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太監李蓮英死亡之謎?獨受慈禧寵愛,死因成謎,身首異處
2024/07/17

所謂權傾朝野、獨受寵愛,總是與莫測的命運為伴。李蓮英,這位清末最為權勢顯赫的宦官,他的名字與慈禧太后親密地聯系在一起。在這段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他的忠誠、精明以及與生俱來的諂媚,成為了清朝末期宮廷內外爭論的焦點。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生于1848年11月12日,年幼時家境貧寒,迫于生計,咸豐五年時凈身為太監,翌年入宮。在當時,太監在宮廷內的地位十分卑微,但年輕的李蓮英憑借自小憑借的伶俐和聰明,很快脫穎而出。同治六年,李蓮英受封二總管,慈禧太后賜名連英,以示其心之親近。在隨后五十三年中,李蓮英成為慈禧太后身邊不可或缺的人物,甚至打破「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的皇家祖制,被封為正二品總管太監,統領全宮所有宦官。

他不僅是慈禧太后的忠實追隨者,更是她身份象征的代言人,第一次稱呼慈禧太后為「老佛爺」的正是李蓮英。據說,乍看輿論風波背后的復雜性,李蓮英在處理宮中緊急事務時,通常表現得謹慎小心,話語總是那樣委婉動聽,不經意間就贏得了太后的信任。對于妃嬪宮娥、女官命婦來說,雖然遭遇太后震怒,李蓮英盡量為她們美言遮蓋,盡力回護,所以在太后左右的人們對他都有好感;說小李子是個干練敏實、溢美隱惡的好人,并非夸張。

然而,人前的恭敬與忠誠,難掩身后的奸詐與貪婪。宮中權力斗爭的漩渦中,李蓮英充當了太后的催命符,被譽為引導慈禧一手遮天的重要推手。他手握重權,卻獨善其身,不似明朝的劉瑾、魏忠賢那樣,為所欲為、禍國殃民,但他對自己的利益卻是錙銖必較。有人曾言,清朝的半壁江山,都壞在李蓮英的手里了。然而,他在宮闈之間的迎合與算計,只是他深藏不露的一面鏡子。

然而,宣統元年,李蓮英在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后,在她逝世后為其孝三日后,從宮廷隱退,開始了他平靜而又充滿隱秘色彩的晚年生活。不久后,他便卒于宣統三年,享年63歲。但他的死因卻一直無法定論。關于他的死,流傳著三種版本:其一,李蓮英吸食鴉片,因患「煙后痢」病死家中;其二,李蓮英拜謁東陵慈禧陵,回程途中被人所殺;其三,京城步軍統領衙門正堂江朝宗在什剎海會賢堂宴請李蓮英,飯后途徑后海河沿被土匪所害。李蓮英家人對外堅稱他是病終,但這些說法確實形形色色,而其中哪一個是真實也無人知曉。

李蓮英之死,不僅他的身首異處更是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1966年李蓮英的墳墓被破壞時,有一名教師被委派清理,他下去打開棺材后發現棺材中僅有一顆頭顱和一條長辮子,尸體身軀卻下落不明,這一發現讓人毛骨悚然,也讓李蓮英之死更加撲朔迷離。但他的墓志銘卻表明,李蓮英的身體應該是完整的。這般奇特之事,被當時記錄在清廷檔案里,顯示出他埋葬地的悲慘。

關于李蓮英退居宮外以及之后的生活,也有不同版本的說法。有人稱他看到載灃監國攝政,擔心遭遇報復,于是退居宮外;也有人說,慈禧死后,宮中太監紛紛搶奪他的遺產,隆裕太后將這些財產全部充公;還有人認為,李蓮英生前深得權勢,得罪了許多人,出宮后深居簡出,最終遭遇暗殺。這些傳言雖然紛繁復雜,但實際從清宮對李蓮英出宮及死后的安排來看,顯然無法令人信服。

回顧他的一生,李蓮英的一生是曲折而值得深思的。作為一個宦官,他在不公平的權力體系中逐漸攀升,最終掌握了宮廷重權。他的精明與機智、忠誠與諂媚,讓他成為慈禧太后最信任的人之一,然而他的貪得無厭也顯露出這位權臣的真實面貌。在那個波云詭譎的清末,高墻深宮內外皆是權謀與命運的舞台,有時一個人的命運,也正如李蓮英一般,始終無法掌控——即使如他一般心思縝密,卻也無法逃脫最終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