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為帝,本該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和榮耀時刻。可有些君王,在獲得皇位后,內心的平靜與滿足仍然遙不可及。為了鞏固統治,他們竟不惜采取殘忍手段,最終身心受困,人生以失敗告終。南朝宋的第七位皇帝劉彧,就是其中的典型。
自古以來,皇帝這個頭銜與榮華富貴幾乎劃上了等號。可真正坐上龍椅的君主,遠沒有外人想象的悠閑與舒適。尤其是亂世之中,更是兇險重重。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南朝宋的第七位皇帝劉彧,他為了鞏固統治,訓練出一支「鬼軍」,但最終這支鬼軍成了他的心魔,導致他痛苦不堪,終日惶惶不可終日。
公元465年,劉彧終于等來扳倒侄子劉子業的大好時機。這一年,劉子業的暴政已到了骨肉分離的地步,朝野皆怨聲載道。劉彧本就對侄子積怨已深,多次被其打入豬圈,過著比豬狗還不如的生活,恥辱難當。
如今劉子業在位日子已屈指可數,劉彧終于看到翻身沖刺的曙光。于是他暗中聯絡心腹,伺機而動。終于,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劉彧帶人來到劉子業的寢宮,將沉睡中的他殺害,奪取了皇位。多年的屈辱與仇恨一掃而空,劉彧登基為帝,實現了夙愿。如今,劉彧終于擺脫了被囚禁在豬圈的悲慘生活,可他內心的苦悶與不安卻并未因為皇位的獲得而一掃而光。
劉彧原本就是個多疑苦惱的性格,在侄子劉子業幾年的折磨下,這種性格被極大地放大。他總是擔心有人謀害要推翻他,夜不能寐。劉彧明白,想要在亂世中穩固皇位,必須要有強大的力量作為后盾。于是,他聽從大臣的建議,花重金訓練了一支特殊的禁衛軍——「鬼軍」。
這支神秘的鬼軍共3000人,全部來自劉彧的心腹親信。他們整日接受殘酷的夜戰訓練,在極端環境中磨練戰斗技巧,以適應實戰需要。每天入夜后,鬼軍就會進入周邊山林進行演習。劉彧親自監督,要求鬼軍在眾目睽睽下進行搏斗對決,輸的一方就要受罰。
三五成群的鬼軍你爭我奪,場面慘烈異常。為了增加鬼軍的煞氣,劉彧還讓士兵們服下啞藥,不能說話,并涂上駭人的黑白灰妝容,目視猶如鬼魅。這樣一支神秘的鬼軍,很快在民間傳為佳話,人們都懼怕著他們的夜襲。
起初,這支神秘的鬼軍對鞏固劉彧的統治幫助很大。敵對勢力見識過鬼軍詭異的夜襲后,都心生畏懼,不敢輕舉妄動。劉彧也時常派遣鬼軍執行些見不得人的秘密任務,將異己悉數鏟除。有了鬼軍這樣強大的后盾,劉彧坐穩皇位,也漸漸擁有了建立自己朝代的實力。然而好景不長,劉彧的疑神疑鬼之心又犯了。他擔心鬼軍的實力暴露后會威脅自己,于是下了一個殘忍的決定。
一天深夜,劉彧悄然調來心腹親兵,將沉睡的3000鬼軍全部趕到江邊處決,無一幸免。江面上腥風血雨,慘不忍睹。為防泄密,劉彧還讓士兵將尸體全部扔入江中,任其飄流。鮮血染紅了江水,可劉彧的內心并未因此安寧。他開始夢見鬼軍的冤魂一個個找上門來索命,甚至白天也常常看到可怕的幻覺。劉彧極力請來陰陽師作法安撫,可并無效果。劉彧 感到心力交瘁,整日被恐懼所籠罩。
有一次,劉彧正在御花園散步,忽然看到一位鬼軍模樣的人站在他面前。那人衣衫襤褸,面無表情,直勾勾地盯著劉彧。劉彧大驚失色,轉身便逃。可他剛跑出幾步,那人就出現在他面前,還悠然跟了上來。劉彧越跑越快,可那人的速度絲毫不減。
終于,劉彧跑回宮殿,大喊左右去擊殺那鬼魂,眾臣才發現不過是他的幻覺。如此種種,讓劉彧精神崩潰, alley府備受折磨。最后這位皇帝在極度的精神折磨下,于33歲的時候病逝。劉彧死后,鬼軍的冤魂仍然盤旋在宮殿上空,無處安息。這才讓眾人意識到,秘密處決3000條生命,造下的孽無法容忍。
劉彧訓練鬼軍的初衷無可厚非,但他過于輕信讒言,秘密處決3000條無辜的生命,難辭其咎。生者死后皆為鬼,誰又料得到這些曾效忠自己的冤魂,會成為他最大的心魔。
人生在世,貪戀權勢易使人心生變故,但真正的內心從未平靜。孟子云:「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治國之道,仁政為本。劉彧力圖鞏固統治的種種手段,終究難逃業報之禍。代代君王,當以劉彧一生為鑒,行仁政于天下,方可長治久安,與百姓共享太平盛世。
劉彧死后,其手下大臣接連三月亦相繼死去,疑為鬼軍所害。宮殿內也時有奇異響動,蠟燭無風自熄,令后宮的宮女們惶惶不可終日。劉彧死前曾下詔,希望能葬在先人的陵墓旁。然而在殯葬的路上,劉彧的靈柩數次摔落在地,無法移入陵寢。人們這才醒悟,劉彧生前所作所為,終究難逃其業報。
代代君王,當以劉彧一生為鑒,篤行仁政,才可希冀天下太平。劉彧雖已于死后受到懲處,但他手下又有多少人知曉真相?秘密處決之事若不曝光,只會滋生更多冤孽。因此,諸位大臣們商議,將劉彧生前的所作所為記錄成書,讓天下人共知其暴行,并超度死難軍魂,以絕后患。
劉彧一生殘忍嗜血,卻也充滿悲哀與諷刺。他為獲得權力不擇手段,卻因所作所為無法安寧;他訓練鬼軍來鞏固統治,最后反被鬼軍所害。權力欲望驅使下的舉動,往往釀成無法預測的惡果。每個人都應該反思權力的正當使用,行事要講究方法與分寸,才不會橫生枝節。古言道:智者見大局,仁者愛民胞。希望代代君王能秉公使用權力,讓百姓過上幸福生活。劉彧一生,亦是后人的典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