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張飛被殺后劉備說了四字,趙云聽后想罵劉備大耳賊,諸葛亮也心寒
2024/06/21

前言

無奈之舉不能亂情義?劉備的四字箴言思考

多少人眷戀三國那段故事,桃園三兄弟情深意重的「義」字扣人心弦。但張飛被殺,劉備只說了四字,讓人寒心。這四字究竟是什麼?劉備的內心世界又在思考什麼?讓我們來細細分析這段歷史。

一、江湖義氣難挽亂世破碎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兄弟在桃園結拜,高調宣誓要共赴國難。可亂世格局復雜多變,刀光劍影,哪有什麼義氣可言?劉備的四字箴言,不正是對此心知肚明的無奈之舉嗎?

劉備本是漢室宗親,卻淪為草鞋小販。心有不甘,他決心起兵,重操舊業。張飛、關羽也都背井離鄉,一心追隨劉備。三人形影不離,日夜謀劃。然而曹操掌權,劉備密謀清君側失敗受挫。只能帶著張飛出逃他鄉,后又引來關羽。看似義氣凜然,其實劉備心里明白,這都只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

真正天下大亂,江湖義氣能挽救多少?這種所謂的義氣,往往不過是利益共同體的凝聚劑。一個想當皇帝的劉備,怎會真心看重兩個打工仔?江湖義氣從一開始就是劉備的口號和工具,來煽動人心,積聚資本。張飛、關羽也不過是劉備棋盤上的棋子,被利用來實現他的野心和抱負。

其實劉備心里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從未真正將張飛和關羽當成手足兄弟看待。他們都是可有可無的棋子。失去了也無妨,劉備的大局和抱負從未因此改變分毫。這也正是為何後來張飛死訊來時,劉備淡定的四字箴言。

劉備這種心思縝密,手段圓滑,也正是他能在亂世中立足的關鍵。我們不應該只看到他們三人的義氣表象,而忽略了背后劉備的算計與無情。正因為劉備有這種心機與洞察力,才讓關羽和張飛心甘情愿追隨他。否則僅僅幾句義氣口號,又怎能讓人舍命相隨?

二、智謀軍師難比猛將用心

劉備憑著口舌將張飛、關羽拉攏到身邊。但要在亂世生存,單憑幾句義氣語言是不夠的。劉備需要真才實力。于是他引來軍師諸葛亮,滿心歡喜。張飛卻極為不滿,但劉備絲毫不在意張飛的情緒。心中早已明了,猛將難比謀士用心。

后在長坂坡之戰時,張飛斷后保主有功。可這不過是表面上的忠心。劉備心里清楚,張飛為自己犧牲一切不過是因為義氣在先。一旦形勢不同,這層窗戶紙隨時可以戳破。但諸葛亮不同,他忠心聰明,智謀遠勝張飛。有了軍師掌握大局,劉備的夙愿看來也不無希望。

劉備引來諸葛亮后,張飛的地位就降低了。因為在劉備心中,諸葛亮的軍師才能,遠比張飛的武力值重要得多。劉備需要的是一個能助他完成夙愿的智囊團,而不是幾個只會打打殺殺的武將。武力可以通過訓練得來,但智謀卻非常稀缺。所以一旦有了諸葛亮,劉備就把重心放在了軍師身上,而不是什麼江湖兄弟義氣。

這也是張飛死后,劉備漠不關心的原因所在。他心中早已明確,諸葛亮比張飛重要得多。失去張飛對他的目標和計劃影響有限。劉備的內心世界里,早已沒有多少兄弟之情。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利用下屬完成自己的抱負。

三、麥城失守兄弟情誼破裂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飛為劉備出生入死。兩人的兄弟之情漸漸升溫。劉備也漸漸放下防備,將張飛當成真正兄弟看待。然而就在這時,外緣力量戳破了這層窗戶紙。關羽兵敗麥城,劉備傷心欲絕。他決心報仇雪恨,出兵伐吳。

劉備滿心想為關羽報仇,卻絲毫沒有體諒張飛的心情。對于張飛來說,自己的二哥被殺,他也一定恨不得立刻替關羽報仇。但劉備置張飛的心情于不顧,這無疑在張飛心中埋下了一顆導火索。這導火索很快就被點燃了。還未開戰,張飛就被自己的部下所殺。兄弟情誼在麥城已破,劉備的四字箴言,只是對這破裂的緬懷和無奈。

關羽在劉備心中地位遠高于張飛,所以關羽死訊來時,劉備情緒極為激動。但他全然沒有考慮到張飛的心情,只一味想著替關羽報仇。這無疑徹底傷害了張飛的感情,讓張飛明白劉備并沒有把自己當成真正兄弟看待。

劉備這種只考慮自己情感,不顧張飛感受的做法,無異于在張飛心上插了一刀。原本兩人之間通過戰火緩慢培養出的兄弟之情,就此土崩瓦解。張飛既受傷害又失望,部下趁機造反殺了他,也在情理之中。

劉備這四字箴言,顯然是默認了這兄弟關系的破裂。他早已看清這段感情的脆弱無常。麥城一役讓劉備認清,所謂兄弟義氣,還是要以利益為轉移,一旦利益動搖,感情就難以為繼。劉備的四字,不過是對這破滅的無奈之嘆。

四、四字箴言背后是無盡的寒意

噫!飛死矣。劉備只說了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沒有悲痛,沒有憤怒,只是淡淡的嘆息。這四字背后,是劉備對人心險惡,亂世無常的深刻認知。他明白張飛的死根本無法避免。站在亂世巔峰,劉備早已看清了這人心的殘酷。

也或許,這四字里更多的是劉備內心的無奈和釋然。張飛的死,對劉備而言,就像麥城失守后兄弟情誼的破碎。他已看開,人生如戲,一切盡在不言中。劉備明白,想要在亂世中立足,就不能被仁義禮智信所絆,必須舍棄情感,才能成就大事。

這四個字背后,是劉備多年積累的人生閱歷與覺悟。他早已看清人心險惡,也早已釋然塌陷的兄弟之情。劉備心中已無波瀾,張飛只是一個可以利用并最終舍棄的棋子。兄弟情誼變得可有可無。對劉備來說,只有完成夙愿和抱負才是最重要的。

這四字寒意正是出自此。它標志著劉備完全變身為一個亂世梟雄,一個面對死亡也能若無其事的冷酷之人。這就是亂世生存的法則,劉備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張飛之死,對他而言不過是路上的一粒沙塵。劉備的內心早已堅如磐石。

結語

劉備的這四字箴言,說明他是一個非常理性和冷靜的人,有著極強的意志力。正是這種個人品質,才讓他能在亂世中脫穎而出,成就大業。我們不應單純批評劉備無情,而要客觀理解他超前的思維模式。在那個年代,想要作為英主治國,就不能有太多憐憫之心。劉備正是看清了這一點。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