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一直都是大家最熱衷于討論的一個時代。
在三國時代的前期,群雄逐鹿、群星璀璨。無論是義薄云天的關云長,還是重情重義的劉玄德,亦或是吞吐天下的曹丞相。還有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的黃巾起義、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役。都是無數男人的熱情燃燒的精神寄托。
但在三國后期,群雄沒落、老兵凋零。白帝城托孤正式揭開了三國時代后期的序幕。諸葛亮五次北伐、六出祁山,大漢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燒,然而上方谷一場大雨,卻澆滅了這一切。
諸葛亮于五丈原逝世后,蜀漢卻依然堅挺到了30年后,才舉國投降。此時,外有鄧艾、鐘會兵臨城下,內有黃皓亂政誤國。諸葛亮臨終前托付的姜維、蔣琬、費祎、董允,也僅剩姜維一人扼守劍閣。
國家的興衰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就是權力中心過渡的脆弱時期。
然而蜀漢作為魏蜀吳三國之中,國土面積最小、人口數量最少的國家,在諸葛亮的治理和身后部署下,卻能井然有序的過渡權利,在風雨飄搖中屹立三十年之久。
諸葛亮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讓我們回到諸葛亮彌留之際,看看這位千古一相最后的智慧。
諸葛亮在上方谷一役后,病情突然惡化,身體狀況急轉直下。蜀漢朝中聽聞消息,立刻派遣尚書仆射李福到軍中來探望諸葛亮的身體。
看到諸葛亮的身體狀況已經無力回天,于是便向諸葛亮詢問身后朝中何人能擔任家國大事。諸葛亮于是向李福說,自己逝世之后,蔣琬可替代自己;蔣琬之后,費祎可以繼任;費祎之后,董允可以繼續。
之后諸葛亮召集諸將,向各將領安排一下軍隊如何安全撤回蜀中的事情。并將自己的北伐重任和理想托付給姜維。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兩個人的安排讓諸葛亮感到棘手,這兩個人既是諸葛亮最得意的下屬、蜀漢不可多得的人才,卻又是一對死對頭冤家,這兩人就是楊儀、魏延。
這兩大奇才,在諸葛亮最后的部署中,所起到的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長史楊儀協同費祎統領各軍撤退,而涼州刺史、鎮北將軍魏延協同姜維斷后阻敵。
按道理來說,這兩個冤家,一個帶軍隊撤退,一個斷后,是沒有任何矛盾的。諸葛亮這樣的安排可謂是非常妥當。更何況兩人同朝為官,在這危急關頭更要同仇敵愾。
但為何這兩人最后還是會反目成仇呢?
原來早在很早的時候,楊儀和魏延兩個人就有了矛盾。
諸葛亮器重楊儀的政治才干,提拔楊儀為參軍,代行相府事宜,后又提拔為長史,在擔任長史期間,楊儀行事果斷、顧及全面,幫助諸葛亮制定軍紀軍律、籌措軍械糧草。
因此,諸葛亮十分的愛惜楊儀。
如果說楊儀深受劉備、諸葛亮的欣賞,是因為自己的聰明才干。那魏延深受劉備、諸葛亮的信任,便是因為自己浴血奮戰的赫赫戰功!
當時劉備破格提拔魏延為漢中太守,朝中有人提出質疑,劉備便詢問魏延,「被任命為漢中太守,有什麼想說的話嗎?」魏延回答「若有人舉傾國之軍進犯我國,我便替大王阻擋他;若有人只率十萬軍隊來進犯我國,我便替大王殲滅他!」
諸葛亮無論是評定南方還是北伐曹魏,魏延都身先士卒、一馬當先,退曹真、破郭淮,打得司馬懿大敗而回。諸葛亮嘉獎魏延為前軍師、鎮西大將軍,受假節。
因此,諸葛亮十分的喜愛魏延。
那既然如此,楊儀是諸葛亮愛惜的文臣、魏延是諸葛亮喜愛的武將。這兩人是諸葛亮麾下的奇才,為何會反目成仇呢?
