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古代女犯人斬首前,為何要脫掉外衣?羞辱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2024/04/29

前言:

死刑,是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無法跨越的一道陰影。當這個詞語出現在我們的討論中時,它總能激起波瀾,因為它關乎的是格殺勿論的生命權力。

死刑存廢的討論在每一個時代都承載著那個時代的印記。古代的死刑, 是統治階級用來懲治和恐嚇平民的利器。而對于女性來說,死刑背后還隱藏著令人不安的歧視和踐踏。

一、死刑在歷史長河中腥風血雨

死刑,是人類社會漫長歷史中的一道無法逾越的陰影。自古以來,劊子手的利刃帶走了無數罪人的性命,也殘忍地終結了無數無辜者的生命。

其中,古代封建社會對女性犯人的刑罰尤其殘酷,她們不僅要忍受肉體的折磨,更要承受來自整個社會的羞辱。假若你生在那個年代,面對震撼心魄的刑場,又會作何感想?

早在奴隸社會時期,死刑就被廣泛應用于對奴隸的懲罰。那時的奴隸完全被視為主人的私有財產,主人可以隨意處置他們的生命。

哪怕一個小小的過錯,也可能讓奴隸郁郁而終。每當主人們心情不佳或遇到不如意之事,就會隨意指責奴隸過錯,以死刑發泄自己的怒火。對于奴隸們來說,生命就像主人手中可以捏滅的蚍蜉,脆弱不堪。

盡管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奴隸們的命運還不至于像后世的女犯人那麼凄慘。起碼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忠心耿耿地侍奉主人,沒有受過公開侮辱。

然而好景不長,當奴隸社會逐步向封建社會轉變,主人對奴隸生殺大權的時代也即將結束。取而代之的是統治階級加于普通人的新的壓迫。

二、封建之下死刑頻繁現猙獰面孔

到了封建社會,法律規范逐步建立,統治者的權力也有所約束,不再可以隨心所欲地剝奪他人的生命。但是,死刑的濫用依然存在,統治者們發明了各種殘酷的刑罰,目的就是讓罪犯生不如死。

比如把人肢解后扔進沸水中炮烙、或者將人分尸后分別綁在五匹馬前讓馬奔騰而去。這些可怕的刑罰令人毛骨悚然。當著成百上千人的面進行這種暴行,恐怕任何人都會膽戰心驚,久久不能平靜。

在酷刑面前,即使是鐵骨錚錚的犯人也會屈服招供。審訊者故意用恐怖的刑具威脅犯人,逼他招認罪行。更可惡的是,審訊者們往往故意延長酷刑時間,目的就是向犯人的家人敲詐更多錢財,讓他們花錢求情,以換取劊子手下手輕一點,減少犯人痛苦。

然而,對一般死刑犯來說,斬首才是最「仁慈」的處決方式。每次斬首時,劊子手和護衛需二十人以上,并有一名監斬官在場。這麼多人的參與,無疑增加了司法程序的規范性,防止了私刑的出現。

但即便如此,行刑時還是免不了令人膽寒的場面。監斬官臉色嚴峻地觀看著犯人頭顱落地,劊子手雙手染血,圍觀民眾你儂我儂的交頭接耳。

戶外的斬首還有震懾犯罪的作用,讓圍觀的百姓感受到違法的嚴重后果。但對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觀眾而言,血腥場面也可能成為心理創傷。更有甚者,也會埋下仇恨的種子,誓要報復那些踐踏人命的統治階級。

三、女犯人遭受雙重痛苦折磨

但對女性犯人來說,斬首刑簡直是雙重的煎熬。她們不但要忍受肉體的痛苦,還要經歷被整個社會唾棄的羞辱。

理論上,男女犯人作出同樣的罪行,應受到相同的懲罰。但在封建社會,人們更看不起女犯人。一旦婦女犯下死罪,世人就認為她們沒有遵守婦道,行為更為可惡。所以,即便是同樣的罪行,女犯人也會受到比男犯人更為嚴厲的懲治。這種歧視根深蒂固地烙印在古人心中。

