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但凡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這句話肯定非常了解,然而劉備已經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人的相助,最終卻仍然未能匡扶漢室,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中間出現了什麼問題?
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
「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這句話,乃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出來的,而這句話,本身確實非常有道理!
劉備前半生,雖然有關羽張飛趙云等猛將相助,但他始終沒辦法站穩腳跟,大多數時間他都是顛沛流離,令許多人疑惑,關羽張飛趙云等人這麼強,為何還是沒辦法幫助劉備闖出一片天地呢?
事實上,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水鏡先生說得非常明白,那便是劉備集團缺乏高人指點!
關羽張飛趙云雖猛,但他們只是將,只能在戰場中取得戰術上的勝利,而沒辦法取得戰略上的勝利,劉備集團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要有頂級謀士幫助他們出謀劃策!
劉備一開始還不信水鏡先生的剖析,結果當他得到徐庶的輔助后,集團實力直接上升了一個檔次,輕松擊敗了曹仁大軍,這讓劉備深刻的認識到,頂級謀士確實非常厲害!也即是說,「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這句話,確實有道理,以諸葛亮和龐統之才,只要他們出山,必定能夠幫助主公安定天下!他們有這個實力!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諸葛亮和龐統最后都歸屬于劉備了,卻并未能幫助劉備匡扶漢室,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
姜維臨死前,不小心說漏了嘴
事實上,劉備擁有臥龍鳳雛兩人相助,卻始終無法匡扶漢室,需要怪兩個人,其中的第一個人,便是劉備自己!
劉備攻打益州期間,龐統兩次給出絕佳的謀略,可以幫助劉備輕松擊敗劉璋,拿下成都,結果劉備不聽良言,導致損兵折將,就連龐統都戰死了。之后,諸葛亮和張飛趙云等人,也被迫離開荊州、增援益州,這直接改變了蜀漢的戰略,間接為荊州的丟失埋下了伏筆!所以說,劉備無法匡扶漢室的第一責任人,便是他自己!
不過「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即便龐統死了,只要有諸葛亮相助,蜀漢還是有翻盤的機會,然而劉備卻錯誤的選擇了繼承人,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直接將蜀漢推向了深淵!
諸葛亮北伐時期,原本有好幾次徹底擊敗司馬懿的機會,結果因為劉禪聽信讒言,導致諸葛亮退兵,最終功虧一簣。諸葛亮死后,劉禪又錯用奸臣,導致蜀漢內部一片混亂,就連姜維都被迫離開朝堂,躲避災禍。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國之主,劉禪根本沒有統御朝堂的能力,在他統治期間,蜀漢人心從一開始的朝氣蓬勃,直接到了后期的暮氣沉沉,大家都沒心思匡扶漢室了,這完全是劉禪之錯!
蜀漢末年,司馬昭分兵三路伐蜀,當姜維躊躇滿志的和鐘會鏖戰,將曹魏大軍阻擋在劍閣時,劉禪竟然在后方發布了投降命令,令姜維氣憤不已,這種主公,如何輔助?
原文:且說太仆蔣顯到劍閣,入見姜維,傳后主敕命,言歸降之事。維大驚失語。賬下眾將聽知,一齊怨恨,咬牙怒目,須發倒豎,拔刀砍石大呼曰:「吾等死戰,何故先降耶!」號哭之聲,聞數十里。
一句「吾等死戰,何故先降耶!」將姜維及蜀漢士兵的不甘,訴說得淋漓盡致!大家都在為蜀漢盡力,都想要匡扶漢室,結果劉禪自己倒是先把祖宗賣了,這如何不讓人氣憤?
鄧艾雖然率軍攻入了蜀中,可他們遠道而來,根本沒有多少軍隊,更加沒有大型攻城器械,這種情況下,劉禪完全可以堅守待援!當時的蜀漢,除了姜維大軍,還有南中、永安兩支軍隊,他們完全可以前來增援成都,等他們到來后,鹿死誰手尤未可知!遺憾的是,劉禪太慫了,竟然選擇了投降,有此等君主,匡扶漢室的目標,怎麼可能實現?
結語
劉備有臥龍鳳雛,為何不能匡扶漢室?姜維臨死前,不小心說漏了嘴!劉備之所以沒能匡扶漢室,一方面是因為他自己不用良言,一方面則是因為他錯用了劉禪這等昏庸之主,人家姜維還在前線死戰,劉禪自己就在后方拆台了,這種君主,怎麼帶領大家匡扶漢室?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