原來,這和楊儀、魏延兩人水火不容的性格有關。
楊儀雖然能力出眾,但心胸狹隘,總是自恃功高;雖然辦事利索果斷,但同時性情急躁,嘴上功夫從來都不饒人。因此,同朝為官的不少人,都被他譏諷過。
又因為他是諸葛亮的長史,伴隨諸葛亮左右,便總是假借諸葛亮的威嚴,到處針對其他將領、羞辱其他文官。
而魏延又剛好是一個性情中人,蔑視敵人的同時也孤傲自己。魏延有膽有謀,同時也是非常自負的一個人,
又因為他深得諸葛亮的喜愛,也被諸葛亮提拔得很高,以至于下面的將領也都表面上很尊重他、服從他,卻也都心有不爽。
正是如此,諸葛亮賬前議事時,楊儀和魏延兩個人便總是不對付。
在一次北伐賬前議事時,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魏延想效仿韓信偷渡陰平之事,想親率五千精兵,穿過子午谷奇襲長安城下,配合諸葛亮大軍出于斜谷,北定中原、還于舊都。
此時賬中,諸將皆驚。都在討論此事的可能性和倘若成功后的效果,佩服魏延的智謀和膽識。
然而諸葛亮認為,這個行為太過于冒險,且可行性太低,成功率太小,便否決了魏延的這個方案,選擇穩妥進軍、蠶食魏力。
諸葛亮的這一否決,本不打緊,但這一下子就激起了楊儀的譏諷之興。
楊儀順勢狐假虎威了起來,對著魏延就是好一頓譏諷,嘲諷魏延不懂軍國大事必須穩中求勝,只想到以身搏名,眼中毫無大局,以為打了幾場勝仗就可以指點江山指揮軍隊了?
這一頓嘲諷要是在別的將領身上,忍氣吞聲也就過去了。可楊儀嘲諷的是魏延,魏延聽罷氣不打一處來,于是和楊儀便爭吵了起來。
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笨嘴拙舌的魏延遇到巧舌如簧的楊儀,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還說不過。
魏延便拔出自己的佩劍在楊儀面前使勁的晃悠,揚言要一劍捅了楊儀。嚇得楊儀如同老鼠一般躲來躲去,躲到了諸葛亮的身邊。
賬中的氣氛經常是被他們倆弄得是又緊張也又可笑。
諸葛亮也覺得這兩人十分的可愛,他既不舍得批評楊儀、也不舍得言責魏延。便用自己的威嚴鎮住這兩人。
這兩人之間的怨恨卻愈積愈深。
在諸葛亮死后,沒有誰能鎮住他倆的時候。一人帶部撤回,一人帶軍斷后,矛盾正式爆發了!
按照諸葛亮的部署,楊儀協同費祎統領各軍撤退,魏延協同姜維斷后阻敵。
然而魏延也是胸有大志的人,在面對姜維宣讀諸葛亮的安排時,魏延說道「北伐是天大的事,既關乎大漢國運,也關乎先帝遺志,怎麼能因為諸葛丞相離世,就立馬把軍隊撤回去了呢?」
而諸葛亮也知道憑魏延的官職和往日的作風,自己死了之后便沒有人能讓魏延服從命令。便提前跟姜維說,若是魏延不聽軍令,就隨便魏延帶著軍隊去做自己想干的事,大軍快速撤回成都。
于是拂曉之前,楊儀、蔣琬便攜大軍先走,姜維斷后。魏延正在進攻魏軍的路上,聽聞三軍都已經往成都撤退了,并聽說楊儀要上奏劉禪,誣陷自己要帶著自己的兵馬投靠魏國。
魏延立刻火冒三丈,帶著自己的兵馬奔襲而行。趕在了楊儀蔣琬大軍的前面,縱火燒了撤軍必經的棧道。一是想跟楊儀當面對質,二是想帶著大軍繼續北伐。
楊儀得知之后,更加怒懼交加。害怕魏延當面對質殺了自己,更害怕魏延上奏劉禪說自己誣陷功臣。
于是楊儀又先上奏劉禪,說魏延燒毀棧道,大軍無法撤回,違背諸葛丞相的安排,違抗軍令。劉禪便下旨處置魏延。
魏延便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沒想到王平站在陣前,對魏延的軍隊說:「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們就忍心兵戈相內,同室相伐嗎?」魏延的軍隊紛紛丟盔卸甲,跪在地方哭泣感恩諸葛丞相。
楊儀立刻派遣馬岱殺入陣中,斬首魏延。而楊儀竟然把魏延的頭顱丟在地上,當球來踢,甚至進行辱罵,并上奏朝廷魏延造反,當滅三族。
諸葛亮的喪事完成之后,朝中的大小事務都按照諸葛亮臨終前的部署有條不紊的展開,由尚書令蔣琬代行丞相事,主持國家大事。
而楊儀卻自恃自己長期跟隨諸葛丞相行軍左右,治軍嚴明,治府有效。再加上在劉備生前,對自己更是大加褒獎委以重任,而對蔣琬卻百般苛責放之邊野,相對于蔣琬而言自己可以說是二代老臣頗有資歷。
更何況在本次出師北伐和退軍蜀中的過程中,自己勞苦勞力勞心,參與了前因后果的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而諸葛亮臨死前卻將治國理政的重任托付給了蔣琬費祎董允,唯獨沒有自己!
