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2005年,四川修建工程發現大量銀錠,考古專家立即前往,六年時間在此挖出文物7.6萬餘件,價值堪稱天文數字
2024/08/07

在我國,有一處被譽為「亞洲第一寶藏」的發掘地,那便是岷江河道。

考古隊歷經六年艱辛,在此挖出了數不勝數的金銀財寶,出水文物多達 7 萬 6 千余件。光是盜撈者撈上來的寶物就價值逾三億,一枚黃金虎鈕的價值更是超過了一億。而考古發掘出來的 7 萬 6 千多件寶物,其價值堪稱天文數字。

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有不少附近村民在岷江邊上撿到過五十兩一枚的大銀錠。并且當地流傳著一首傳唱數百年的民謠:「石牛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傳唱的民謠加上實實在在的金銀元寶,這難道真的與張獻忠沉銀藏寶有關嗎?

20世紀70年代,四川當地政府沿著岷江修建水渠時,意外發現了一對雕刻栩栩如生的石龍和石虎。這對石龍石虎首尾的朝向大有深意,其頭正對著岷江的方向,但當時并未將此與「張獻忠沉銀」聯系起來,只認為可能是古人雕刻來祭祀水神所用。

21世紀初期,當地居民在岷江河灘上發現了刻有「大順」或「大西」字樣的銀錠子,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尋寶,但一直沒有探出確切的結果。

2005年,岷江當地修建飲水工程時,一根從淤泥中挖掘出的木頭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打開后驚奇地發現里面藏有大量銀錠。此后,尋寶人開始專門盯著岷江進行探尋,收獲頗豐。

當地警方注意到文物的流失情況后,與考古人員分別展開行動,一方進行搶救性挖掘,一方全力追回寶物,直接追回了價值三個億的文物,其中包括張獻忠自用的「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震驚了考古界。

由于遺址位于岷江主河道上,江水流量具有季節性特點,考古人員只能選擇在岷江的枯水期進行發掘。他們采取了「圍堰筑堤」的創新方式,即在沉銀區域修筑堤壩,然后將內部江水抽干,使河床裸露出來,從而進行考古發掘。

圍堰搭好后,使用多台高功率抽水機將2000多平方公尺區域內的水抽干,露出了一顆顆鵝卵石,形成了一個「江中小島」。在發掘過程中,運用了多種現代化的工作方法和科技手段。

隨后,大批專家進駐現場。考古并非尋寶,但對于江面下可能藏著的、能買盡成都府的財富,進行搶救性發掘是勢在必行的。其實在此之前,文物部門就在民間征集到了眾多金銀珠寶,如方形金冊、純金錢幣、大銀錠等等,這些都是村民在江邊撿到的。

純金的金冊,凈重 740 克,如此規模的金冊實屬罕見。銀錠重 1860 克,在明中期可以購買 1 萬公斤大米,即便到了明末貨幣貶值,依然能夠供一戶大戶人家生活數年。

和這枚相同的純金錢幣,在香港拍出了 270 萬元的天價。由此可以斷定,岷江里藏著的財寶必定價值連城,專家為此不禁喜笑顏開。

現存的一百兩銀錠獨一無二,五十兩一枚的大金錠也是稀世珍寶,造型完好,工藝精美,在全國都極為罕見,屬于一級文物中的甲級,堪稱國寶級。

明朝時一兩黃金約等于五兩白銀,這枚大金錠相當于 250 兩白銀。在明中期,這枚大金錠能夠換回 5 萬公斤糧食。這是明朝冊封藩王的金冊,這是嘉靖 45 年的金冊,是冊封文王嫡長子的金冊。

這枚虎鈕金印重六斤多,屬于國家一級文物。盜撈者將其賣了 800 萬,文物販子一轉手賣了 3200 萬。這是由兩部分組成的,「永昌大元帥」。

種種證據表明,藏寶人很可能是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明末,農民軍首領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國,被尊為西王。

而這枚純金錢幣和這枚純銀錢幣,上面刻有「西王賞功」四個字,這是張獻忠賞賜給功臣的軍功章。當時社會上流通的貨幣,是根據軍功大小進行賞賜的,因其為貴金屬。

金冊上刻有「大西大順二年」,「雖在已有五岳朔之人物,皇帝制約,朕鑒于城點中關久矣」。「大順」是張獻忠的國號,「大順二年」即張獻忠在成都稱帝的第二年,「皇帝之約」中的皇帝,顯然就是張獻忠。

