第一站確定在了意大利的羅馬。
墨索里尼的女婿齊亞諾,和張學良私交還算是不錯。
在他的關照之下,張閭瑛的求學生涯和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張學良自己則回到了國內。
在羅馬求學的兩年時間,讓張閭瑛的思想發生了巨大轉變,她漸漸學會了多維度地看待世界。
可以說這段留洋的日子,重塑了張閭瑛固有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
然而好景不長,1936年底宣布承認「偽滿洲國」合法性的意大利,站在了中國的對立面。
而深諳民族大義的張學良果斷和齊亞諾斷交,這樣一來,張閭瑛自然就不再適合留在羅馬了。
後來于鳳至多次輾轉,最后帶著孩子們來到英國繼續求學。
而此時的張閭瑛,也已年滿20歲。
在倫敦安定下來以后,張閭瑛很快邂逅了自己一生的摯愛。
思想新潮且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張閭瑛,散發著一種知性的魅力。
這樣的優秀女性,自然是會吸引很多男孩子的青睞,陶鵬飛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中學畢業后的陶鵬飛順利考入東北大學,還曾擔任過東北大學校籃球隊隊長。
巧合地是彼時東北大學的校長正是張學良,陶鵬飛在校期間,還曾受到過張學良的接見。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陷入戰亂,離開學校的陶鵬飛,不得已在山海關內開啟了一段流亡的生涯。
也正是這段凄慘的流亡經歷,讓這個滿腔熱血的年輕人堅定了要去看看這個世界的想法。
費盡千辛萬苦來到英國之后,陶鵬飛如愿進入劍橋大學深造。
他抱著一顆求學救國之心,在異國他鄉開始了自己的學習旅途。
兩顆年輕的心就這樣毫無征兆地相遇了,雖然在家世上和張閭瑛之間存在著鴻溝般的差距,但同為進步青年的二人又怎會在意這些世俗的偏見。
陶鵬飛對張閭瑛展開了熱烈地追求,他直言不諱地向張閭瑛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
而貴為千金小姐的張閭瑛,同樣仰慕于陶鵬飛的才華,兩個人就這樣開啟了一段甜蜜的戀愛之旅。
兩個對「自由戀愛」認可且向往的人,擁有著極為相似的靈魂。
愛情的召喚,如同宿命的安排,攜手漫步在落日余暉下泰晤士河畔的這對青年男女,很快就成為了人人艷羨的甜蜜愛人。
成績優異的陶鵬飛醉心于學術研究,英國的學業結束后,他又先后前往德美兩國攻讀博士。
同樣追求進步的張閭瑛,則是追隨著愛人的腳步,選擇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志趣相投的二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談婚論嫁的這一步,張閭瑛還曾給遠在國內的父親寫信,希望他同意二人的婚事,但很遺憾卻沒能得到張學良的支持。
其實這時的張學良在發動西安事變,聯合楊虎城將軍兵諫蔣介石之后,已經被軟禁了起來。
但對于遠在大洋彼岸的妻子和女兒,他內心深處仍然有著深深的牽掛。
父親的拒絕讓張閭瑛不免有些失落,但這卻并沒有影響到她和陶鵬飛的感情。
隨著兩人之間的關系越發地親密,看在眼里的于鳳至,便做主讓女兒和陶鵬飛正式結為了夫妻。
兩個人在紐約組建了自己的家庭,而在畢業之后,夫妻二人經過慎重考慮一致決定留在美國。
一同留下的,還有母親于鳳至。
在和父親長期分離的這些年,于鳳至對張閭瑛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早在張閭瑛成年之時,就有人給她介紹過所謂「門當戶對」的世家子弟。
但思想進步的張閭瑛很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麼,她一句「要嫁就嫁布衣」盡顯獨立女性風范。
而這份敢于對自己人生負責的灑脫,大部分都是從母親于鳳至的身上學到的。
時間很快來到了1958年,張閭瑛夫妻和母親商量過后,決定變賣掉位于紐約的住所,舉家搬遷到了舊金山生活。
而這時的于鳳至早已是疾病纏身,已經難以自理生活。
來到舊金山的張閭瑛夫婦,創辦了舊金山中華聯誼會。
陶鵬飛多年來,一直擔任著會長的職務,張閭瑛同樣是社團中的骨干成員,後來年逾九旬的她,還經常投身于社團的義工活動之中。
看上去這段海外旅居的生活還算光鮮,但實際上在國外的這些年,張閭瑛幾乎每一刻都在承受著旁人難以承受的痛苦。
二戰時期,和她們一起出國的弟弟在戰爭中受到了驚嚇,飽經折磨后死于敗血癥。
家中最小的三弟,則是前往美國后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喪生。
加之父親在國內被軟禁,數十年間在異國他鄉的張閭瑛,只能和日漸憔悴的母親相依為命。
而兒子的接連離世,同樣對于鳳至造成了極大的打擊,這段時間內她甚至患上了乳腺癌。
很難想象,張閭瑛需要擁有一顆怎樣堅強的心,才能在這接連不斷地打擊中,挺直自己的脊梁。
她不僅需要承受弟弟離世的痛苦,還要照看患病的母親,更需要時刻關注國內父親的情況。
即便是以女子之軀直面萬難,張閭瑛依然交出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
她在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求學、生活、戀愛、工作,把多舛命運所帶來的艱辛全部咽下,活出了最美的風采。
1990年初,于鳳至病逝于舊金山,張閭瑛則是和丈夫一起料理了母親的身后事。
自此世上和她唯一還有血脈之情的人,只剩下了數十年未曾相見的父親。
後來,張學良重獲自由身,得知消息的張閭瑛,第一時間奔赴台北,終于見到了日思夜想的父親。
經年未見的父女二人相擁而泣,雖然很多記憶都已模糊,但那份血濃于水的親情卻令人動容。
1991年,張學良前往美國探親訪友,他的第一站就是愛女張閭瑛的家。
張閭瑛夫婦二人熱情地接待了到訪的張學良,在舊金山的那段日子,張學良也一直都住在張閭瑛的家中。
兩年之后,張學良選擇赴美定居,雖然他將自己居住的地方定在了夏威夷,但也不難看出,對女兒的思念,正是張學良選擇前往美國的重要原因。
在張學良人生的最后十年間,張閭瑛始終在其身前侍奉。
此前被斬斷數十年的父女情,終于在張學良垂暮之年時得以延續。
2001年10月,張學良將軍在夏威夷永遠閉上了眼睛。
這位愛國將軍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也把那份深深的思念留給了唯一的女兒張閭瑛。
繼母親之后,她又親手送別了自己的父親,平靜的張閭瑛并未多言,只是繼續著自己的生活。
如今,106歲的張閭瑛早已參透這世間的生離死別,對于命運的饋贈,她無論好壞都選擇了擁抱和接納。
張閭瑛經歷過的一切,也許不會有太多人能夠產生共情,但對張閭瑛來說,她在乎的也從不是這些。
想必她更想傳遞的,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人生態度。
不平凡的出身,不平凡的經歷,還有那不平凡的種種遭遇。
也許從張閭瑛的故事中,我們能領悟到一個富有哲學思想的道理——將不平凡歸于平凡,往往是一種不平凡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