于是楊儀每天在蔣琬面前給蔣琬上眼藥,炫耀自己,譏諷蔣琬。
時不時告訴在蔣琬面前陰陽怪氣一句「諸葛丞相最喜歡最信任的人是我楊儀哦」、「魏延造反的時候是我出謀劃策才避免的危機哦」、「諸葛丞相的靈柩還是我扶著回來的哦」......
蔣琬便呵斥了楊儀幾句,要楊儀注意分寸。
沒想到楊儀更加怨恨在心,竟說出「早知道當年跟著大軍回來是這樣的待遇,那還不如當年諸葛丞相逝世的時候投靠魏國,現在指不定還加官進爵了。」
蔣琬聽到之后,無比的詫異和震驚。
便把這些話告訴了劉禪,劉禪聽聞無比的憤怒,念在楊儀有功,貶楊儀為庶人,後來又遭人誹謗,被迫下獄,落得個自盡的結局。
自覺羞愧,自刎而死。
至此,這兩大奇才,一個他殺,一個自盡。
而這兩名奇才,要是活著,不是更能為蜀漢作出突出的貢獻嗎?憑借諸葛亮聰明過人的才智和嚴實縝密的心思,難道沒有想過如何好好安置這兩人,讓這兩人能來一出「將相和」嗎?
原來,諸葛亮正是算到了這一點,才讓魏延和楊儀這兩個人互相殘殺。
在諸葛亮的眼中,楊儀雖然能干,卻不夠穩重,心胸狹隘難以容人,做一個下手幫忙處理事務楊儀可以干得很出色,但作為大權在握的人,就一定要有容乃大,喜怒不色。
在這一點上,楊儀比不過蔣琬。
同樣,魏延雖然身先士卒、勇猛殺敵,但想法過于激進、冒進,作為率軍打仗的將軍,魏延可以做到勢如破竹、百戰百勝,但作為統帥全軍的主帥,便一定得穩扎穩打,從容不迫。
在這一點上,魏延比不過姜維。
更何況,楊儀和魏延的資歷都比蔣琬和姜維老,楊儀和魏延的性格更加容不下蔣琬和魏延,如果留下楊儀和魏延,諸葛亮的戰略安排便無法落實,權力交替便無法平穩。
因此,諸葛亮在臨死前心生一計,他深知楊儀和魏延的性格,深知在自己死后這兩人將再也沒有人能束縛他們。
于是放縱魏延不管,楊儀一定會先發難于魏延。而后,楊儀也一定會死在自己斤斤計較的嘴上。
諸葛亮臨死前的安排,讓蜀漢的權力中樞可以得到平穩的交替,以至于蜀漢能一直長治久安、路不拾遺;讓蜀漢的軍隊全力也掌握在姜維手里,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出兵北伐,退鄧艾、鐘會而守劍閣。
保護著蜀漢在諸葛亮死后的飄搖風雨中依然屹立三十年。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