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蘇雪林,結婚36年,不曾與丈夫同房。丈夫離世后,她還堅持守寡38年,一生未育。直到102歲時才說出從不同房的實情……
蘇雪林,被喻為文壇的常青樹,曾與冰心、林徽因、陸小曼、張愛玲四人并稱為「民國五大才女」。
1897年,蘇雪林出生于浙江一縣丞衙門里,祖父是當地的父母官,祖母則是封建守舊的大家閨秀,從小便強迫蘇雪林裹小腳。同時,她還堅信「女子無才便是德」,不讓蘇雪林去上學。
直到蘇雪林七歲那年,祖父在縣衙里開設了私塾,她偷偷坐在兄弟們身后,懵懵懂懂地跟讀了《三字經》等書籍。可惜一年后,兄弟們都去學校讀書了,私塾就被撤掉了。
此后,蘇雪林進行了長達十年的自學之路。
16歲時,蘇雪林被迫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了一門親事,男方便是她後來的丈夫張寶齡。
不過,蘇雪林一直很抗拒這門包辦的婚姻,她尋找各種借口,使得婚期一拖再拖。
後來,一位留過洋的叔叔勸說蘇雪林的父親送她去上學。蘇雪林在17歲那年,才被送入當地一小學里進行系統的學習。
然而,僅僅維持了半年,蘇雪林就被母親帶回了鄉下,被迫終止學業。
回到老家不久,蘇雪林突然在報紙上看到女子師范恢復招生的消息,她心中求知的火焰瞬間被點燃,可一向家人開口,就遭到了祖母以及家族長輩的強烈反對。
但蘇雪林不肯妥協,她「一哭二鬧三上吊」,用絕食來抗議,還幾次跑到離家半里地的林中深澗里想跳下去自盡。
蘇雪林的母親看她不茶不飯,心疼不已,極力為女兒說話,最終說服了家族長輩,讓蘇雪林順利去了省城投考。
1915年,蘇雪林成功考上,再次走進校園,她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學習十分刻苦,而且由于她能詩善畫,在校期間也很引人注目。
1919年,22歲的蘇雪林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去了一所小學任教,在這里認識了作家廬隱,兩人志趣相投,且都不甘心只做一輩子的小學教師。
于是,兩人決定一起辭職,報考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
蘇雪林再次受到祖母的阻撓,說道:「你早已定下婚事,如今你已經是24歲的老姑娘了,早日相夫教子才是正事。」
蘇雪林無法掙脫祖母的束縛,直接大病了一場,婚期不得不再次延期,祖母也只好同意她繼續去上學。
這次畢業后,蘇雪林還想繼續深造,她有了出國留學的想法。
只不過她這一次沒有聲張,而是在出發前才通知了家里,這時已經無人可以阻止她了。
蘇雪林在法國留學的三年里,家中頻頻來信,要求她趕快回國履行婚約。
因為張寶齡也曾留過洋,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所以雙方父母認為是門當戶對、天造地設的一對。
其實蘇雪林留學期間,也曾與張寶齡有過書信往來,只是一個是文學才女,一個是理科高材生,蘇雪林覺得彼此很難聊到一起。
因此,蘇雪林在給家里回信時,多次提到她與張寶齡「性情不合」,想以此把婚約解除。
但蘇雪林的父親堅決不同意,并在信中對蘇雪林痛罵了一頓,讓她別再癡人說夢,蘇雪林只能選擇逃避。
後來,國內突然傳來噩耗,蘇雪林父親因病去世,母親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也病倒在了床榻之上,生命垂危,蘇雪林懷著沉痛又焦急的心情趕回了國內。
回到家中見到奄奄一息的母親,她忍不住痛哭,母親一再央求她留下來完婚。
29歲的蘇雪林,在母親的逼迫下,放棄了還未完成的學業,與素未謀面的張寶齡結婚,并與張寶齡約定先培養感情。
其實張寶齡也是反對這樁包辦婚姻,他有才也有錢,還在大學里任教,可他無奈接受后,還是選擇用心經營, 他一直對蘇雪林很照顧,家里一切大小事物他都包攬了,努力扮演一個好丈夫的角色。
為了更好地照顧病重的岳母,他甚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學會了蘇雪林家鄉的方言。
可蘇雪林只享受張寶齡對他的好,自己卻不愿付出。
一次,張寶齡胃病犯了,想要喝一口熱湯來暖暖胃,蘇雪林卻說:「我是新女性,不可能給你煲湯。」
後來,兩人一個在蘇州,一個在上海,開始兩地分居。
不過,張寶齡堅持每個周末都去蘇州與蘇雪林團聚,但兩人始終沒有找到共同語言。
在一個中秋佳節的夜晚,蘇雪林仰頭看著明月,情不自禁地說:「今晚的月亮,真圓!」張寶齡卻脫口而出:「沒有我用圓規畫的圓。」
蘇雪林頓時沒了興致,話不投機半句多,轉身就回了屋。
後來,蘇雪林去了台灣,而張寶齡則留在大陸。
他們沒失婚,也沒再見面,就連信也不寫,徹底斷了聯系。
他們一輩子無兒無女,各自都領養了一個孩子。
1961年,張寶齡去世,沒有了婚姻束縛的蘇雪林,并未改嫁。
1999年,102歲的蘇雪林,說出了不同房的實情:「我們性格不合,但還是保留夫妻的名分比較好。」
其實兩人的婚姻,只不過是蘇雪林用來擋住外界的流言蜚語,應付家人的擋箭牌,他們沒有感情基礎,自然無法走到一起。
雖然張寶齡曾試圖挽救兩人的婚姻,但婚姻終究不是一廂情愿,而是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