在封建禮教看來,女子應當溫順自持,相夫教子,承擔起傳宗接代的責任。一旦女子走上歧途,犯下滔天大罪,她就背叛了這一定位,理應受到更嚴厲的懲罰。

當女犯人聽到自己犯下死罪時,內心的絕望和痛苦可以想見。她明白自己注定要遭受比男人更殘酷的對待,即使面對死刑也難以解脫。

臨刑前,女犯人會被赤身裸體地游街示眾,任憑旁人辱罵。鮮血淋漓的鞭笞傷痕,赤裸裸的身體,都成為取悅群眾惡趣味的物品。

人們毫不掩飾自己的鄙夷,紛紛向她們扔去枯枝爛葉。女犯人只能咬緊牙關忍受這一切,用盡全身力氣保持最后一絲尊嚴。可即便如此,還是難以抵御來自四面八方的侮辱與鄙視。

游街示眾對女犯人的傷害不僅限于肉體,更是一場針對心靈的摧殘。赤身裸體接受圍觀群眾的辱罵,是何等的羞辱和屈辱。那些看熱鬧的目光仿佛利刃,每一下都扎在女犯人的心上。面對如此場面,任何人都會感到絕望和崩潰。

等到終于行刑的那一天,女犯人已經是精神和肉體的極度虛弱。但更殘忍的刑罰還在后頭,行刑前,她們會再次被粗暴地剝去所有衣物。赤身裸體地跪在斬首台上,讓所有人的目光灑落在自己身上,這無疑是巨大的羞辱。

四、羞辱之下女性哀鴻遍野

為何一定要脫掉女犯人的衣服呢?這其中蘊含的惡意再明顯不過——利用赤身裸體羞辱女性,打擊她們的自尊和勇氣。在一個女性地位低下的時代,這種羞辱尤其殘酷和不人道。它彰顯了統治者對女性的歧視態度,也體現了整個社會對女性的不尊重。

我們今天談論平權,談論男女地位的平等。但在封建社會,女性不過是可以任意踐踏的弱者。脫去女犯人衣物的做法,正是為了徹底羞辱她們,讓女性不敢逾越社會對其定位的期許,把她們重新綁回家庭中。這種壓迫根植于一個不平等待遇的時代,是對女性的雙重滅絕。

在行刑前剝去女犯人衣物,既滿足了行刑者的惡趣味,也達到了教訓女性的目的。赤身裸體接受處決,是對女犯人尊嚴的踐踏。這種做法無異于在告訴女性:膽敢犯罪,就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它警示著女性不要逾越界限,否則就是和女犯人一樣的下場。

當女犯人站在行刑台上時,心中想的不是自己即將離世,而是那種赤裸裸的羞辱感。她明白這個社會永遠不會接受像她這樣的女性。即使已被判死刑,她的尊嚴還要再次被踐踏才能平息某些人扭曲的心理。這種絕望感比死還要可怕。

五、歧視在長久,但正義終得昭彰

今日社會,死刑仍在某些國家存在,但已不再像古代那樣濫用。看著歷史畫卷中女犯人的悲慘遭遇,我們不禁為古人的殘忍所駭然。生而為女,難道就該忍受被踐踏的命運嗎?希望有朝一日,真正的人權平等能夠實現,不再有人因為性別而遭受不公正的對待。

人類歷史蘊含著太多不為人知的血淚,而其中女性的命運最讓人同情。我們不能復仇,但可以通過教育和法治維護公平正義,讓那些陳規陋習成為歷史塵埃。當男女真正平等時,當人權受到應有尊重時,古代女犯人們的幽靈或許才能安息。

僅僅廢除某種野蠻刑罰是不夠的,還需消弭人心中的歧視與偏見。但愿有生之年,我們可以見證那樣的進步社會。

屆時,男女老少不再因為性別、財富、膚色等天生因素受到不同待遇。那會是一個充滿公平正義、人人生而平等的世界。

結語:

看似文明的今天,死刑依然籠罩在部分國家的司法制度中。我們不能妄下定論它的生死存廢,但至少要正視死刑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血淚。歷史的教訓在提醒我們,生命權力的濫用只會滋生新的罪惡。我們并不完美,但仍要繼續,直到人類的尊嚴不再因性別、財富、膚色等原因受損。那一天終會來臨,只要我們不停下腳步。

人類歷史蘊含著太多不為人知的血淚,而其中女性的命運最讓人同情。我們不能復仇,但可以通過教育和法治維護公平正義,讓那些陳規陋習成為歷史塵埃。當男女真正平等時,當人權受到應有尊重時,古代女犯人們的幽靈或許才能安息。

僅僅廢除某種野蠻刑罰是不夠的,還需消弭人心中的歧視與偏見。但愿有生之年,我們可以見證那樣的進步社會。屆時,男女老少不再因為性別、財富、膚色等天生因素受到不同待遇。那會是一個充滿公平正義、人人生而平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