2015年,彭山區檢察院官網刊登出張獻忠稀世寶藏被盜案一文,展示了金冊、金獅等眾多寶貝,至此「張獻忠沉銀」被徹底證實。

在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珍貴文物。據報道,張獻忠沉銀遺址于2017年初和2018年初兩度發掘,先后發現了4萬多件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張獻忠分封嬪妃的金冊、銀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專家表示,張獻忠都是將銀子裝在木鞘里,以方便運輸。

張獻忠是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領袖。1643 年,他攻下武昌,稱大西王;1644 年 8 月 9 日,攻破成都,8 月 16 日登基成為大西皇帝,改元大順,以成都為西京。

史料記載,張獻忠有「掠財」的行為。他攻下武昌后,將明朝的楚王塞進竹轎,拋入湖中溺死,然后「盡取王宮中金銀上百萬,載車數百輛」。在四川時,他還從各州郡的富商大賈處掠取大量錢財,且規定部下若私藏金銀一兩,便要斬全家;藏十兩,本人剝皮,還要斬全家。如此一來,整個四川的財富幾乎都歸張獻忠一人所有。有歷史學家粗略估算,他至少擁有千萬兩白銀,按明末一兩白銀折合購買力相當于現在的 300 元計算,他當時擁有相當于現在 30 億的財富。

然而,張獻忠的大西皇帝并未做太久。1646 年,肅親王豪格和吳三桂率清軍由陜南入川,攻打張獻忠。同年 11 月,大西軍被清軍包圍,張獻忠匆忙出城迎戰,最終被清將雅布蘭射死在鳳凰山(今四川南溪縣北)。

張獻忠死后,他所聚斂的財寶去向成了一個謎。不知從何處傳出一首歌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人們認為這是破解張獻忠藏寶之地的「密咒」,此后一直在成都一帶流傳。

1646 年年初,大清軍隊壓境,張獻忠意識到自己在成都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親率大西軍十多萬人馬,乘坐數百艘木船,并帶上大部分金銀財寶,從成都啟程沿錦江南下。當船隊來到錦江匯入岷江的彭山縣江口境內時,遭到明朝故將、當地地主武裝楊展部隊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滅,張獻忠只帶少數親軍敗歸成都,而許多載滿金銀的木船則沉入江底。

當時的史料對沉銀有更多細節記載:張獻忠部隊從水路出川時,由于銀兩太多,木船載不下,他便命令工匠做了許多木頭的夾槽,把銀錠放在里面,讓其漂流而下,打算在巫山附近江流狹窄的地段再打撈上來。但後來張獻忠部隊遭到阻擊,江船阻塞了江道,導致大部分銀兩沉入江中。

楊展得勝后,一開始并未意識到沉船里裝的是金銀財寶,後來從張獻忠部下逃脫的船夫口中得知此事,便組織士兵在江口打撈遺金。針對木鞘裝銀的特點,楊展用長槍「釘而出之」,收獲巨大,「自是富強甲諸將」。

此后,江口沉銀一直被各方人士覬覦。據《彭山縣志》記載:「乾隆五十九年(1794 年)冬季,漁者于江口河中獲刀鞘一具,轉報總督孫士毅,派員赴江口打撈數日,獲銀萬兩并珠寶玉器等物。」咸豐三年(1853 年),翰林院編修陳泰初稱親眼看到彭山、眉山居民撈到江中銀子。當時正值太平天國鬧事、財政困難,咸豐皇帝下旨給成都將軍裕瑞,讓他「悉心訪察,設法撈掘」,但最終也是毫無結果。

關于張獻忠江中藏寶,還有一個說法是他在成都城外的錦江主動藏下了大量金銀。《明史·張獻忠傳》中有記載:「(張獻忠)又用法移錦江,涸而闊之,深數丈,埋金寶億萬計,然后決堤放流,名‘水藏’,曰:‘無為后人有也’。」后人給出的「科學」解釋是,張獻忠曾出動大量人力,以治理水災為名,在錦江筑起高堤,然后在堤壩下游的泥沙中挖了個數丈深的大坑,將無數金銀財寶埋入坑中,再重新決堤放水,淹沒埋藏珠寶的地方,甚至可能在坑旁筑起石牛和石虎作為記號,這也成為了那首歌謠的來源。至于做這件事的時間,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發生在「江口沉銀」之前,也有人認為是在之后。

幾百年來,關于張獻忠是否沉銀以及沉銀地點一直眾說紛紜。直到近年來,通過科學的考古發掘,「江口沉銀」才從傳說逐漸走向現實。這些考古發現對于研究明清歷史具有重要意義。